基于教材视角下动态模仿策略演变下的教学基点探寻

2018-12-14 06:16韩云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传递信息创设情境

韩云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浸润下,紧扣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依照编者的构建体系循序渐进地编创而成的,因此教材内容就彰显出动态化的发展轨迹。本文提出要传递知识信息,为动态模仿蓄积认知基础;辨析表达效益,为动态模仿奠定认知方向;创设练笔情境,为动态模仿搭建历练平台;辨析言语风格,为动态模仿筑牢质变基点,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传递信息 创设情境 动态模仿 教材视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做出了“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本质定位,并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无论是“理解”,还是最后的“运用”都必须充分发挥出教材文本的“范例性”作用。小学语文教材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浸润下,紧扣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依照编者的构建体系循序渐进地编创而成的,因此教材内容就彰显出动态化的发展轨迹。阅读教学需要引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体悟与模仿运用,都不能局限在当下的认知层面上,而需要从教材编排的整体体系入手,在动态模仿策略下探寻教材模仿策略的基点。

一、传递知识信息,为动态模仿蓄积认知基础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积极倡导“语用”理念以来,语文教学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的关注,成为当下教学的核心。很多教师由于对“语用”理念缺乏基本的认知,常常在教学的过程中犯下矫枉过正的错误,完全无视文本的内容信息,直接而純粹地感知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导致阅读教学一味地聚焦于上层建筑,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此,在动态化视角下对教材价值的模仿,就需要以传递知识信息为支架,为动态模仿奠定认知性的基础。

如《恐龙》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编排的第一篇典型的说明性文本,也是引导学生洞察说明方法的极好载体。为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将了解相应的说明方法作为教学的核心范畴。纵观整篇文本,作者先后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最为常规的说明方法。就以作比较为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圈画出课文中运用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的语句:“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随后,引导学生从语句中提取信息:作者将雷龙与什么进行了对比?为什么要选择大象呢?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相比于雷龙而言,大象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动物,并且其强壮笨重的印象已经在学生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将雷龙与大象相比,有助于学生在对比、反衬的思维支撑下,更明晰地感知雷龙的庞大。教师也可以相机引导学生意识到,将要说明的事物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对比,以达到凸显说明事物特点的说明方法就叫作作对比。

首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本,就需要为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信息,要想知其所以然,必定要做到知其然。动态模仿就需要在遵循学生认知意识的状态下展开,为后续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模仿实践奠定基础。

二、辨析表达效益,为动态模仿奠定认知方向

有了基础性经验知识的储备,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对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的关注,还需要学生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调动理性思维洞察“怎么样”的表达效果。从事物和信息接受规律来看,没有保障性的知识信息作为储备,学生的深度思考就会停滞不前。只有让学生在结合文本可感语境的前提下,感知具体写作策略的表达效果,才能为模仿实践提供方向,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活力。

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说明文被编者设置在四年级上册,在经历了《恐龙》一文的学习之后,教师就无须在说明方法的理解层面上兜圈子,而需要进一步感知这些说明方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如课文中介绍说明“什么是国际互联网”时,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能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在学生快速阅读之后,教师激发其原始的经验认知,发掘出语段中所蕴藏的“打比方”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教师还从百度百科中选择了一段关于“国际互联网”的介绍,将生动性的文本语言和科学性的百度语言进行对比,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得原本生硬的事物变得形象而直观起来,让学生能够将“国际互联网”这一事物的认知与自己原本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融通。

这样的教学对说明方法的体悟就应该由原本的知识信息向表达效果的体悟进行动态性地发展与转移,使学生对说明文这一范例性价值的认知有了更加鲜明地洞察与体验。

三、创设练笔情境,为动态模仿搭建演练平台

对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通透而深入的理解之后,语文教学就需要逐步向模仿运用转变。为此,教师需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掘并提供可值得探究的思维方式,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模仿练笔,为实践表达提供适切的资源。

如《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为了描写胡夫金字塔的雄伟壮观,综合性地运用了列数字、作对比、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如“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鲜活的数字、匹配的对象,金字塔的雄伟壮观便跃然纸上。由于学生已经对这些说明方法较为熟悉,对于其表达效果也能够自主体悟,为此教师就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情境的创设上:“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和家人一起来到四川的乐山大佛,你会怎么模仿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来写一写乐山大佛的高耸入云呢?”为了消除学生认知上的障碍,教师出示了乐山大佛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图片、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的模仿实践,为学生的语用训练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由理解到辨析,再到实践运用,正是遵循了学生对知识点认知的基本规律,在深入到实践的过程中,激活了学生内在的表达思维,强化了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认知,真正发挥了教材范例性的作用。

四、辨析言语风格,为动态模仿筑牢质变基点

在很多教师的意识中,学以致用就已经是语文教学的终极性目标,但事实上,从教材编排的方式上,我们还可以窥探到编者蕴藏在编排体系中的用意。对于说明性文本的教学而言,我们不能将教学的认知停留在模仿实践中,而需要继续通过动态性发展的视角将学生的认知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以《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编者将其编排在《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之后,其真正的用意就在于学生学习了多篇一般性说明文之后,运用这篇文艺性说明文,让学生在理解感知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能够尝试利用对比、辨析的视角来感知这两类说明文在言语风格上的不同。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的整体内容入手,洞察作者围绕着“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表达中心,学习作者选择素材、编排素材的智慧。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这三篇文本的语言风格,随后教师补充了布丰所写的《松鼠》一文,让学生感知补充文本与教材中文本之间的共性特点,从而让学生在思维意识中感知说明性文本不同的语言风格,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尝试以文艺性说明文语言来进行描写,将动态性模仿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的,教师要在认识到教材的示范性作用后,依托新课标针对不同学段提出的教学目标和相应学段下学生的认知规律,明晰教材动态模仿的标注和要求,延续着对教材模仿的动态性发展态势,不断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传递信息创设情境
浅谈新形势下的广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舞台字幕与表演不同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舞台字幕与表演不同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