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探究
——以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2018-12-14 07:05
幼儿100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幼儿园音乐

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这样一种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对于学前教育和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关注呈现了一种“井喷式”的增长,仅2010年学前教育和学前教师教育的文献增长率便达到48%与43%(见图一和图二);同时,对学前音乐教育、学前教师音乐教育的关注也出现明显的增长(见图三和图四)。(数据源自中国知网学术关注度指数)

在中国知网中,以“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师教育”“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学前教师音乐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叠加交叉检索,共检索文献530篇,其中期刊文章444篇,学位论文78篇,报纸会议6篇。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弹唱或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研究,某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音乐培养的个案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学习现状的调查,以及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等。其内容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模式的创新,在音乐教学中注入本土音乐元素、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体系(比如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等。

图一 学前教育学术关注指数

图二 学前教师教育学术关注指数

图三 学前音乐教育学术关注指数

图四 学前教师音乐教育学术关注指数

在这些文献中,缺少基于一线幼儿园教师音乐能力、幼儿园音乐活动以及用人单位需求的调查,探索以实践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性音乐课程体系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弥补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以期可以为未来的课程改革和学前教师音乐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现阶段,在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中。在专业必修课程(1040学时)中,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课程占总课程的15.38%(160学时),开设课程有:乐理与视唱、声乐基础、钢琴、幼儿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在专业选修中,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课程占选修课程菜单总量的8.33%(96学时),课程有:中外音乐鉴赏、幼儿歌曲伴奏编配、幼儿歌曲演唱;在专业实践课程中,这种培养主要体现在幼儿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的实训,占专业实践总课程的11.11%。

现有的这一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满足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需求?是否能够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为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师的音乐能力与实际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本研究针对北京市部分幼儿园教师、园长和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参与受访的120余名幼儿园教师与园长,分别来自北京市57所不同的幼儿园(公立园21所,民办园36所);参与受访的学生(以下简称为“在校生”)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本、专科参与教学见习/实习的在校生,共计824人。他们参与见习/实习幼儿园绝大多数为公立幼儿园(一级园),见习/实习的时长分别为一周、四周、八周不等。

一、调查的结果

在幼儿园教师与园长的问卷反馈中了解到,目前幼儿园中许多一线教师的演唱、演奏、弹唱、音乐理论知识薄弱。实际上,这一现状也在对在校生发放的“学生见习/实习调查问卷”中体现出来。

从在校生的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绝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音乐活动或者极少开展音乐活动,其形式也主要局限在“过渡环节”的“背景音乐”、跟音乐跳操等,而真正体现音乐欣赏、音乐教学(包括但不局限于音乐游戏、乐器演奏、音乐知识教学)的活动,在幼儿园中寥寥无几,园所中的很多音乐教具、乐器形同虚设。

如图五所示,目前幼儿园中开展音乐活动的情况,呈现出数量由多至少逐层递减的金字塔状。绝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音乐活动,或者沦为过渡环节的“背景音乐”。这种“背景音乐”出现在幼儿园各日常环节之间,当某种音乐响起时,幼儿们则开始进行相应的玩具收纳、喝水、吃饭等活动,其作用相当于学校中的铃声。跟音乐跳操是在课间进行的户外或室内的身体活动。音乐表演区则是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求幼儿根据音乐进行绘画、舞蹈等,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将自己的感受画出来或者跳出来,算得上是一种幼儿的自我展示或者自由活动。幼儿歌曲教学分为两种形式,在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便是,教师播放儿歌视频,孩子们跟着视频反复模唱,直至学会;另一种形式便是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一句一句地教唱。这种弹唱形式的歌曲教学在目前的幼儿园中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这需要幼儿教师具备相应的演唱、演奏和伴奏能力。音乐游戏指的是运用音乐要素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例如拍打节奏、歌谣接龙等,这种音乐游戏既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设计或创编游戏的能力,又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程度的音乐基础,因此这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在幼儿园中比较少。认识乐器与乐器演奏指的是,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辨别乐器,同时进行一些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简单的乐器演奏教学,这需要幼儿教师认识各类乐器、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并能够依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因而这样的教学除极个别以音乐教育为特色的园所外,在绝大多数幼儿园中寥寥可数。而且,哪怕是以音乐教育为特色的园所也未必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这是由于许多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并非为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各阶段年龄特点、幼儿发展特点知之甚少,因此很难从幼儿各阶段特点入手设计教学活动,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图五 幼儿园现有音乐活动(本图依据参与教学见习/实习的在校生调查问卷反馈绘制)

就音乐教学而言,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又具备教学能力。这便要求幼儿教师既具有相应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表演的能力(演唱、演奏、弹唱、伴奏),同时还可以依据幼儿各年龄特点、发展特性组织开展符合幼儿各阶段特点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形式丰富、灵活多样的,同时可以与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有机的结合。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一线幼师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校生的调查问卷中,也同样反映出这样的情况。她们在实习期间,观摩或参与园所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机会寥寥无几。对于实习八周的大四学生,她们需要在“五大领域”中选择两个领域开展教学活动。实际上,在130多名的大四学生中,选择音乐领域进行教学活动的学生不足15%。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实习园所没有进行教学的条件,比如园所内不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或园所教师不鼓励等;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自身能力的问题。

在与实习学生的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反馈中,可以清晰了解到学生们认为自身亟需提升的两个方面:专业技能技巧和教学能力。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学生们认为自身弹唱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弱,对幼儿歌曲的演唱能力差、曲目积累不足,自身音乐理论知识不扎实。在教学能力方面,主要集中在“如何教”的问题上,比如,如何进行演唱或演奏的教学(这包括如何选择适宜的教学材料、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实施教学等问题),如何依据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幼儿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如何进行综合艺术形式的教学等。

二、问题的分析与启示

上述的调查结果,折射出目前幼儿园一线教师音乐能力的薄弱,以及现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学前教育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并未直面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求,而一直处于“学科本位”思想的培养模式之中。

在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模式中,开设有针对钢琴演奏、声乐演唱、基础乐理知识以及幼儿音乐教学的课程,比如钢琴课、边弹边唱、声乐演唱、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等。但在学生音乐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学生对于钢琴演奏、声乐演唱的技能技巧,而并未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1.“零基础”——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除接受学校的普通音乐教育外,并未有任何乐器演奏或声乐演唱的基础。

2.他们未来工作的环境与服务的对象,也就是幼儿园和3-6岁的幼儿。

基于这样的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钢琴演奏课程,便不应像培养表演专业的学生一样,过度追求手型、触键、演奏技法等方面,而应该考虑“零基础”成人钢琴学习的特点与其未来的服务对象,强调幼儿歌(乐)曲的演奏、同等程度曲目的积累以及幼儿歌曲弹唱与编配的能力。同样,在声乐演唱的课程中,也不应过度追求气息、发声位置等声乐技法的问题,而应强调幼儿歌曲的演唱和曲目的积累。这种阶梯式的课程模式,通过大量同等程度与难度作品的积累,巩固与强化他们的演奏与演唱能力,再通过幼儿歌曲的弹唱和编配,拓展与深化他们的能力,形成一种以幼儿歌(乐)曲为切入点的音乐能力内化式的螺旋上升。

其次,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乐理课程之上,开设囊括各种类型与风格的中外幼儿歌(乐)曲欣赏课程,和幼儿乐器通识类课程。中外幼儿歌(乐)曲欣赏课程,通过对大量幼儿音乐织体形式的分析,一方面巩固既有的基础乐理知识,另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各音乐要素在幼儿音乐作品中的多样表现形式,为他们未来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实践奠定基础。幼儿乐器通识类课程,需带领学生认识与了解一些幼儿园中常见的音乐教具和乐器,拓展其未来音乐教学实践的范围与可能性。

在幼儿音乐教育的教法课程中,应着眼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既重视教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又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知识方面,对于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进行幼儿音乐教学的原则、幼儿音乐教学实施的方式方法等知识,不应仅限于课堂上“理论概念”的灌输,还应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进行直观的呈现,并在教学实践中强化概念。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环节,引导学生将教学理论知识、基础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转换成教学实践,启发他们进行知识迁移(包括跨领域的知识迁移),培养他们的知识融合与试教能力,使“理论概念”成为“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又成为“理论概念”的实践依据。

此外,在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中,还应完善教学实习的机制。在每次教学实习过程中,设有专门负责为学生提供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指导的教师,以帮助与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实习,并形成学生的实习成长手册,以便后期进行教学实习的总结。在每次教学实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提炼、总结教学实习中的收获、存在的不足,并与学生共同探究解决之道。教师也可以在这一总结过程中,反思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与课程设计中的缺陷,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这种教师从教学实习伊始便全程跟踪参与的机制,不仅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各阶段的教学实习,而且也使高校教师深入幼儿园的实际当中,使之教学有的放矢,使之研究具有实效性,使之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可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应立足于幼儿园教育的需求——需求与环境的关系是课程设计或活动组织的基础,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可以充分适应其职业需要与专业发展要求的幼儿教师。唯有如此,我们的学前教育事业才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新时期,在十九大“办好学前教育”的倡导下,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同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趋势下,希望借此拙文,为学前教师培养与其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幼儿园音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