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摘 要:因学生的个性不同、经历不同、心理想法不同,所以学生的习作也就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能力与水平。如果教师对于学生习作的鼓励一成不变,那就很难更好地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学生自然就会缺乏习作兴趣。相反,倘若教师能够用心思考,推陈出新,认真分析学生习作中的特点、风格,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性评价,就一定能够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习作评价;肯定;欣赏;暗示
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习作评价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很多语文教师懒于用更多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习作,直接打上等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即使有的多写了几句套话,却也都是泛泛的评语而已,大相径庭,缺乏针对性,因而收获甚微。其实,习作评语,既是教师针对学生习作过程的真实反馈,又是沟通师生心理桥梁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习作心理,重视每一次学生作文,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让其习作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让学生能够实现习作水平的更高提升。
为了唤醒、激发和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我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积极寻找他们习作中的亮点进行评价与表扬,认真写下各具不同风格的习作评语。
一、肯定学生的评价,激发其习作的幼芽
所谓“言由心生”,学生心里怎么想的,他便会怎么表达。因而学生的作文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心理。无论学生写出的作文是否言之有物,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这样才能给学生幼小的心灵以滋润;如果教师见到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就一棍子打死,他们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也会让他们习作的幼芽半路夭折。毕竟学生还在小学学习阶段,各方面的知识均在启蒙教育階段,因而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由于学生仍旧处在知识的积累阶段,他们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因而能够表达出的话语也便不会太多。在平时的学习中语文教师要促进学生慢慢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积淀更多的语言储备,储备的量最终可以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加上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方法指导,功到自然就能够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肯定学生的评价是学生敢于习作的基础,更是激发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强大动力。语文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习作,而后进行行之有效的习作指导,慢慢推进,促使学生的表达能够向更高处行进。
二、欣赏学生的评价,扬起其习作的风帆
人是需要表扬的,又是渴望得到更多人欣赏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表扬与鼓励。欣赏式表扬是激发学生习作的推进剂,因而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欣赏式表扬。
例如,在班级里有一个语文成绩并不是很好的男孩,平时调皮捣蛋,与人不能很好地相处。一次,他在自己父亲生病时写下了一篇简短的作文。一次作文课上,该男生把他曾经写的作文加以修改,写到了作文本上。从作文的批改中,我看到了这个男生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表扬。作文中写道,他的爸爸看到他顽皮时,经常打他、骂他,但是,他的爸爸每天都要出去干活,挣钱来养家,很少能够看他的家庭作业,偶尔作业很好,他的爸爸也不会去表扬他,所以学习上就丧失了信心。如今他的爸爸因病一下子倒下了,他没有怨恨爸爸,反而理解了爸爸那种直率式疼爱他的方式。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孩子都需要别人的表扬与鼓励。
评价这篇作文时,我能够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三点表扬:(1)作文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2)作文中体现了小作者需要别人的表扬与鼓励,渴望得到更多的赞许。(3)善于用心思考,善于体验生活,便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但更重要的是思考小学生的人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便是最好的童年。自那以后,那个男孩也便慢慢改变了自我,变得乐于习作,乐于思考问题。
当然,学生的习作水平有高有低,我们应该抓住学生习作中值得表扬的地方进行有目的的表扬。用欣赏的眼光善待学生的习作,便是善待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我们便能够开启学生那渴望表达之门,从而放飞习作的欲求。
三、含蓄暗示学生的评价,正视其习作的心态
对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语文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指出来,而不是一味地表扬;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上获得更大的进步。教师应做到既要尊重学生的不足,又要呵护学生的心灵。因而,作为语文教师要采用含蓄暗示的方式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
例如,我在习作评价时常常会采用诸如“老师相信你以后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的能力还是有的。”“只要用心思考、分析,语句就一定能够表达顺畅。”“在生活中要用心观察事物,就能够把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细腻。”……不正面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不足,含蓄暗示式评语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又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正视自我。
实践证明,教师对于学生习作教学的艺术性处理,既能展现教师自身高超的教学能力,又能让学生在习作中汲取更多的知识,甚至是明白更多的道理。语文教师要积极运用科学而又艺术性的评价,催开学生渴望表达之花,从而让学生在习作中得到更多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国涛.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张晓明.高中作文教学随笔[J].学周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