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分析与探究

2018-12-13 11:14徐文菊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改革教学

徐文菊

【摘 要】 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要重视生物学习,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许多实用的生物知识,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大自然及生命科学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和解决。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随着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新课改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分析了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对策,对于加快生物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虽然生物课程教学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新课改的深入推行。 一方面,在现在的生物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为了盲目追求升学率,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方式组织生物教学,把一些生物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在生物课程中,很多学校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学校没有生物实验器材設备,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用口头讲解的方式代替实验,学生对生物实验本身、对实验器材缺乏了解,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依然是生物教学的现状,学生被规定学习什么、怎么学习,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相违背。

二、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1.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改精神,要理清新课改思路,明确新课改的目标是什么,需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结合,多给学生以实验的机会。比如,在学习“蝗虫”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捉两只蝗虫,将一只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很容易就可以掌握本节教学内容,并且印象深刻。

3. 丰富教学方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通过“一言堂”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学习中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升。

4. 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更多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习惯,这对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什么教学内容,教师都要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时间,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究。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丰富教学手段,这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晓连. 浅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3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改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