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2018-12-13 02:50吴小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

吴小春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入院后,禁食24 h,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30例,患者入院后,禁食72 h,再给予肠内营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5例,占16.67%,对照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11例,占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球菌、大肠杆菌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24~48 h开始肠内营养,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感染率,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不同时期;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影响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4.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4-0-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大部分是由于酗酒、胆道疾病、暴饮暴食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痛、黄疸等,严重的甚至死亡[1-2]。因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较长,机体消耗大,在早期治疗要禁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营养支持治疗[3-4]。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效改善了肠黏膜的屏障,减少感染风险,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就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发病超过24 h才入院的患者;(2)曾有急性、慢性胰腺炎病史的患者;(3)发病24 h内入院,但已进食的患者;(4)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入院后,禁食24 h,给予肠内营养,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1~70岁,平均(40.3±6.57)岁。对照组30例,患者入院后,禁食72 h,给予肠内营养,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1岁,平均(41.1±5.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取得所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先进行常规治疗,主要有:禁饮禁食、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用加贝酯对胰酶活性进行抑制,生长抑素对胰液分泌进行抑制,预防发生感染[5]。如果病情需要,则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手术对胰腺、胰周坏死感染灶进行清除并加引流术[6]。入院后,禁食24 h,通过胃镜协助,经鼻插入螺旋形鼻肠管,固定在距离屈氏韧带大概30 cm的位置,放置鼻肠管,慢慢适应再给予肠内营养,开始时,要均匀滴入,逐日加量,直到能量达到72~86 kJ/(kg·d),氮量0.25 g/(kg·d),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要坚持逐渐增加剂量、浓度的原则,且要根据患者病情隨时对剂量、滴速进行调整,等到患者的腹痛消失、胰周炎性渗出被吸收、血尿淀粉酶降到正常,才能停止肠内营养支持,逐渐流质饮食。(2)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也是先进行常规治疗,禁食72 h后,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步骤均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感染判定:发热,体温≥38.5 ℃,CRP、血常规都提示发生细菌感染,伴或者不伴血培养的结果呈阳性。(2)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判定:肺、肝、肾、心等相继或同时并发一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衰竭)。(3)检测肠道菌群:患者发病10 d后,无菌采集大便标本,分别接种到肠球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培养板,做需氧、厌氧培养、计数。(4)肠道菌群失调判定:在治疗期间,患者突然腹泻或原腹泻加重,且经大便培养出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或其他的耐药菌感染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5例,占16.67%,对照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11例,占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接种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肠球菌、大肠杆菌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5例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有10例,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有7例感染,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16例感染,发生率为53.33%,观察组死亡3例,占10.00%,对照组死亡6例,占20.00%。观察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经过长期科学的临床探索,2006年,我国正式发布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0年,意大利胰腺研究协会(AISP)发布了急性胰腺炎实用指南,这一指南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规范化诊治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包括美国胃肠病学会、国际胰腺病学会、日本胰腺病学会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等相关机构均相继更新了有关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指南。推出指南目的是对急性胰腺炎形成统一认识,进而提高治疗水平[7-8]。

肠内营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肠内营养不仅能够降低胰腺和胰腺外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降低病死率。因此,除非肠内营养不能耐受,否则应避免使用肠外营养。只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肠内营养应尽早开展,最好在入院24~48 h内就开始[9]。多项研究、RCT以及荟萃分析均显示,入院的24~48 h内开始肠内营养不仅优于肠外营养,而且优于48 h后开展的肠内营养[10]。这一时间窗的重要性也被美国肠外肠内营养指南推荐。肠内营养支持是营养剂经门静脉系统吸收并输送至肝脏,机体循环没有受到大的干扰,符合人体生理状态,还促进蛋白质的生成[11]。临床研究发现,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完整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促进肠道固有菌群生长,避免肠道细菌移位,以及肠源性高代谢[12-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5例,占16.67%,对照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11例,占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球菌、大肠杆菌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5例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有10例,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有7例感染,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16例感染,发生率为53.33%,观察组死亡3例,占10.00%,对照组死亡6例,占20.00%。观察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死亡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结果相符。

总而言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禁食24~48 h内开始肠内营养有效减少感染、并发症、死亡的发生率,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倪俊,严强,袁文斌,等.腸内营养支持治疗时机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5):390-394.

[2]郭刚.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分析[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53):44-45.

[3]韩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95-96.

[4]郑焕城,陈钧宇,梁湖聪.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7):30-32.

[5]姚红兵,曾荣城,文明波.肠内营养治疗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3(9):1187-1190.

[6]谈媛媛.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效果分析[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6(9):121-124.

[7]郑述建,宋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4):7-8.

[8]胡毅,博涛,高文彪.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5,35(8):2083-2084.

[9]张著杰,张振名,赵晓晨.不同配方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5(3):339-344.

[10] Sun J,Li W,Ke L,et al.Early Enteral Nutrition Prevents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ompared with 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J].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13,37(9):2053-2060.

[11] Li X,Ma F,Jia K.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in 24 Hours or between 24 and 72 Hours for Acute Pancreatitis:Evidence Based on 12 RCTs[J].Medical Science Monit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Research,2014,17(20):2327-2335.

[12] Yi F,Ge L,Zhao J,et al.Meta-analysis: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versus total enteral nutrition in predicte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Internal Medicine,2012,51(6):523-530.

[13]谭崇友,曹丹丹,覃雪莲.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时期肠内营养对肠源性感染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05-5207.

[14]杨锋.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5):4965-4966.

[15]许益平,何卓亚,杨国才,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6-18.

(收稿日期:2018-04-03)

猜你喜欢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
不同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