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金华
【摘 要】 对于很多初中学生而言,数学一直都是十分难的一门课程。数学这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严谨的逻辑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因为数学学科难度较大,进而使得学生的成绩也是差異较大,而要想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班级整体的数学成绩,那就必须得勇敢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合理的应用多层次教学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多层次学习指导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层次;指导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最为基础的学科,其不仅仅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还是科学的中间力量。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就算是同一知识点的学习,有的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而有的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这门学习。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得关注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通过多层次教学的方法来提升班级整体的数学水平。
一、让学生在实战中进行演练,实现同步进步
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基础,不过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应该严格遵守低起点、多层次以及立体化的原则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初中初学教师可以将自己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而中间力量就是第二层次,必须得重点的照顾。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练习题布置的时候就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此来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一特性。
二、循序渐进,合理的应用多层次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习题练习时间和空间,之后再给予合理的讲评,而不是一味的进行单方面的教学。例如在乘法代数式化简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得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乘法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本质的特征。例如以下两题(1)(-a+4b2)2;(2)b(2a+b)+(a-b)2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公式的时候绝对不能仅仅只会正向的运用,有时候还可以将公式两边代数位置交换,以此来得出这一公式的逆向形式。而在这一题目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是应该任由其自己发展,等到发现他们存在错误的时候再进行一定的引导,而对于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则是应该加强指导,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是应该不断地鼓励他们,要求不能太过严格,积极地转变他们学习的态度,告知他们学习的重要性,重视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班级学生成绩同步的进步,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多层次教学方法的时候必须得考虑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以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离不开任何一个同学的努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得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团结合作,提升他们积极的精神,以此来为班级整体的成绩和自己成绩的提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白进辉. 初中数学教学多层次学习指导方法探索[J]. 中国高新区,2018,19(8).
[2] 孟伟.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34(17):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