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伟 王小毅
近年来,阅读测试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基于课标要求,着眼学科核心素养,借鉴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EP)、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等经验,主要测试阅读理解的四大关键能力。阅读测试评价改革倒逼阅读教学发生着实质性的改进:从关注“课文内容”转向关注“课程内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知识获取”转向“能力提升”。
关键能力1:提取信息
提取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经过辨析、选择,从语言文字材料中把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直接选用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子等内容答题。包括单一信息和多个信息,提取位置、显隐程度不同的信息。
【典型题目】
浏览这段话,然后把冰雹形成的过程补充完整。
水汽→( ?摇?摇?摇 ?摇)→( ?摇?摇?摇 ?摇)→( ?摇?摇?摇?摇)→冰雹
【命题意图】
此题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后,能否找到冰雹形成过程中的另外三个信息:水滴、冰晶和冰粒。
【教学改进】
提取信息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引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初读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取信息,为整体感知奠定基础。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初读课文后,可以紧扣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首先抓明线,让学生完成作者的游览路线:金华→(?摇?摇?摇?摇?摇?摇)→入山→(?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内洞→出洞。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一是“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了罗甸”这句话很短,但信息量很大。“出金华城”,交代了出发地;“大约五公里”,交代了罗甸与金华城的距离;“到了罗甸”,交代双龙洞所在的地方。学生很容易漏掉一些重要信息。二是学生以为洞口就是外洞。三是外洞和内洞之间,学生往往忽略孔隙。这样设计就是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可走马观花,要字字入目,最后才能正确把握作者的游览路线图: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其次抓暗线,让学生完成泉水的流经路线。作者的游览路线是一条非常明显的线索,移步换景,景随人动。另外还有一条线索隐藏在这些景点当中,是写泉水的。泉水的路线与作者游览路线是相反的。这次可以不提供任何支架,让学生提取相关信息,画出泉水的流经路线图: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两次活动的设计大体相似,但一定能感觉到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一个渐行渐近的过程,不是单靠一节课就能实现的,必须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始终。
关键能力2: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包括表层和深层的感知。理解表层意义:能够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初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深层意义:能够分清主要观点和次要细节、能够理解文章各部分相互间的关系,厘清文章的思路、能够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典型题目】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请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命题意图】
题1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表层意义,能够概括文章的大概内容,语言简洁;题2考查学生是否领会深层意义,能够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改进】
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感知和初步的概括实际上是信息的整合。通常在阅读课上,学生初读课文,就应该对课文的内容和体裁特点获得初步的总体印象,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各年级一以贯之的训练。
1. 抓中心句或过渡句等关键句。许多课文中都有一些能统摄、驾驭全文的重点句子,抓住了这些句子,就能高屋建瓴地俯视全文,对课文做出整体把握。如《猫》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全文是围绕哪些句子来写的,让学生勾画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教师便可适时进行划分段落、厘清脉络、概括课文内容等多项语文能力的训练。这样的文章还有《白鹅》《乡下人家》等,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初读思考: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画出文章的中心句,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2. 用段意连接的方法。如《生命生命》,抓住文章中描写的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再把开头和结尾的内容合并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抓住文章六要素。叙事性文章,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爬天都峰》等,通过让学生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六要素有机地加以整合,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但都不是孤立的,几个方面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融为一体。一直以来,我们强调有效阅读,只要掌握了方法,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就会变得不仅有效,而且高效。
关键能力3:形成解释
形成解释就是能將文章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能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对作品中的形象、情感、观点、态度等做出解释;能够运用文本中的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能结合具体语境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典型题目】
1. 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这位长衫老者的“不同常人”?)
2. 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命题意图】
题1考查学生能否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题2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文本中的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学改进】
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对文本形成解释,首先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获取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其次要引导学生有效地调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既有经验,联系相关文本信息,做出符合文义的解释。人教版六年级《老人与海鸥》一课中,老人喂海鸥的细节描写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来训练学生形成解释的能力:描写老人喂海鸥的句子有哪些?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先通过读文,让学生在文中找到描写老人喂海鸥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调用生活积累。作为小学生,既有经验有限,很难自觉、有效调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帮助阅读理解,需要教师着意培养。如“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等文字,教师可提示学生回忆在生活中喂小动物的情景,再和老人喂海鸥时的情景对比。这样文中细节描写与学生的生活积累关联,被重新“激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新的意义。这种联想生活积累帮助阅读理解的思维方式,有效地辅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隐形信息,形成了各自的个性化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询课外资料,补充生活积累:文中老人名叫吴庆恒,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8元,平时吸0.2元一盒的烟,老字号吉庆祥的饼干4.5元一公斤,一张公共汽车票9分钱。联系补充的“生活积累”和文本信息,学生对老人的行为形成符合文义的解释会更准确、更贴切。
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本中相关信息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调用既有经验,适时补充欠缺经验;其次要指导、提示和训练学生发现和利用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的形成解釋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能力4:做出评价
做出评价就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念为基础,能对文章中的事件、形象、情感等有自己的看法;能对作者的观点、文章的意义和价值等做出评价和判断;能对文章的形式(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写法等)做出评价。
【典型题目】
1. 明知晓松的旅行是穷游,胡大哥在分别的时候仍然坚持要求晓松请自己吃饭。你支持胡大哥的做法吗?
2. 一天,我照例对着窗户,一边做作业,一边望着太阳一步步往山坳里走,心里不只焦躁,还带着几分悲戚。(文中的“不只……还……”一词可以去掉吗?)
【命题意图】
题1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行为的看法;题2考查学生对文章表达形式的判断和评价。
【教学改进】
日常教学中,在学生做出评价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的设计,提出的问题要力求集中一些;要有针对性,使教学目标更明确;要有思维度和挑战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如教学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首先聚焦文章中的人物动作描写:出示第2自然段中有描写人物具体动作和删掉具体动作的两段话,让学生比较是否一样。然后抛出问题:通过两段动作描写,你对两位人物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个片段更能表现这种印象?让学生辨析:如果将两位人物的动作交换一下,可以吗?刚才的印象还在吗?最后教师小结: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根据人物的性格选用动词,符合人物性格的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内心世界具有很大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感知认识人物动作描写的不同形式。比较作者描写两人的动作有什么不同之处。讨论:如果文章都是两个人的连续动作或单个动作好不好?小结:作者运用多种动作描写形式,进行交叉描写,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一场激烈又不乏趣味的摔跤比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了两个有个性的孩子。最后让学生迁移实践,阅读第3自然段,找到该段中出现的动作描写,区分单个动作和连续动作,并思考通过这些动作又体会到了两人怎样的人物性格。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由扶到放,阅读比较,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的表达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判断和评价。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证明,是改进。测试并不能说明一切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测试中发现一些问题,促进我们基于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探讨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的策略。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金马小学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