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法制史的学术价值探究

2018-12-13 02:05张晟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研究

张晟

【摘 要】 文章敘述了清朝法制基本概况,介绍了清朝法制体系,分析了清朝法制建设的根本目的,阐述了清朝法制改革背景及内容。认为清朝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朝代,距今年代较近,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受西方的影响较大,是现代法治的开端;同时又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宗教、民族管理方面法制较完善;其法制历史对当代建设法治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清朝法制史;学术价值;研究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民族、宗教问题,这需要相关管理单位建立多民族地区的宗教立法,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这也是我国政府发展所需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历史上的社会法制发展来为今天的法制社会构建提供借鉴,清朝的法律制度相对其他朝代来说内容更加丰富,民族、宗教的立法问题也比较完善,因此,专业立法人员要对清朝法制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吸取清政府民族法制设立的经验教训,来进行我国的民族区域法制管理。

一、清朝法制基本概述

清朝法制史的学术价值研究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清朝法制的基础上来进行,首先清在入关前就进行了立法活动,调整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开始实施等级制度,组建了八旗管理制度,由八旗的掌旗贝勒和官员来共同职掌,建立六部二院和内三院,推行官吏考核制。皇太极掌权后为了“保邦致治”积极的建立了新的法制。民事、经济法律规范主要有土地、奴仆所有权,债权法、婚姻继承法、经济调整法、刑法 。将犯罪形式主要分为政治性、一般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刑罚等等,同时在军律上调整外藩的法律开始实行,在外藩地区颁布特殊法令,调整中央和外藩之间的关系。

清入关后司法机关管理形式做出了改变,权利限制开始出现明确规定,审判体系也随之发生改变,审判的基本原则、若干制度、法律都在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立法体系开始逐渐规范,制定了监察法典,加强民族立法,设立国家行政机构 主要包括:中枢决策机构、行政职能机构、司法监察机构和地方行政体制,这一制度沿用至今。职官管理制度也开始向法律化发展,职官的选拔和异途入仕受到了约束,开始重视职官的应试成绩,并且依法给予奖惩。皇族法逐渐成型,宗室封爵制度、宗室觉罗议罪和狱讼制度、皇族的婚姻制度、皇族的人口呈报及玉牒纂修制度。民事经济法中开始实行土地立法,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债权法:契约形式对借贷关系、租佃关系、典权、债权、抵押权提供了约束,工商业法律:包括盐业法、矿业法令、纺织业等等相关法规的完善,还设立了对外贸易法,财政法:财政收入的规定、财政管理的规定。刑法:消弭“江洋大盗”的法律措施、谋反大逆缘坐法的制定、禁止吸食与走私鸦片的法律制定。清朝时期刑法的基本实施原则是等级不平等原则、民族不平等原则、法定罪刑与有限类推并存的原则、连带责任原则,清朝刑法的主要内容是:侵犯皇权的犯罪与刑罚,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与处罚,侵犯财产的犯罪与刑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与处罚,妨害社会秩序的犯罪与刑罚,官吏职责上的犯罪与刑罚。

清朝法制制定和颁布的宪法文件有《钦定宪法大纲》、谘议局和资政院章程、皇族内阁与《十九信条》、修订《大清律例》、制订《新刑律》,会审公廨的设立及《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二、清朝法制体系

清朝法制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它是新制度萌芽的开始,也是旧制度走向灭亡的标志。清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了高度的发展,在其建立的法制制度上,很大程度上突出了民族统治的特色,对于清朝法律来说,宗教对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对孔老思想进行继承的基础上,崇信佛教与道教,并对人们实现了思想上的统治。与此同时,还对于宗教人士进行了严格的行为规范,清朝的法律制度主张“护持政教,黜邪崇正”,的思想,在清朝运用法律对宗教的相关活动进行管制,这一思想在现代被衍生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被载入了中国宪法。所以说,清朝法制体系相对其他朝代来讲较为完善,它融汇古今,影响深远。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解决民事纠纷,对民事问题制定了民法;为了更好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创建刑法;为了加强集权制设立行政法;为了充分了解法律原委设立诉讼法;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开设了经济法。同时,执法部门的设立为清朝的法制管理提供了保障,同时法律内容也比较丰富,与清朝的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合,并且清朝的司法制度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经历多道程序,程序的审查也较为严格,机关单位在各个阶段都各司其职,有着明确分工。一旦触犯了法律需要接受会审,审核的流程越来越制度化、法律化,同时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地位,对国家的少数民族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多民族中国完成了统一,因此,加强对清朝法制史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了解封建法制的基本规律。

三、清朝法制建设的根本目的

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所以清朝法制大多数法律的制定都是围绕着满族贵族的利益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法律颁布的根本目的除了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维护满族贵族利益。清朝在入关后,顺治登基将人口数量较少的满族和汉族实现融合,社会发展开始向汉化迈进。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原因,古代中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都是通过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建立出的,虽然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王朝的法制发展对我国社会体系的形成还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但是往往因为王朝的建立年代对现代社会来说比较久远,还有一些王朝的统治时间不长,尤其是少数民族王朝法制很多史料都已经不完整。因此,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下的清朝法制史更有借鉴价值,史料记载也相对来说更加完善,历史发展的脉络比较清晰,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法制形成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清朝法制改革背景及内容

道光二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变革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将闭关锁国状态打破了,外国的法律、文化精神建设形势,已经逐渐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了中国,对中国原有的法律形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开始是因为侵略者所采用的武力入侵,直接让原有的清王朝法制体系分崩离析。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开展,让中国人的思想方式逐渐向开放性转变。在法制上,外国的社会法律管理形式冲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了解西方法律。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虽然在当时对我国的社会稳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破坏,但不可否认的是外国的法律文化相比清朝来说要更加的先进,间接的促进了清朝的法制体系改革。在我国清朝末期根据慈禧太后发布的“务期中外通行”的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法律内容进行了变革,首当其冲不得不谈的就是“预备立宪”,实际就是一个政治性欺骗活动,要求皇帝神圣不可侵犯,而对人民的权利却只字未提,这一立法失去了它原有的本质:其次是《大清明律草案》,它是仿照大陆法系民法的体系和结构进行编制的,对诸多方面进行了法律规范。虽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对以后的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之后,在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下,为了鼓励商人投资,制定商业贸易法,对商业交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进行了规范,并推动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期间还产生了很多相关法律,它们在中国的法制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近代中国商法的滥觞。继而对《大清律例》进行了删改,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进行了变革,但是依然保持着旧的法律,虽然说它颁布后未能实施,但是却为中华民国的刑事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对司法权与行政权进行了分离,司法开始独立,清末司法制度的改革在中国法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千年的旧体系,初步确立了司法与行政分立的司法独立原则,并对以后中华民国各政府的司法制度有直接的影响。

五、清朝法制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清朝是繁荣的,所遗留下的文化和精神数不胜数,对这些信息和资源进行总结,对其中优秀的部分进行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清朝的法制文化对我国现代化法制的健全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清朝法制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朝法制不仅是我国的立法参考,还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重视。清朝是一个传奇的王朝盛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点,为现代化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六、总结

通过对清朝法制史的研究,可以了解我国封建法制消亡的整个过程,同时明确我国近代法制的开端,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积累经验,实现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清朝的法制建设从开国开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完善,法制内容比较完整,对当代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清朝法制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因其发展的独特性成为了我国法制发展的重要阶段,清朝法制史为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借鉴,对当今社会法制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小兰. 清朝法制史的学术价值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3(23)12-13.

[2] 尚衍斌,王东平. 《清朝法制史》回族法辨误[J]. 回族研究,2001(01)56-57.

[3] 张晋藩. 清朝法制史概论[J]. 清史研究,2002(03)17-25.

[4] 刘长江. 清朝法政体制述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67-70.

【作者简介】

张 晟(1986.12—)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科员,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