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超?欧晶晶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凤县红色资源开发概况与特点,分析了凤县红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凤县红色资源开发的四条路径:加强保护,珍惜资源优势;加强研究,提升文化品位;加强协调,规范运营模式;加强融合,提升综合效益。
【关键词】 凤县;红色资源;文化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红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是党特有的政治文化财富。深度开发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不仅能够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强化党的领导,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同时也是地方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升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红色资源,广义上指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上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中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和革命精神等。凤县作为陕西宝鸡的一个山区县,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红色资源汇集。合理开发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提升红色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正成为新时代激发凤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高品质幸福凤县建设,助推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开放发展的一柄利器。
一、凤县红色资源开发概况与特点
近年来,凤县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谋求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极大促进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凤州革命纪念馆、双石铺“工合”旧址、宝成铁路、“三线建设”等,成为现阶段凤县已开发成型或正在积极打造的文化产业项目。
1、精品资源逐渐发掘
围绕“两当起义”策划地、工合运动纪念地、航天三线精神发祥地、宝成铁路文化体验地四大红色资源,凤县相继建设了凤县革命纪念馆、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凤县工合纪念馆,合称“三馆”;随着红光沟航天六院三线建设的解密,进一步研究开发三线建设旧址的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形成了具有凤县特色和规模效应的“三馆一沟”精品红色资源。
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县委县政府相继投资7000万元修建了凤县革命纪念馆和工合纪念馆;在建的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在政府主导、公司主体的运营模式下,硬件设施也有了巨大提升;县城美化亮化工程,在吃住行等方面为“三馆”建设提供了极大便利;即将开通的月亮湾隧道、在建的凤太高速,为处在212省道上的凤县革命纪念馆、县城的工合纪念馆、316国道上的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和凤太高速上的三线建设旧址的进一步开发打破了交通瓶颈。
3、爱国教育蓬勃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革命传统;“一起干、努力干”的“工合”寓意;攻坚克难、艰苦创业的“宝成精神”;自力更生、敢打敢拼的“三线精神”……凤县的“三馆一沟”,承载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品质。凤县革命纪念馆、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被省市县多个部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先后接待各地党员干部群众数十万人,已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广大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凤县红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总量一般,精品资源稀缺
近代以来,虽有不少革命者和建设者在凤县开展了革命活动和生产建设,但遗留下来、可供发掘的资源却存在总量有限、知名度不高、精品资源少等问题。除“三馆一沟”外,其余资源数量少且散落各地,挖掘难度大。比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方面军、第七十四师都曾先后经过凤县;周恩来、任弼时、贺龙、王震等革命先辈曾留下过革命足迹,但均因留存资料过少而无法有效开发。
2、缺乏整体规划,开发不平衡
凤县红色资源开发提出早,起步晚,缺乏整体规划和完善的运行保护机制。各资源点分布位置、资源潜力、运营主体迥异,资金投入不足,开发进程缓慢,发展水平参差。至今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运行模式,制约了凤县红色资源开发水平的整体提升。
3、资源产品单一,开发不充分
红色资源开发包括红色旅游、产业开发、教育开发、整合开发、影视文化开发等多种形式。从目前看,凤县红色资源整体开发仍不充分,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现阶段开发仅限于简单利用,对革命历史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缺乏对革命文化、军事文化、战争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对革命旧址的参观为主,开发缺乏深度,参与性项目缺失,缺乏吸引力,进而影响了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与周边县区、省市乃至全国红色资源的整合不足,只停留在凤县革命纪念馆与两当革命纪念馆的简单合作上。
4、配套服务滞后,人才队伍匮乏
“三馆一沟”的交通优势虽已初步形成,但部分红色资源的周边配套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如“三线”旧址周边存在乱搭乱建现象,配套服务设施基本空白;县城虽建成不少中高档酒店、宾馆,但在旅游旺季则明显呈现供不应求;缺乏独立的培训场地和设施,给干部教育培训带来了极大不便;从人才队伍看,总量不足,质量参差,开发管理和导游市场的人才稀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三、完善凤县红色资源开发的路径
1、加强保护,珍惜资源优势
一是开展资源全面普查。有关部门对县域红色资源开展全面普查,建档立卡,为长远开发打好基础。二是完善规划合理开发。加快出台相关开发和保护制度、规划,对重要的遗址、文物及时申遗,做到依法依规、有效保护。三是加快资源抢修。与航天六院协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快开展对三线遗址的抢救性保护维修。遇到困难,及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寻求解决。
2、加强研究,提升文化品位
一是建設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导游、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挖掘民间红色文化艺人、专家,选调业务骨干组成研究队伍,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文章、精品专题。二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著名红色资源基地、高校的联系,强化红色资源开发研究经验的共建共享。三是准确定位,突出主题。立足本土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提升市场吸引力。
3、加强协调,规范运营模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协调各方主体、各方利益,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强合作交流。与相关镇、部门、酒店、县运司、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风险共担。同时,积极实现与省市乃至全国著名红色资源、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三是规范运营模式。整合县内红色资源,精心设计方案、培训路线,形成规范化运营模式,提升凤县红色资源品牌力。
4、加强融合,提升综合效益
一是树立综合开发意识。将红色资源运用作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色调,同时运用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将其纳入特色旅游范畴规划管理,提升综合效益。二是加强资金融合。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在县财政支持的同时,应积极引进项目,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三是加强区域资源融合。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配套设施环境与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相结合,统筹推进。
四、结语
总而言之,红色资源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宏大背景下,凤县的红色资源开发一定能在凤县谋求转型发展和高品质幸福凤县建设的洪流中,真正发挥出服务民众、激发热情、凝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树茂.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红色旅游发展趋向[N].中国旅游报,2015.
[2] 漆玲.从人的发展看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重要意义[J].道德与文明,2011.
[3] 王正梅.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4] 卢忠萍,陈世润.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与红色资源开发利用[J].求实,2012.
【作者简介】
唐 超(1974—)男,陕西凤县人,中共凤县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基层党建和三农问题.
欧晶晶(1983—)女,辽宁北票人,中共凤县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基层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