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时代召唤 履行崇高职责
——“走转改”的精神价值和创新路径

2018-12-13 05:35
传媒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走转改新闻媒体新闻报道

(吉林日报社,吉林 长春 130012)

一直以来,新闻媒体立时代之潮头、感气象之变迁、发思想之先声,责无旁贷地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2011年8月,由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推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继承和发扬了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迅速成为新闻战线遵循的新闻规律。当前,新闻媒体正处于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活力迸发的时代,越发呼唤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作品。深化“走转改”,是新形势下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历史选择;是新闻记者走进基层“接地气”、宣传引导“扬正气”、直击现场“涨人气”的迫切需要;是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进一步强化舆论导向作用,服务好广大受众的有效依托。

一、新气象——践初心赢民心

久久为功呈现新气象。群众的声音唱响时代的主旋律,百姓的身影化为宣传的主角,草根的事迹成为歌颂的“壮举”……这些现象成为新闻媒体深化“走转改”的一个鲜明特色。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纷纷把焦点、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荧屏和时段留给百姓,强化报道的百姓视角,彰显民生情怀,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满腔热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呈现出新闻媒体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相亲相爱”的新气象。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和丰富。新闻媒体要抢占基层舆论宣传高地,自然要多从群众思想中汲取智慧,从群众语言中提取精华,学习好、表述好、运用好百姓语言,用百姓嗑唠百姓事,明白如话,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展现新闻语言的真实感、时代感、亲切感。把满足人民的美好需求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群众思想+群众语言”的表达方式,无疑会使宣传报道更容易被群众看懂,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报道本身也更加还原事实真相,更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更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

站在田埂上,才闻稻花香。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唱响时代强音,而且要站在群众中间唱。对于新闻宣传行业来讲,自身发展,永远在路上;基层一线,则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植根于基层,是新闻单位展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础日常工作。只有年如一日地走进田间,下到矿井,不辞辛苦,不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敢于“一身汗,两腿泥”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生活,身心皆融入其中,感情才能至真至爱,构思才能举要删芜,内容才能生动详实,体会才能秒言要道。

探索深化“走转改”的长效机制,推动“走转改”深入开展,让基层意识和群众观点深入新闻工作者的内心深处,新闻单位要从践初心、赢民心抓起,把握好每一个节点,既要立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要展望未来的长远目标,不断积累经验,大力宣扬“走转改”精神,推动“走转改”常态化,更好地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体现出新时期新闻媒体的价值。

(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拍摄)

(记者深入一线采访)

二、新视角——更客观更有效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受众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他们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传播内容进行评价。与此同时,新闻传播者得以迅速了解传播效果,继而根据受众反馈信息,及时对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频繁互动模式。这种新模式的广泛普及,倒逼新闻媒体深化“走转改”时,要运用新的视角。

客观是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随着微博、微信、信息交流平台等互联网应用软件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新兴的新闻传播方式迅速显示出其强大的时效性功能,新闻报道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进行传播,更容易对基层受众的观念、态度和行为造成影响。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传播思维进行升级,时刻关注基层受众的想法和行为,改变“一家之言”的做法,让更多人参与到新闻评论和传播中去,提升新闻影响的广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通过互动,新闻工作者还可以发现新的宣传报道角度,把褒奖发扬光大,将批评当成动力,继而不断锤炼写作心态、拓展视野和改进作品,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新闻报道还应体现一份责任担当。情暖春运、关注校园暴力、农民工工资不能拖欠、挨家挨户走访“供暖季温度”、逐个学校统计中高考贫困生……这些报道有的关注点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报道紧紧围绕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带着一份情怀植入一份担当,积极为解决问题提供数据和建议;有的关注反响较大的一些社会现象,敢于曝光时代发展中的一些错误思想和消极言论,报道不是横加指责站在批判角度,而是反思原因,以中肯的、建设性的态度力求推动问题的解决;还有的既正视基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又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做出的不懈努力,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和主流。这些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创作出的新闻报道,鼓舞群众、催人奋进,体现了新闻媒体的责任担当,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谱写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篇章。

三、新呈现——面貌新创意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会上,他提出了“48个字”: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作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48个字,字字精辟,宛若明灯,指向新闻舆论工作的未来方向。那么,要将这48个字下沉到基层,该如何做呢?

加强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需要提升基层新闻舆论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才能牢牢把握住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这就要求从制度上保障、从人才上培养,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让专业人才沉淀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奉献在基层,有力推动基层新闻舆论工作繁荣发展。

把握问题导向,呈现新方式。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基层新闻舆论工作中,采写出内容深刻、运斤成风的新闻报道,不仅要在形式上走进群众,深入一线采访,还要在思想层面上面对一些现实问题,在工作方法上加强以往宣传报道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诸如农民朋友春耕秋收时面对什么、关注什么?进城打工时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支农支教的技术人员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改变模式宣传、空洞宣传、说教宣传、套路宣传等老方式,多从细节着手,多从导向突破,宣传一些人民感同身受的人与事,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报道脍炙人口,群众爱听爱看,形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宣传效果。

猜你喜欢
走转改新闻媒体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故事细节语言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