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猪伪狂犬病免疫与野毒感染情况调研

2018-12-13 06:13:16樊振华薛翼鹏米瑞娟王娟萍姚敬明闫益波
养猪 2018年6期
关键词:野毒狂犬病猪场

杜 彬,孟 帆,樊振华,吴 忻,赵 岳,薛翼鹏,米瑞娟,王娟萍,姚敬明,闫益波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天然宿主、贮存者和传播者[1-3]。该病毒破坏猪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可引起猪群持续感染,终身带毒,现在已成为对全球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中国自1947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许多种猪场呈暴发流行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gE基因为代表的基因缺失疫苗研制成功以后,许多国家应用gE基因缺失的伪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配合gE单抗ELISA鉴别诊断方法成功地扑灭了伪狂犬病。在我国gE基因缺失疫苗的广泛使用也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2012年以来,许多使用gE基因缺失活疫苗免疫的猪场出现了疑似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4-8],而且这种状况在近两三年内已蔓延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猪场。山西2013年以来也有母猪发生流产、仔猪疑似伪狂犬病死亡的类似情况,2016年、2017年、2018年项目组深入到山西不同地市,对11个规模型种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免疫防控和发病情况调研,同时采集血样和病料进行了野毒感染抗体(gE)和猪伪狂犬病病毒检测,现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调研猪场与方法

在山西不同地市选择有代表性的11个规模型种猪场,调查了解免疫情况、母猪产仔情况、仔猪生长发育和病死情况,同时采集母猪和仔猪血样及时分离血清,-80℃冷冻保存备用;采集有神经症状病死猪的延脑、淋巴、脾等组织,放液氮中冷冻并研磨,-80℃低温保存备用。

1.2 检测试剂盒

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阻断法)由武汉科前动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PCR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 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1.3.1 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ELISA抗体检测方法(抗体检测按照ELISA检测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 试剂盒使用前各试剂应先平衡至室温;首先将20倍浓缩洗涤液稀释成1倍洗涤液备用;将待测血清(冻存标本应平衡至室温并充分混匀)及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用标本稀释液按1∶1稀释。以上工作准备好,取出PRV包被板,记录阳性对照(2孔)、阴性对照(2孔)及待检标本,分别加入100 μL PRV阳性对照血清、PRV阴性对照血清及已稀释待检标本于相应孔中;接着用封板膜盖好反应板,置37℃温育30 min(gE蛋白45 min)后小心去掉封板膜,甩尽板孔中液体,向每孔中加200 μL 1倍洗涤液,静置3 min倒掉,重复5次,最后1次在吸水纸上拍干;然后向每孔加PRV酶标记物100 μL,用封板膜盖好反应板,置37℃温育30 min(gE蛋白20 min)后重复上面的洗板操作步骤,再分别向每孔中加底物液A、底物液B各1滴(50 μL),混匀,室温避光显色10 min;最后分别向每孔中加终止液 1滴(50 μL)终止反应,10 min内于630 nm波长酶标仪读板。

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ELISA抗体检测:在酶标仪上测各孔OD630nm值。试验成立的条件是阴性对照孔平均OD630nm值与阳性对照孔平均OD630nm值之差≥0.3。S=样品孔OD630nm值,N=阴性对照孔平均OD630nm值,若S/N值≤0.35,样品判断为阳性,S/N>0.4,样品判断为阴性,0.35<S/N≤0.4,样品判断为可疑,必须重测,如结果相同,则判为抗体阳性。

1.3.2 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PCR检测方法(病毒检测按照PCR检测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 取-70℃保存的血清或组织混悬液上清液和阳性、阴性对照100 μL至1.5 mL灭菌离心管中,8 000 r/min 离心 2 min,加入 200 μL 消化液和 20 μL蛋白酶K振荡混匀后,置56℃水浴中消化1 h;取出降至室温后,加入300 μL DNA结合液,颠倒混匀后移入吸附柱中,室温静置3 min,10 000 r/min离心30 s后弃去收集管液体,然后加入500 μL DNA洗涤液,10 000 r/min离心30 s,弃去收集管液体,重复加入500 μL DNA洗涤液洗涤后10 000 r/min离心1 min,将吸附柱放入新的1.5 mL灭菌离心管中,加入DNA洗脱液50 μL,室温放置2 min,10 000 r/min离心30 s,获取模板DNA。取2 μL模板DNA做PCR反应,取单管单份PRV PCR反应管,加入模板DNA、PRV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各2 μL,10 000 r/min顺时针离心30 s。将反应管放入PCR仪器的反应槽内,按下列反应循环条件进行扩增:94℃→3 min,后94℃ 30 s→65℃ 30 s→72℃ 30 s,共35个循环,再72℃延伸7 min。

最后取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PCR产物10 μL与2 μL上样缓冲液混合,加样于凝胶孔内,在阳性对照成立的条件下,1.5%琼脂糖凝胶确定在217 bp处有清晰目的条带(图1),判为猪伪狂犬病毒株和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图2)。

图1 猪伪狂犬病病毒PCR反应产物结果

图2 猪圆环病毒2型PCR反应产物结果

2 结果

2.1 免疫与生产情况调查

被调研的11个种猪场主要使用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辉瑞生产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有8个猪场母猪采取普免(1年每季度免疫1次),仔猪1日龄滴鼻,35日龄、65日龄注射3次免疫;3个猪场母猪产前25~28 d跟胎免疫,仔猪 6~8周、10~12周 2次免疫。仔猪病死率为17.14%,有神经症状(疑似伪狂犬病)仔猪死亡率(占仔猪死亡数)为1.41%,具体见表1。

2.2 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

用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试剂盒共检测母猪血样388头份,野毒感染阳性率为57.94%,仔猪血样727头份,阳性率为34.66%,11个场母猪野毒感染最高阳性率为83.33%、仔猪为70.00%,只有一个猪场仔猪没有检出野毒感染,详见表2。

表1 免疫与生产情况汇总

表2 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结果

2.3 猪伪狂犬病PCR病原和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结果

用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PCR检测试剂盒共检测病料125份,其中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19份,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43份,两种病混合感染阳性7份,详见表3。

表3 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PCR检测结果

3 小结与分析

(1)通过对11个种猪场调查证实大部分猪场母猪采取普免,仔猪采取3次免疫,仔猪实行1日龄滴鼻免疫后有效控制了初生仔猪口吐白沫、有神经症状及死亡,但2016年以来猪场母猪流产、仔猪疑似伪狂犬病死亡时有发生,可能与猪伪狂犬病病毒发生变异或毒力增强有关。

(2)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证实猪群野毒感染率母猪为57.94%、最高感染率为83.33%;仔猪为34.66%、最高为70.00%,只有一个猪场仔猪没有检出野毒感染抗体。与雷宇平等报道2015年山西母猪群野毒感染率达49.06%,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一致[9]。近几年大部分猪场都实行3次免疫,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野毒感染率还较高,可能与环境控制、生物安全、频繁引种、频繁更换疫苗、病毒遗传变异、毒力增强等有关,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11个猪场中只有一个猪场仔猪没有检出野毒感染抗体,该场实行自繁自养,连续3年全部用上海海利疫苗免疫,没有引进公猪,后备母猪从本场选留,环境控制较好,值得借鉴。

(3)对疑似伪狂犬病病死猪125份病料进行猪伪狂犬病PCR病毒检测出19份阳性,项目组对阳性病料进一步做了病毒分离鉴定和遗传变异分析,材料正在整理中。在病毒检测中发现,在临床症状上疑似猪伪狂犬病,但PCR病毒检出率较低,这可能与采样时间、部位、方法,以及采样后在-80℃冷冻时间较长等有关。要进一步查找有关资料,请教专家,尽快解决这一难题。

(4)按照国家《动物疫病防控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种猪场达到PRV净化标准。血清学调查是制订净化策略的基础,本次检测发现母猪gE抗体阳性率高达57.94%,如果采取“淘汰清群”的净化方案,代价太大,且难以推广落实。目前国内的养殖模式,后备种猪一般都是从肥育阶段选留的。在PRV野毒阳性发病的猪场,肥育猪感染带毒率非常高,这增大了挑选出健康合格后备种猪的难度,不利于净化工作开展。在一些阳性稳定猪场,通过强化免疫、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等综合防控措施,完全可以扩繁出阴性的肥育猪。因此,对于目前大多数阳性猪场,可以通过强化免疫,先稳定生产;坚持补充阴性后备种猪(自留或外购),自然淘汰阳性种猪,逐步完成净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实施“检测—淘汰”方案,以便加快净化进度。

猜你喜欢
野毒狂犬病猪场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打败狂犬病
2012~2017 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 野毒 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调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9
龙岩市2011-2015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