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琴 林颖 李晓钰
[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糖尿病产妇产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妇产科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分析两组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负面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负面心理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母婴同室糖尿病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既可提高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又可改善负面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母婴同室;糖尿病产妇;产后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b)-0102-02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其占糖尿病孕妇的80%以上,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在1%~5%,如治疗及护理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不仅会增加孕产妇妊娠并发症,还会增加新生儿患病率[1]。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此类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程度不够,易出现多种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产后恢复效果[2]。故在糖尿病产妇产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对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改善负面心理的同时提高产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3]。该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随机选取该院妇产科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糖尿病产妇产后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妇产科自收治的糖尿病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0.8±5.4)岁,孕周36.5~41.1周,平均孕周(38.3±1.5)周,文化程度:初中10例、高中15例、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1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7~4.1 kg,平均体重(3.4±0.3)kg,初产妇26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1.2±5.5)岁,孕周36.7~41.5周,平均孕周(38.5±1.4)周,文化程度:初中9例、高中15例、大专以大专以上学历16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6~4.2 kg,平均体重(3.5±0.4)kg,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与研究的产妇与其家属均与了解该次研究方案,并与该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产妇到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均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待其分娩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
常规护理:给予口头健康教育指导、育儿指導、产后恢复指导、饮食指导等常规日常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在产妇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针对产妇实际情况,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如音频、示范、讲解、视频等向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具体内容如下。指导产妇血糖水平监测方法:积极了解产妇血糖实际情况,向其与家属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妊娠期糖尿病特点及危害,提高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指导产妇血糖监测仪正确使用方法,及时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监测,要求产妇在餐前30 min、餐后2 h各实施一次末梢血糖值监测[4]。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方法: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同时向其说明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发育及时免疫力,同时还能增加新生儿与母亲身体接触机会,有效提高母婴情感联系;对于产妇来讲,新生儿在乳头的吮吸时,可有效提高产妇子宫复旧效果;同时指导产妇正常的母乳喂养方法,即在喂养时,新生儿与母亲均采取一个舒适的姿势,新生儿紧贴母亲身体,乳房贴新生儿下颌,嘴唇突起将大部分乳晕吸入,叮嘱产妇及家属最好不要用奶瓶替代,以免引起新生儿乳头错觉[5]。指导产妇产后保健知识:产后,指导产妇相应的会阴部清洁措施,叮嘱产妇每天两次对会阴部进行清洁,定时勤换内衣裤。糖尿病产妇产后应严重控制饮食,对热量进行控制,将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新生儿护理健康知识教育:组织产妇观看新生儿早教视频,加深其对新生儿的护理理解、提高新生儿护理能力;新生儿抚触、沐浴可以促使新生儿生长发育,故护理人员可通过演示抚触方法、力度、顺序,指导产妇安抚新生儿情况措施。心理护理指导:给予产妇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耐心讲解产妇疑问,疏导负面心理,提高治疗信心,使其保持健康心理接受治疗及护理。出院健康教育:在产妇出院前,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提醒产妇在产后40 d进行随诊,指导产妇产后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提醒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负面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采有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包括发病机制、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抚触掌握程度、自护措施等4个方面,每项10分,分数越高证明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高。负面心理采用SAS、SDS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证明负面心理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有该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将其分为3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总分>90分)、较满意(总分80~90)、满意(总分70~79分)、不满意(总分<7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较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负面心理评分):行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行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负面心理评分
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负面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28例、较满意8例、满意3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8.0%(39/40);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较满意15例、满意3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86.0%(33/40),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9.783,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此类产妇分娩后,部分产妇还会出现高血糖状态,再加上产妇对病情了解程度不够,易使其出现多种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状态。故针对糖尿病产妇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传统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多的局限性,其还停解留在减少病痛、保护生命的层次上,并没有从根上出发,很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而健康教育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创新及延伸出来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可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将其应用于糖尿病产妇中,向其讲解糖尿病发病机制、新生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措施等,提高产妇对自身情况的了解程度,提高新生儿机体功能的发育,提高产妇自我护理效果,辅助提高治疗效果。针对产妇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问,帮助产妇缓解負面心理,提高治疗效果,使其病情尽快康复。结合上述护理措施,提高产妇信任感,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次研究显示: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负面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8.0%、对照组86.0%(P<0.0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母婴同室糖尿病产妇产后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湘芸,陈秀萍.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9):1243-1244.
[2] 朱坤茹.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126-127.
[3] 王晓梅.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护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109-111.
[4] 钟芳红.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3):3642-3644.
[5] 曾兰玉,严银花,陈裕梅,等.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效果综合探究[J].吉林医学,2014,35(27):6175-6176.
(收稿日期: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