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张淳子,罗 琴
(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
在缤纷多彩的女装中,有着各式各样的服装结构,其中,公主线结构是一种公认的经典结构。无论在连衣裙、套装、衬衫中,还是在风衣、大衣里,都能看见公主线的身影。公主线的结构是依据人体胸部隆起,腰部凹进及臀部凸起的体型特征设计的。其本质是连省成缝,省量是由于胸与腰、腰与臀之间曲面和差量而形成的[1],将适当的省量转移到公主线上,将人体的胸、腰、臀的曲面形态表达出来[2,3]。本课题对连衣裙公主线板型设计不同位置进行实验研究,做出合体的连衣裙公主线纸样,为连衣裙公主线的板型设计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使用立体裁剪的方法进行距离胸高点(BP点)不同位置的公主线板型实验。实验分为4类,分别是:经过BP点、距离BP点1cm、距离BP点2cm和距离BP点3cm。在进行立体裁剪制作前,先进行人台的贴线准备,把4个不同位置的公主线用标识线贴出来,标识线的开始位置为袖窿深的二分之一处往下1cm,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位置公主线的标识线图
(1)备布、画线。先拿一块完整的坯布,在人台上量取每个衣片所需布料的宽度和长度,将坯布裁开,注意坯布的经纬向,不要弄反,否则对衣服的板型会有影响[4]。用水溶笔在坯布上画出三围线(胸围线BL、腰围线WL和臀围线HL)及前中线。
(2)裁前中片。将坯布的前中线与人台的前中线对齐,三围线也与人台三围线对齐,用珠针固定,注意布片要平整、贴合人体,不要有空余和皱褶。在领口、肩线和公主线方向的坯布打一些剪口,使领口和袖窿处的布能贴合人体,珠针固定。裁好后,将领口、袖窿及公主线处均留1cm缝份,用水溶笔画出边线,裁去多余布料。
(3)裁前侧片。将坯布的三围线对齐人台的三围线,用珠针固定;依次裁出袖窿、公主线和侧缝,如果发现坯布不能与人台贴合,则捏出适量的布料成为省道量;预留袖窿处、公主线处缝份各1cm,在侧缝位置预留2.5cm,裁去多余的坯布。
(4)别合前中片和前侧片,在公主线处的布片沿边缘剪一些剪口[5],使得布片与布片在别合时较为平整。将其它位置的缝份别入内侧,为方便操作可在缝份内侧打剪口。
(5)修剪连衣裙下摆,下摆边留3cm往上翻折处理。
其它位置公主线板型也按照这个方法操作,如图2所示。
图2 连衣裙公主线板型立体裁剪示意图
1.3.1 经过BP点的公主线板型
经过BP点的公主线板型中,前中片和人台是比较贴合的,但前侧片不能与人体贴合,需在胸高线位置收一个0.8cm的小省道才能使侧片与人台贴合,如图3所示。
图3 经过BP点的公主线板型图
1.3.2 距BP点1cm的公主线板型
距BP点1cm的公主线板型中,不需收省或加其它处理手法就能和人台较好地贴合,如图4所示。
图4 距BP点1cm和2cm的公主线板型图
1.3.3 距BP点2cm的公主线板型
距BP点2cm的公主线板型中也不需收省,且能和人台较好地贴合,如图4所示。
1.3.4 距BP点3cm的公主线板型
距BP点3cm的公主线板型中,前侧片能较好地贴合人体,但前中片需在胸高点下方收一个1.2cm左右的省道,才能使衣片和人台较好地贴合,如图5所示。
图5 距离BP点3cm的公主线板型图
通过以上距离BP点不同位置的连衣裙公主线板型立体裁剪实验,得出以下结论:连衣裙公主线板型设计在距离BP点1cm~2cm的位置是最合体的。因此,可以绘画出合体的连衣裙公主线板型平面结构图,如图6所示,图中箭头处则为公主线设计在距离BP点1cm~2cm的位置。
图6 连衣裙公主线板型平面结构制图
本课题用立体裁剪的实验方法,对女连衣裙公主线的板型进行研究分析,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得出如下结论:经过BP点的公主线、距离BP点3cm的公主线在自然情况下和人体都不能很好地贴合,都需要通过收省的方式才能使得衣片贴合人体,而距离BP点1cm和2cm的公主线不需要收省或加其它处理手法就很合体。因此,在设计连衣裙公主线服装结构时,应尽量将公主线的位置设计在距离BP点1cm~2cm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得服装更加合体,且公主线结构的线条也显得更加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