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雯,廖百花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时间延长、月经周期紊乱等,出血时间过长则会使患者出现贫血症状,甚至可引发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减少经量、止血、防止子宫内膜病变是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一般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会给予手术治疗,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已成为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本研究主要探讨曼月乐与安宫黄体酮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关于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恶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年龄41~52(45.27±2.14)岁;病程6~35(8.62±1.09)个月;研究组年龄42~51(45.33±2.75)岁;病程6-34(8.11±1.25)个月;比较两组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应用安宫黄体酮(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768)口服治疗,在诊刮后第2周开始使用,8mg/d,持续治疗10d,待撤退性出血开始2周后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共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治疗组应用曼月乐治疗,在患者诊刮后第5d由专人在宫内放置曼月乐环(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88),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确定放置位置正确,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定期进行跟踪随访,若疗效显著且无不适症状,则待患者机体激素水平达到绝经时取出。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性激素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月经周期在21~35d,持续时间为3~7d,月经颜色为暗红色,无凝固,月经量30~80mL为治愈;月经周期规律,月经量及月经时间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为有效;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月经颜色及时间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x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愈2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44/46);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09%(35/46),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1可知,治疗组FSH、E2、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组别 n FSH(U/L) E2(pmol/L) LH(U/L)治疗组 46 10.43±1.54 228.96±27.13 9.25±1.23对照组 46 12.62±1.09 304.11±32.67 11.33±1.95 t -- 7.873 12.002 6.119 P - 0.000 0.000 0.000
目前,对于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快速止血、减少月经量,预防子宫内膜病变,其中止血措施包括:诊断性刮宫、性激素止血等辅助治疗,止血后多采用周期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对患者月经周期进行调整。临床研究表明[2],黄体孕激素安宫黄体酮通过口服或注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常用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脱落及子宫内膜异位等妇科疾病治疗中,可维持子宫内膜厚度,并对内膜局部血管新生有抑制作用,能够通过改变子宫微环境而发挥止血作用。但由于本病患者年龄相对较大,体质较差,对药物耐受力差,长时间应用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曼月乐环属于一种新型避孕药具,其在宫腔留置后可释放左炔诺孕酮,使子宫内膜局部孕激素水平升高,并在高浓度孕激素作用下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及间质蜕膜化,从而减少月经量。
综上所述,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效果显著,对性激素水平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