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元芳
(冕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凉山 615600)
胎膜早破作为产科常见症状,即在临产前,孕妇绒毛膜或羊膜破裂,该症状可对胎儿造成较大影响,且有研究表明[1],该症状与生殖道感染存在一定关联,而生殖道感染除导致患者出现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异味等症状外,对于孕妇而言,还可导致早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进而对孕妇及其胎儿造成严重影响。为探究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2],本次研究特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且伴有胎膜早破症状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并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无胎膜早破症状的200例孕妇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且伴有胎膜早破症状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其年龄21~35岁,平均(27.95±3.41)岁,孕周29~41周,平均(37.23±2.12)周;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无胎膜早破症状的200例孕妇为对照组,其年龄21~35岁,平均(27.95±3.41)岁,孕周28~41周,平均(37.14±2.27)周。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及孕周均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两组孕妇均为单胎妊娠,且为初次妊娠,2)妊娠后至本次研究前,未进行抗生素治疗,3)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孕妇对本次研究方法均知情。排除标准:1)孕妇伴有沟通障碍或意识障碍,无法对治疗及本次研究进行有效配合,2)孕妇在进行本次研究前,自行至医院接受过炎症治疗;3)孕妇伴有其他类型的感染等对本次研究可能产生影响的病症。
使孕妇保持膀胱截石位,对其外阴进行消毒后,使用窥阴器将孕妇宫颈充分暴露,使用无菌棉拭子取孕妇宫颈、阴道后穹窿分泌物,并将其接种在血平板培养基中,将培养基置于温度为37℃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厌氧菌培养,时间为24h,之后,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培养基中可疑菌落进行细菌种类的鉴别,同时,领取部分分泌物,对其进行衣原体抗原的检查,于采用后取下窥阴器,并取少量其头部粘染的分泌物,涂在载玻片上,使用显微镜对其进行念球菌等检查工作。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以避免样本被污染。
根据孕妇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将孕妇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阴道炎、念球菌阴道炎。
对两组孕妇生殖道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孕妇不良妊娠发生几率,并比较不良妊娠孕妇占发生生殖道感染孕妇的比例。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x±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孕妇生殖道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阴道炎及念珠性阴道炎感染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孕妇生殖道感染发生几率 [n(%)]
研究组不良妊娠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感染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 [n(%)]
胎膜早破作为产科常见症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6~12%。该症状可导致早产、围产儿死亡,宫内及产后感染等症状,其主要由感染、创伤、多胎妊娠、异位妊娠及遗传等因素引起[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孕妇生殖道感染率为1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存在一定关联,有学者指出,这是由于孕妇出现生殖道感染后,其阴道中病原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胶质酶及弹性蛋白酶等物质,该类酶能够对胎膜的基质及胶质产生一定的降解作用[4],因此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同时,当孕妇发生感染后,其产生的自由基能够对胎膜组织产生一定损伤作用,使胶质链存在裂隙,进而导致胎膜早破等情况的发生,另有学者指出[5],由于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导致其生殖道内皮细胞受到一定刺激,进而使其生殖道上皮细胞变化由负电荷转为正电荷,导致其与细菌表面电荷的相斥作用变为相吸作用,因此更易发生感染。本次研究出感染类型分别为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阴道炎及念珠性阴道炎,且研究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5.09%、5.45%、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检测结果与部分学者研究结果相符合[6]。
而生殖道感染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阴道内各菌种的平衡受到破坏,进而使部分菌种快速增长,该病症可导致患者出现外因瘙痒、性交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由于孕妇在妊娠后,其激素的分泌与妊娠前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其生殖道内皮细胞受到相互影响,并对于其免疫能力产生影响。且由于该类病症对孕妇体内胎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常导致早产、羊水污染及胎儿窘迫等症状,进而导致妊娠结局的不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妊娠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感染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为患者生殖道中存在某种病毒,当发生感染时,导致孕妇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其机体无法对病毒进行有效抵抗,导致病毒毒性物质沿孕妇血液侵入胎儿体内,导致其出现新生儿感染或新生儿窒息等症状,感染程度严重的还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有学者探究后发现[7],存在生殖道感染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为32.54%,而无感染症状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为16.20%,其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本次研究,其原因可能与孕妇自身抵抗能力等个体差异有关。
本次研究对参与研究的孕妇生殖道内分泌物进行检查,其主要检测项目为衣原体、念球菌及细菌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孕妇血清中IgM抗体进行检查,能够对病毒感染等情况进行有效探查,以根据其探查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改善患者妊娠结局,而对于针对出现感染孕妇的治疗,有学者指出[8],可通过给予该类孕妇一定剂量的抗生素消除其感染症状,同时,在对孕妇进行抗生素治疗时,由于多数孕妇怀疑该治疗方法将对其胎儿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治疗配合度较低,医护人员应通过向患者进行耐心解释等方式,告知其抗生素治疗对其胎儿无明显影响,以提高孕妇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通过对胎膜早破孕妇加强监测,一旦发现其出现生殖道感染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综上所述,与健康孕妇相比,胎膜早破孕妇更易发生生殖道感染,且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也更高,因此,临床上应针对胎膜早破孕妇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孕妇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