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拉松“感性”背后的“理性”思考*

2018-12-12 07:56杨毛元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马拉松赛感性马拉松

杨毛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2016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注册举办的马拉松及相关体育比赛共计328场,较2015年增长近1.5倍,较2011年增长近15倍;近280万的全年累积参赛人数,分别是2015年,2011年的1.87倍和7倍[1]。在参赛规模、举办频率等方面,这项突破人体极限的运动展现出了远超其他体育运动的发展态势,可谓井喷式的火爆。然而,接连出现的“意外猝死”、“赛事雷同”、“组织不善”、“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也将马拉松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马拉松运动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螺旋上升的过程,符合这一自然规律的发展才是健康、可持续的理性发展,反过来说,井喷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非理性的,甚至是感性的。是什么原因让马拉松运动在我国如此“感性”的火爆?在这火爆背后存在何种被忽视、掩盖的隐忧?“感性”热度褪去后,马拉松该如何找回应有的“理性”,完成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实现健康良性持续的发展?我国政府又该如何借着马拉松的东风,理性引导,促进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

1 马拉松“感性”的内在机理与潜在问题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马拉松运动在我国的不断升温,是多方合力推动的结果:地方政府乐于宣传自己,企业商家赚利益,百姓群众热情参与……因此,马拉松运动的“感性”发展只是外在呈现的结果和表象,造成这一结果表象的因素在于各助力方自身的“感性”。

1.1 政府与主办方的“感性”与风险

1.1.1 政府和主办方“感性”的内在动因

在当代社会,一个地方想要更好的发展自己,就必须借助一个平台更好的展现当地与众不同的魅力和特色,强化品牌知名度,扩大潜在投资/消费群体,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从性价比来看,除去举办各类赛事都需要投入的安保、后勤、协调、保障等,举办马拉松赛事,看起来似乎是一件投入小,产出高的项目。

1.1.1.1 马拉松赛事的“低成本”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不需要审批,准入门槛低,相对于室内球类运动不需要特定的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相对于户外水上运动和滑雪运动不需要当地具备特定的地理位置,对城市本身的客观因素要求不高;参赛选手不具有专业限定性,即使是普通民众也可以参加,这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冷场等现象,保证赛事举办预期效果的实现;比赛赛道完全可以根据当地自然景观、人文特色、道路情况等自主设计,相对于其他室内赛事,自主性和灵活性更强,更能够彰显自身特色。

1.1.1.2 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经济发展

首先,马拉松赛事的筹备,将通过财政专项拨付的形式引导大量资金直接注入道路交通、绿化覆盖、市容整治、空气质量改善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完善,借机解决老城区改造、环境治理等棘手问题。其次,比赛期间,大量外地选手、亲友团、助威团、参赛团队的到来将会拉动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观光、购物等赛事经济链的共荣,推动当地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第三,赛事其他受益丰厚。比赛过程中所收取的报名费、赛事转播权、冠名权、广告、媒体经济等赛事直接收益丰厚,相关行业经济得到大力拉动,既可在短期内增加当地税收,为相关经济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又可以满足人们的体育精神需求[2],可谓一举多得。

1.1.1.3 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

赛事整个过程中,借助媒体对赛事信息的广泛传播,举办城市得到反复地密集宣传,城市品牌形象得以在大众认知中由浅至深的刻录,形成城市品牌营销的预期效应。参与、观看马拉松赛事时,包括城市环境,人文风貌等因素在内的城市整体形象,直接呈现在大众眼前供观众和参赛选手亲自直接体验,实现城市品牌营销从预期到实感的过度,也将城市品牌映射至受众心中。正如厦门大学林香菜老师说的那样,“厦门马拉松的举办展现了厦门的城市特点,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内涵底蕴,整体上提升了厦门城市文化品牌”[3]。此外,良好的体验会为城市拉到更多的“回头客”,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后劲,也实现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发散效应。

1.1.2 政府和主办方“感性”的“同质化”隐患

首先,在赛事主题、比赛路线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新意,独特性不明显。过去,马拉松运动在我国一直少人问津,关注不高,重视度不够,各地方政府和主办方缺少对马拉松运动举办条件、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基本认识,更缺乏主办和管理经验,单纯的以为只要将当地的自然风光、标志建筑,通过赛道设计串联起来,就算完成对当地特色的展示,很难做到赛事需求与城市承受能力的平衡,更做不到在舶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之间进行平缓过渡和有效传递。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不同地区的马拉松体育比赛跟风雷同,滨海城市,无需多想,赛道一定是沿海设置,文化古都,就一定是景点连接,风景胜地,则环山绕水……突出了景色,却忽略了人文,更不必说考虑当地居民是否有长跑等体育运动的传统,当地的文化土壤是否适合马拉松文化的植入,忽视了各地不同的人文风俗、精神文化才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另一个地方最关键的特色。此外不合理的比赛路线和时间安排,则会刺激当地居民对马拉松运动的反感情绪,降低马拉松赛事的参与度和好感度。例如2015年的海南马拉松封锁了多条主干道,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引发了民众对马拉松运动的不满,难怪当地人戏称海南是“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

其次,在赛事针对对象和参赛要求上千篇一律。举例来说,几乎所有的国内赛事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限制老年人参赛,以保证比赛的安全性,却少有地方通过缩短比赛赛程,严格身体健康要求、提供高标准安全保障等方式设计举办针对老年人马拉松比赛。另外一个例子,为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性,扩大比赛规模和参赛人数,各地比赛都会或多或少的降低参赛门槛,大力邀请非洲选手参赛,却忽视了专业跑者、业余爱好者和普通参赛者对赛程设计、参赛要求、赛事层级等方面要求的差异,模糊了精英赛、明星赛和普通赛制的区别,降低了一般参赛者的主观体验和对赛事本身的评价。

第三,在赛事宣传上,重点不突出,片面宣传等现象缺乏有效引导和正面应对方案。由于赛事直播不仅能带给观众最为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感受,还可以为主办方带来冠名、转播授权等方面的经济收益,导致一些赛事主办方将宣传方案重点向赛事过程倾斜,缺乏关于参加马拉松运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身体条件、健康状况,赛前准备运动、饮食调整等赛前科普内容的宣传策划,在全民健康知识普及度不高的今天,这种有失偏颇的宣传方案增加了赛中突发状况发生了概率,也诱导了参赛者的盲目。另外,面对赛事突发状况,赛前策划准备不足,缺乏当场处理的应急预案,事后不能做到及时正面回应,更无法正确引导舆论走向,进一步暴露了主办方经验不足,筹备不周等问题。

1.2 运作与宣传“感性”的现实表征

1.2.1 宣传策划迷信明星效应

仅2016年上半年,就有22场马拉松赛事邀请文体明星领跑或代言,受邀人数为50人,平均每场马拉松比赛邀请2.27人。明星和热度有着一种正相关的联系,借助明星的名气,可以大幅度提升赛事的关注度,但如果只考虑明星的“咔位”,忽视了明星本身身体素质、是否具备一定的长跑经验等自身条件与马拉松比赛要求的契合度,只是邀请明星来站台,走过场,不仅不会起到宣传马拉松运动的正面效果,反而会让大众对该比赛的严肃性,体育性和竞技性产生不必要的质疑,让一场比赛变成了一场秀。2016年武汉马拉松赛的赞助企业邀请范冰冰作为代言人参加了本次赛事,根据搜狐网公布的数据,范冰冰的出席为此次赛事额外增加一倍多的声量,但网友关注和讨论的点却是范冰冰的妆容、服装、发型等与赛事毫无关系的内容;另外由于范冰冰只在起点和终点处短暂露面,并未实际参跑,网友对赛事的美誉度从赛前的90%,跌至65%,认为此次赛事是在“作秀”[4]。另外,由于马拉松运动的户外开放性,明星参赛对于安全保障、秩序调控等保障措施的压力较室内活动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多,一旦出现筹备疏漏或者突发事件,明星的高社会关注度就会产生泛化消极效应,直接大幅度降低大众对赛事的评价。第三,大多数明星参与马拉松运动属于金额不菲的有偿商业活动,这也让有限的资金资源流向处于次要地位的非比赛部分,出现真正用于赛事筹备的资金不充足不到位,奖金迟发或不发等尴尬局面,舍本逐末的资源分配削弱了参赛者对于赛事的主观满意度和参赛体验。

表1 2016年我国部分马拉松赛事明星邀请情况

1.2.2 赛事投资等商业运作行为混乱无序

商业运作以逐利为目标,这是商业的天性,本没有错,但在马拉松赛事中,无规则无制约的商业化运作极大影响着赛事的观感和美誉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过量的广告。从团体参赛队伍的运动服,到围栏横幅,再到赛道指示牌,商业广告充斥着比赛的各个环节、各个角度,更有一些商家携带自制广告牌挤在赛道旁或电视转播镜头旁蹭热度,使得一场体育赛事看上去像是一场广告商的盛宴。另外一个问题是赛事盲目赞助,从2003年首届冠名赞助的一家经营品牌与马拉松运动相关度不高的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到2005年冠名的一家建设开发公司,厦门马拉松赛赞助商似乎都不了解冠名一次马拉松赛事意味着什么,更不考虑企业文化、主营业务与马拉松运动文化的契合度,这种理念下的赞助投资是一次性的,盲目而无序,很难做到围绕马拉松运动的文化价值和运动特色,通过建立长期的商业运作模式,实现企业长期受益与马拉松赛事品牌塑造的双赢。

1.2.3 媒体追逐“眼球”和点击量

媒体是提升马拉松赛事影响力等无形资产,连接赛事主办方与大众的纽带。良性的媒体与赛事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的,通过媒体的积极宣传和全面解读报道,良好的赛事品牌得以塑造,城市赛事经济得以发展;借助具有影响力的赛事,媒体获得报道新热点和新受众,扩大媒体的关注量和经济效益。但在马拉松赛事的宣传报道上,媒体与赛事之间却常常出现不理性的负面效应:例如在2016年的太原马拉松赛报道上,中新视频频道就将报道关注点放在被围观群众压弯的赛道护栏上;同年3月举办的广东清远马拉松,则被媒体冠以“最受伤马拉松”的称号,媒体高度聚焦在赛事受伤人数和后续相关诉讼上,也催生了那篇引发网友对马拉松运动广泛质疑的网络热文——《马拉松——当今中国最无耻的体育骗局!》。媒体对赛事负面信息的报道是媒体发挥监督作用的表现形式,客观准确的报道、深度全面的分析能够促进马拉松比赛规范化的发展,但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量和关注度,使用冲击性、片面性、夸张性标题,过度渲染比赛“突发事件”“尴尬瞬间”等负面内容的严峻性和危害程度,则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既不利于马拉松赛事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损媒体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品牌形象。另外,赛事转播更倾向于将镜头对准参赛明星,知名专业运动员;赛事结束后,随着舆情热度的褪去和受众关注点的转移,媒体缺乏对马拉松赛事的后续报道,这些“感性”行为或多或少地使得马拉松运动的推广和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1.3 普通参赛者“感性”的影响因素

1.3.1 马拉松运动知识普及度不高

作为一项竞技性耐力型体育运动,马拉松对于跑者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心肺功能的要求很高,许多专业跑者都会在参赛3、4个月前开始做体能和专业运动训练,以提高肌体耐受度,降低比赛时突发状况发生的可能。由于运动时间长,强度高,因此需要各类专业护具以降低运动损耗。虽然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的报名须知中都会使用列举的方式注明一些不宜参赛的常见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等,以明确参赛须具备的基本身体素质,但对赛前训练准备、必要运动防护措施、以及半月板磨损等可能的运动损伤等内容的赛前宣传略显不足。加之,我国民众医学常识水平不高,定期体检普及度不够,很多群众无法准确判断自身是否具有潜在的马拉松运动风险,更有一些跑“马”群众直到在参赛的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才知道自己其实不适合参加马拉松运动。这种由于知识缺乏导致的盲目参赛,是目前我国马拉松赛事突发状况频发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我国马拉松赛事社会评价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1.3.2 健身理念不科学,对马拉松运动定位不当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起步较晚,配套服务比较落后,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不足,可供民众选择的运动健身项目较少,于是简单低碳的跑步运动就成为了大部分群众的健身首选项目。但跑步健身并不等于马拉松运动,对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和简单等同,也是促使群众过于自信,感性参赛的又一原因。以日常锻炼为目的的跑步运动大多指有氧慢跑,速度控制在身体无明显不适感的范围内,距离也限制在身体可承受的长度内。在自我检测方面,一般30岁以内的运动者能够在12min内跑完1.8~2.6km,即每分钟0.15~0.22km,就可以达到锻炼要求。而马拉松作为一种竞技类体育项目,目前的世界记录是2h2min7s,速度大约在每分钟0.34km,相当于用35s跑200m的速度,连续重复完成211组,从强度到速度,马拉松早已经超出了运动健身的范畴。另外,跑“马”需要合理的体力分配、速度分配,在专业运动技巧上与健身慢跑更是迥然不同。如果将参加马拉松运动当成日常健身成果的检验方式或者健身慢跑的挑战加强版而盲目参赛,其运动危险性可想而知。

2 马拉松运动的文化价值与“理性”内涵

2.1 马拉松文化价值的合理植入

源于希腊的马拉松运动,通过文艺复兴运动的转化,逐渐融入到欧洲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生活化、平民化的运动特点让参与这项运动的跑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归属感和满足感,亦赋予马拉松独特的文化魅力。一场成功的赛事要求城市找到马拉松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接入点,将自己独有文化的深度、宽度、高度内化其中,实现马拉松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例如伦敦马拉松比赛中的化妆队伍,柏林马拉松赛新颖又附有浓厚历史气息的比赛路线设计,都是依靠独有的人文特色和文化传统,让参赛者在比赛的过程中欣赏着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感受着一座城市独有的友好热情和深沉的文化底蕴,在回味无穷的同时,接受了当地城市异化融合后马拉松文化,也奠定了这些马拉松赛事的群众基础和品牌形象。

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马拉松比赛虽然数量不少,但是能够让跑者流连忘返的却屈指可数,虽然云南的高原马拉松、杭州的西湖马拉松等都获得了大部分跑者的肯定,和不错的社会美誉度,但总体来说,国内马拉松的主题设计依然集中在沙滩、湖泊等地理环境因素上,很容易落入不同城市赛事同质化的困局。突破这种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立足城市自身,将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大众生活、生态环境等人文特色,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均衡配置在比赛主题、赛道安排、后勤服务、媒体宣传等各个赛事环节上,让城市文化从马拉松赛事的名称上,渗入比赛策划中,让马拉松成为城市历史与时代,价值与观念,人文与特质的展示台,让6个小时短暂的比赛真正成为一场文化之旅。

2.2 马拉松精神价值的有机融合

“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坚韧不拔、超越极限”是马拉松最核心的价值体现,也是马拉松吸引无数跑者的魅力之源。这种精神,鼓励着每一位跑者在42.195km的赛道上,勇于面对各种困难,突破自身局限,向着终点不断前进,激发着每一位跑者的耐力、韧性和意志力。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品质精神的养成,有助于人们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实现人的健康发展,这是马拉松运动至于人的发展的精神价值。对于举办城市而言,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与矛盾,艰苦奋斗,勇于向前,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是重中之重的永恒主题,亦与马拉松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为主题,对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奥运精神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诠释,以奥运会为平台向全世界全面展示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科学发展理念、辉煌发展成就的朝气蓬勃、艰苦奋斗、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实现了奥运精神与人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的共通,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相比之下,这种精神价值的共通,是我国马拉松赛事所缺乏的,也是马拉松运动能够在我国真正落地生根的必备精神土壤。

2.3 马拉松健康价值的推广普及

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说,正是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健康需求与马拉松运动健康价值的契合,为马拉松的兴起提供的群众基础,推动了马拉松运动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变,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劳动力的疲劳开始逐渐从过去的肢体疲劳向脑部、神经疲劳转变,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增大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劳动者的健康问题也从肢体伤痛向亚健康状态转变。源于西方的马拉松,是一项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超长距离耐力性运动项目,旨在激发人体潜能,最大限度的训练运动者的有氧耐力,全面调整肌体筋骨、肌肉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助于激发身体本身蕴藏的运动机能,通过多巴胺和内啡肽的释放,缓解运动者的心理压力,使参与者亲身体会运动满足感和精神愉悦感的同时,完成健身理念和健身知识普及。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任何运动都具有两面性,42.195km的奔跑极大的考验着肌体的耐受和协调功能。因此,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运动目标,审慎选择适合的马拉松比赛,在可耐受的范围内适当突破自身极限,才能够获得马拉松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发运动健身的兴趣和动力,培养运动健身理念,塑造、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在稳步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缓解生活压力,提高生活幸福感,这些才是马拉松运动健康价值应有的理性。

3 我国马拉松健康发展的前进方向

3.1 加强政府指导,提高赛事管理和服务水平

我国田协作为马拉松赛事的监管方,要切实担负起指导、监督和管理责任。(1)制定相关规则,细化马拉松赛事评级机制,明确量化各级马拉松赛事比赛规格、赛道要求、医疗保障等必备条件的最低标准,以确保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具备基础比赛条件和安全保障。(2)根据我国民众体育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增加、细化相应人性化服务内容,比如:对不同级别的跑者提出不同的参赛建议、赛事等级建议、赛前准备建议、赛前训练建议等,以降低比赛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确保参赛者运动安全。(3)明确赛事主办方的风险告知义务,鼓励赛事主办方根据参赛报名表对参赛者的运动状况进行基础评估,对评估结果不适合参赛的参赛者要明确告知马拉松运动强度与风险,给出合理化参赛建议。(4)要对质量较差的赛事及时叫停,对组织不利的主办单位、非法转让参赛资格的跑者、违规使用兴奋剂的参赛者要给予严厉处罚,以保证马拉松比赛举办的质量。

其次,各地政府要加强行政指导、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责任意识。(1)赛事策划阶段应立足当地优势和人文特点,准确定位马拉松赛事主题和策划方案,公开透明选择赛事赞助商和承办企业。(2)完善赛事突发应急预案,制定多种方案应对赛道使用超时导致的交通管制,及时缓解本地市民出行交通压力,降低赛事举办对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避免本地居民对马拉松赛事产生不必要的抵触情绪。(3)强化医疗后勤保障,针对大量运动伤害、运动猝死等突发安全状况,制定应急救助方案。根据马拉松运动的可能伤害和损伤,加强对医疗救助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提高救助人员的救治水平;地方政府应依照赛道依托地理位置,合理布置医疗救助点,组织多组随行救助小分队,保证有需要的参赛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助。(4)严管赛事资金流向,确保资金合理使用,监督承办方落实赛事筹备要求,及时协调解决突发性筹备困难和问题,防止比赛中出现中断和误差等重大问题。

3.2 发挥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赛事品牌营销宣传手段

成功的马拉松赛事有赖于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成功的市场运作运用市场竞争机制,能够为马拉松赛事提供先进的赛事营销理念、优良的媒体宣传团队、优质的赛事筹备资金,能够保证马拉松赛事的良性高效运作;而企业可以通过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获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效益,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进而实现赛事与企业的双赢。(1)在赞助商、承办企业、宣传团队的选择上,应引入招投标等平等竞争机制,在明确要求和预期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公开透明的市场化运作。(2)创新营销手段,明确赛事市场定位,围绕赛事主题,进行“城市马拉松文化展”“跑友交流论坛”等马拉松周边产品项目适度开发,丰满赛事内容和主题亮点,丰富赛事产品结构,在宣传积极向上的马拉松运动文化,提高我国普通民众对马拉松运动的认识,促进马拉松参赛者之间交流的同时,扩大比赛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社会效益范围。(3)创新宣传手段。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资源,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运用微视频、宣传片、广告牌等多种宣传手段,保证赛事宣传的通俗化、人性化,提高赛事的吸引力。

3.3 鼓励马拉松行业NGO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机制

目前世界著名的马拉松赛事都是采取体育社团等与政府无隶属关系的NGO为举办方,政府负责赛事宏观调控的方式运营,由于我国社团组织发展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市场规范化程度、行业规范化程度、大众认可度较低,完全套用西方运营方式可行性不高,但却可以借鉴成熟赛事运营模式,实现医疗团队、网站资源、普及马拉松运动知识等社会资源的共享。(1)鼓励马拉松爱好者协会,马拉松社团俱乐部等社会民间组织的建设,集中广大分散的社会业余爱好者的力量,为马拉松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和专业运动指导,通过社团的社会化扩散效应,推动马拉运运动知识在民间的普及。(2)鼓励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等地区性官方或半官方协会的建设,以会员形式将宣传媒体、医疗团队、相关企业等马拉松赛事筹备资源整合起来,合力提高赛事筹备效率。此外,开放会员准入、退出机制,通过评级、排名等评价机制不断优化资源团队不同行业企业的构成比例和资源品质,逐渐形成配合顺畅、稳定的优质运作团队,这既有利于马拉松运营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又有助于提高地区马拉松赛事连贯性和稳定性,更有助于地区马拉松赛事品牌的塑造。

3.4 普及全民健康观念,提高全民体育素质

马拉松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马拉松运动的内涵和广大群众健康运动理念的普及和对马拉松等长跑运动热情的保有,更离不开健康科学健身生活习惯的养成。近些年来,我国重视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广。全民健身不仅有利于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构建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我们要更加全面的推进全民健康理念的普及。(1)将健康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提高健康教育在学校素质和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和课时比例,从孩子抓起,普及推广健康理念和运动生活方式的养成。(2)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医学常识和健康常识的免费获取渠道,促进全面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转变。(3)提高马拉松赛事主办方和运营方对运动健康知识的重视程度,发挥马拉松赛事的纽带作用,将全民健康观念的普及纳入到赛事策划、宣传等各个环节,让参赛者在运动中了解知识,在知识的引领下运动。

4 结语

红红火火的马拉松赛事能够给社会各方带来多重收益:城市形象品牌得到有力宣传,城市经济得到拉动,通过外力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切实的经济收益,民众得到突破自身局限获得运动满足感的机会……这些看似多方共同受益的表象驱动刺激了马拉松赛事在我国的井喷式发展,也掩盖了风光表象之下的隐忧。各地马拉松赛事“同质化”发展现象明显:主题特色不突出,文化内涵不明显,宣传手段不新颖,宣传力度和内容覆盖面不广,医疗等后勤保障措施滞后,市场化运作水平低,民众运动知识缺乏等都将阻碍我国马拉松事业的进一步良性发展和全民健康理念的推广。因此,只有有效避免马拉松赛事成为“一阵风”似的“感性”狂欢,将马拉松运动拉回“理性”发展的轨道,才能实现马拉松运动独有的文化、精神、运动、健康和体育价值,才能通过马拉松运动与本地文化传统、城市精神的融合对接,促进我国城市品牌的塑造,实现城市发展价值与人的发展价值的共同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需要摆正自身角色位置,在政策宏观调控与监管、后勤服务保障、行业市场化运作、更新宣传营销理念、普及运动知识和健身理念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出击。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马拉松运动将会在我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并结出优质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果实。

猜你喜欢
马拉松赛感性马拉松
面向用户感性意象的纵列双旋翼无人机造型研究与设计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冰上马拉松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一起来跑马拉松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