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解构与重构

2018-12-11 11:32杨新莹李军松闫文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媒体

杨新莹 李军松 闫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传媒已经进入了“融媒体”时代。“融媒体”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必须顺应形势,积极利用“融媒体”开展思政课教学,抓住“融媒体”环境下带给高校思政课的有利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探索出“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对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10-0032-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习总书记还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与完善,我国的大众传媒日益呈现出跨媒介合作融合的趋势。大众传媒历经十几年,经过了以“互动化”和“碎片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以及传统媒介、网络媒介、移动互联网媒介共存的“全媒体”时代后,已经迎来了媒介形式从“全方位”到“互融”的融媒体时代。

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从“新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的历程,是伴随着新世纪的开启发展至今的。在2000年之前,民众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这些传统的媒介。2000年博客进入中国,历经四五年流行起来,人们意识到自己除了给报纸、杂志投稿外,还可以自己开一个博客,写心情、写故事或者发布信息,这就是最早的“新媒体”。之后,2008年开心网迅速在二三十岁年轻人中火爆起来,很多年轻人不仅用它撰写或长或短的日志與他人互动,而且热衷于“偷菜”或者 “抢车位”这些互动游戏。这使得开心网不仅具有了博客的部分功能,而且多了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性”特征。再后来,2009年8月14日新浪微博开始内测,开启了一个至今还在延续的“微博时代”。在微博上,我们不仅可以和亲朋好友互动,还可以关注政坛政要、娱乐明星、行业精英,或者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任何部门的官方微博。我们不必长篇大论,只言片语成为主要的发言方式。这种高参与度和碎片化的媒体形式符合年轻人好奇而又思维跳跃的特性。微博的这种官方或者非官方发布第一手信息的功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2018年“两会”期间,很多局长、部长的言论,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趣提案,老百姓都是从微博上第一时间了解的,这比通过报纸等纸媒了解信息要快上一天的时间。2012年4月,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比起微博的“陌生人社会”,朋友圈更像是一个“熟人的社会”,这种验证通过加为好友才能互动的方式给了用户很多安全感。后来,我们还可以订阅我们自己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不同的思想和言论,或者自己开一个公众号发布信息,成为“自由发言人”供他人订阅浏览。如果打开一个年轻人的微信,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会订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并关注里面更新的内容,每个行业每个领域也都有一些公认的热门公众号。2014 年12 月底,《光明日报》发文建议,以“融媒体”代替“全媒体”。至此,我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形态,借助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表现形式,轻而易举获取各类信息,这就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将从“新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的变迁表述为: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稳健发展期,行业整体向内容品质化、平台一体化和模式创新化方向发展。首先,各移动应用平台进一步深化内容品质提升,专注细分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其次,各类综合应用不断融合社交、信息服务、交通出行及民生服务等功能,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和影响力;最后,移动互联网行业从业务改造转向模式创新,引领智能社会发展,从智能制造到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生产优化提供更多可能。

“全媒体”时代的标志是大众传媒形式的多种多样,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依赖电脑的互联网和依赖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皆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媒介。所以,“全媒体”侧重于媒介形式之“全”,我们的生活被多种多样的媒介包围。这些媒介形式相互融合,有纸质的,有电子的,也有其他形式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共同作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例如,我们在用电脑上网时,发现感兴趣的链接,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用手机分享到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或者在逛街途中扫描一个街边广告上的二维码,用手机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在阅读报纸时,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将自己想要分享的纸质报纸上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也可以用手机通过一个公众号看一张今天报纸的图片版。这种媒介形式从“全方位”到“互融”的转变,就是今天“融媒体”时代的标志。

二、解构:“融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契机

与难题

“融媒体”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利用“融媒体”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融媒体”这一新兴事物作用于大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网络、手机、微博、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根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统计,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在这7.51亿上网人群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6.3%。我国网民以20—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29.7%,10—19岁占19.4%。网民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4.8%。我国非网民规模为6.32亿。在不接触网络的人群中,因不懂电脑/网络,不懂拼音等受知识水平限制而不上网的比例分别为52.6%和26.9%;由于不需要/不感兴趣而不上网的比例为11.2%;受没有电脑,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等上网设施限制而无法上网的比例分别为9.3%和6.2%。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过半数的上网人群中,18—22岁的在校大学生由于不具备不接触网络人群的特征,可以说百分之百接触网络和移动互联网;而且他们时间充裕,成为当今中国接触“融媒体”的主力人群。

伴随着“新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一路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见多识广,虽性格迥异但个性张扬、崇尚自我,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探索欲、求知欲和表现欲都强于以往的大学生。因此,即使思政课教师有意回避“融媒体”而仅仅局限于书本,学生也会自主地融入各种媒介之中。与其避犹不及,不如积极利用;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适应。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人人融媒”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将“融媒体”融入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如果不利用好“融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学生就容易被融媒体中的消极、负面内容所影响,被一些背离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或者西方有政治意图的言论所左右。

“融媒体”环境下,传播无处不在,思想教育无处不在,面对到处是媒体的“高度融合”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堵”,而应该“疏”,思政课教师应将“融媒体”环境纳入思政课教学中,因势利导,发挥“融媒体”的长处,守住思想政治教育底线。

(二)“融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一,“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介融合,给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更新的案例,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素材。

以往我们思政课教学,课堂上作为理论佐证的案例或者事例,大多来自主流媒体的报刊或者新闻中,或者是来自一些已经出版或教师自己长期整理的“案例集”中。“案例集”中的案例难免会比较陈旧,尽管有些很有说服力,但是“95后”大学生看到这种若干年前的案例,就会觉得是“老掉牙”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解或者讨论的兴趣。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很多教师讲到“社会公德”就会提到“南京彭宇案”、讲到法律思维与法律权威就会提到“广州许霆案”。这种“经典”案例虽然很有代表性,但是经常谈这些五年甚至十年前的案子,“求新”特征明显的大学生会先入为主的产生反感,一旦有所抵触这种案例就失去了教学中的价值。而主流媒体中的案例往往只是一個整理好的“新闻稿式”的案情叙述,没有太多的细节描述和想象空间,又激发不起学生的好奇心。

“融媒体”时代,信息呈几何状呈现在师生面前。随时随地有新闻热点,每一个月甚至每一周的公众热门事件,思政课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所讲内容,整理、设计成课程案例。甚至可以说,“融媒体”时代,这种案例和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生近期刚刚在“融媒体”上见过的案例,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用于讨论或解释一个理论问题,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有所了解,有所接触,有话可说,愿意参与。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可以大大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素材[1]。

第二,“融媒体”时代,加大了大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课后思考空间。摆脱了以往思政课学习课上“不爱听”,课下“死记硬背”又背不下来的怪圈。

过去的思政课教学,课上教师讲授一些理论后,课下很难使学生主动将思政课所学的理论带入到对自身现实生活或者现实社会的思考中。即使是思政课试卷卷面上,这种“运用……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的题目,学生也难免是机械罗列书本上的的理论一二三点,并不会主动结合自身或者现实生活进行思考。而缺乏思考、硬背下来的理论即使入了脑,也很难入心,难以真正起到启迪思想和灵魂的作用,这就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课后考前“死背”理论背不下来,这种背的过程很难是一个愉快的体验,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对思政课发自内心的抵触情绪,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反感。其本质是不联系实际的恶性循环[2]。

“融媒体”时代,一是可以使学生在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一部分环节中,采用“融”人“融媒体”的教学方式,比如课堂上可以在教学软件中加入一些最新社会热点内容,一些高校甚至已经开始尝试在思政课上运用手机软件辅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环节,如提问、小测验、小组抽签等。学生参与课堂软件教学本身就比以往纯书本教学多了“参与感”和“主体意识”,然后点开配合理论教学的链接里面又是最新最热门的社会事例,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融”的参与意识就更加强烈。有了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理论观点就会理解得更加透彻,以后也会主动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思考和运用。二是在课后,思政课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些运用“融媒体”完成的作业,比如结合一个理论,运用微博,或者自媒体公众号,或者网站,查找相关事例,寻找结合点完成作业等。

第三,“融媒体”是新兴的媒介形式,本身就有“反传统”的标签。将“融媒体”作用于高校思想课教学符合大学生“打破陈规”、“反传统”和“存在感”的心理需求。

生长于“融媒体”和“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在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对于自我个性的凸显及对与众不同与创新的追随日渐强烈,他们渴望自身能够被别人认同,也渴望独立自由的生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极强的理论性和较少的互动性,给了学生一种死气沉沉和刻板的印象。如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融媒体”融合,学生在心理上会觉得这个课程“形式新”“不同以往”“有点酷”且“愿意尝试”,可以拉近课程、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亲近学生。

(三)“融媒体”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及难题

第一,融媒体之“融”,更容易带来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融媒体时代把大学生从传统的课本、教材、主流报刊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敞开耳朵聆听各种话语和评论、面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这些观点和问题“融”于一个思想观念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成型的“95后”大学生身上,使他们对思政课堂主阵地课本教学有了怀疑与质疑的空间。如果此时思政课教师不能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而仅仅是像以往一样照本宣科讲讲道理,再举举多年不变的例子,就很难产生思政课教育需要的说服力和实效性,不能实际解决学生的疑问使其信服,

更不能达到习总书记提出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要求。

第二,融媒体之“融”,更容易迷失大学生的信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复杂、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经常反映在“融媒体”宽松的话语环境中。这其中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同化”或“分裂”,有一些网民在网络上散布缺乏自律的愤青式发泄的言论,有一些为吸引点击率散布反动言论和危言耸听的网络谣言,也有类似“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宁死也要离开底层”的唯财富论的言论……这些言论会瓦解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理想信念,造成信仰的迷失。

第三,融媒体之“融”,更容易淡化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当前,中共中央不仅把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而且在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2018年3月新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需要从大学生一代开始培养。法治观念的培养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任务之一。然而,在“融媒体”环境中,随处可见一些极端的案例和评论,如“幼儿园教师虐童”“研究生毒杀室友”“眼看闺蜜被男友杀害而无动于衷”等。在这些为了博取关注和点击率而广泛推送的极端案例面前,一些大学生往往忽略了这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个案,不具有普遍性,也不能反映出中国法治的现状。这种例子看多了而不加思辨地一律接受,不仅不能达到习总书记提出的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的要求,而且这种心态会影响大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信念的形成,消解他们对法律公平正义的敬畏之心。

三、重构:“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对路径

(一)“融媒体”时代,应当培育高校良好的圈群文化

“融媒体”是多种媒介多种载体之“融”,媒介之多,就会造成“众声喧哗”的圈群文化。这种与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的、高度离散的多种话语之碰撞,出现在高校大学生的视野及脑海中,他们通常会选择信任、认同及转发以下两类言论:一是言论本身他们觉得说理透彻,逻辑严谨值得信服的;二是发布或转发信息的人是他们高度关注或赞同的,比如自己喜欢的“微博明星”或者公众号作者,或者自己身边认同的朋辈。所以,“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可以将“课堂主阵地”和“融媒微阵地”相结合,先将一些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充满中国梦与青春梦激情的积极向上言论与信息在一些威信高、受认同度高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或者优秀学生中传播,得到他们的赞同、转发和传播,让这些有影响力的学生担任“舆情宣传员”或者“意见领袖”。2018年1月30日的央视《焦点访谈》就报道了南开大学类似的做法,由南开大学支教学生组成的学生宣讲团,在全校范围宣讲自己的支教经历和感受,让全校学生看到年轻人在新时代应有的爱国、担当和为民的精神,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由辅导员关注大学生参与“融媒体”的动态,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信息化部等部门进行监管,引导学生参与和融入健康良好的融媒体网络环境。

(二)融媒体”局势下,应将虚拟传播与实体思政课教学相融合

从“新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一路跟随成长起来的“95后”大学生,他们获取和接触信息的能力远远高于“70后”或者“80后”思政课教师,但是由于缺乏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和理论看待与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得他们对映入眼帘的各方“融合”的信息缺乏分辨能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要想使思政课教学让今天的大学生真心喜爱,使他们终生受益,思政课教学就必须承担起这样一个角色——对大学生接触的数不胜数的碎片信息进行正确加工和理解之间,思政课教学必须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思政课课堂教学还仅仅是读课本,灌输深奥的理论,外加为了吸引学生,拿来一些媒体热门事件作为案例,不能建立起理论和热门案例之间的桥梁,不能教给他们在“融媒体”信息呈几何状展现在眼前时,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看待和处理这些信息的方法,那么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在宿舍完成翻翻书本、看看手机的活动,那思政课教学就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甚至其必要性都要被学生怀疑。要牢牢保住思政课教学在当今“融媒体”环境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怎么把枯燥的理论和生动立体的“融媒热门事件”案例结合起来,寻找出最适宜的结合点,这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師提高理论水平,还要提升媒介素养。

(三)应对“融媒体”环境,还应提高大学生基本的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一个人重要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需要传授给学生的,是走入社会的必备知识。对于分辨能力不强、情绪化,又容易被“融媒体”一条信息或者新闻所影响就能改变其对社会的认知和看法的“95后”大学生来说,如果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他们传授一些基础的,与社会、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或者一些基本的法律观念、法律思维,就能增强他们的判断力[3]。面对“融媒体”融而多的信息,手机上目不暇接的链接,如果他们在真假难辨,纠结于“信”与“不信”之间无所适从,又没有更好的判断方式时,起码法律标准可以作为一个最底线标准。比如看看说法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一般原理,发布的账号或者公众号是不是具有法律权威,能不能对言论承担法律责任。这样判断起来就简单多了。所以在“融媒体”面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构筑,基本法律常识的传授,法律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政课教育必须完成好的任务。

总之,“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认知,带来了新的机遇,又拷问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融媒体大潮”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融于融媒体时代,重塑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培养既朝气蓬勃顺应新事物发展的,又有政治底线的,新时代的“中国梦”的缔造者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郑运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J].红旗 文稿,2017,(3).

[2]朱广宇.融媒体时代思政教育重在“引导”[N].光明日报, 2015-01-20.

[3]刘晓娟.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媒体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