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艳玲 宋和鉴 任斐 杨凯
摘要目的:探讨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手术后继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收治行起搏器手术治疗后患者85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排除房性心律失常,对患者进行近2年内的临床随访观察,判断是否有新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结果:术后超声基线水平比较,房性心律失常组左房内径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不论植入双腔起搏器与单腔起搏器,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心室起搏情况明显均高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心尖部起搏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间隔部;单腔起搏组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双腔起搏组。结论:起搏部位、起搏模式等均为影响房颤发生的因素,心室起搏的比例高与患者手术后新发房颤发生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起搏部位;起搏模式;继发房性心律失常
在长期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患者会有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情况发生,随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我院对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行起搏器手术治疗后的84例患者进行研讨,具体情况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行起搏器手术治疗后患者85例,在手术前均排除房性心律失常。其中男42例,女43例;年龄48~73岁,平均(54.21±3.42)岁;其中双腔起搏60例,单腔起搏25例。判定房性心律失常的定义为起搏器记录房性高频事件心房率>180次/min,发生时间持续>10 min且无感知。根据此判定标准进行分组。
方法:本次研究所应用的仪器:超声心动图,型号PHILLIPS IE33;心电图机,型号MedEx MCA-09-12-A;程控仪,型号Medtronic PKK210471R;脉冲发生器,型号Medtronic NWJ044143G,Vitatron 340624373S。对所有患者进行起搏器程控,时间分别为手术后的1、3、6、12、24、30个月,通过仪器准确记录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并在手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主要包括: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程度分级等,心脏超声结果按照调整参数前最后1次检查为准。
观察指标:对患者近2年内的程控与临床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是否有新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对其进行比较。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或是SPSS 19.0软件对其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数据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手术前超声与手术后超声结果的改变情况分析:两组手术前超声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超声基线水平比较,房性心律失常组左房内径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室舒张末内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統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心室起搏比例分析:不论植入双腔起搏器与单腔起搏器,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心室起搏情况均明显高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起搏部位与起搏模式情况比较:右室心尖部38例中,出现房性心律失常12例(31.58%),右室间隔部47例,出现房性心律失常7例(14.89%),心尖部起搏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间隔部;单腔起搏患者25例中,发生房性心律失常9例(36.00%);双腔起搏患者60例中,发生房性心律失常11例(18.33%)。单腔起搏组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双腔起搏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手术后超声基线水平比较,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增加得比较显著,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反而下降得比较显著,且不论植入双腔起搏器与单腔起搏器,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心室起搏情况要较没有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显著增高;就起搏部位而言,在心尖部起搏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其发生率要较间隔部起搏的患者明显增加;单腔起搏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要较双腔起搏的患者显著增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以及射血分数的改变均要比非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改变更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为二尖瓣反流导致左房血液回流明显上升,导致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在患者经历过起搏器安装手术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者出现房性心律失常,无论是起搏部位还是起搏的模式都会对该不良事件的发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想要尽可能减少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那么我们在临床上可以尽可能不植入VVI型起搏器,进而降低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