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秋梅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较为严重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兴趣狭隘、重复刻板行为等, 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还会加重儿童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负担[1]。目前, 临床上治疗儿童ASD的方法相对较多, 药物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是主要治疗方案[2,3]。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A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0例。纳入标准[4]:①确诊为儿童ASD;②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的情况下开展,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对照组男12例, 女8例;年龄1~3岁, 平均年龄(1.52±0.50)岁。观察组男11例, 女9例;年龄13个月~3岁, 平均年龄(1.53±0.51)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全面行为干预:由专职心理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行为心理分析、结构化教学、感统强化训练以及游戏介入培训等训练, 旨在减轻患儿的核心症状, 减少患儿的自伤行为和刻板行为, 同时还包括对儿童语言、认知和社会适应力进行干预。②交流干预:针对患儿聚焦社交技巧和社交缺陷的干预, 由专职康复人员进行示范录像、图片交流等系统的专业护理培训。③用药干预:综合患儿的病情具体表现, 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④饮食干预:由专职康复护理人员干预患儿的饮食, 饮食以去酪蛋白、去麸质为主。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5]比较两组患儿的ABC评分及Gesell发育评分。①采用ABC评分量表对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发育情况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感觉、运动、语言、交界、自我照顾等方面的能力, 总分为57分, 分数越高,表示孤独症症状越严重。②采用Gesell量表对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后的智力发育情况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儿童适应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大动作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分数越高, 表示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BC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儿的ABC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儿的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儿ABC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BC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BC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前比较, bP>0.05;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c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20 38.74±5.62b 24.51±4.86ac 8.565 <0.05对照组 20 38.89±5.48 30.69±4.77c 5.048 <0.05 t 0.085 4.059 P>0.05 <0.05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Gesell发育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后Gesell发育评分分别为(72.65±6.85)、(91.31±8.58)分;对照组护理前后Gesell发育评分分别为(72.49±6.94)、(82.33±8.47)分。护理前, 两组患儿的Gesell发育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 两组患儿的Gesell发育评分较护理前相比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儿童ASD是儿童发育中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在婴幼儿时期的发病率较高,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会逐渐出现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刻板重复行为等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6,7]。关于儿童ASD的相关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且无特效治疗药物, 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辅助提高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 充分体现了护理干预方案的灵活性[8]。护理方法的制定以护理风险因素为中心, 更有利于对医疗活动中的护理风险进行规避, 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治疗效果的负面影响, 辅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9]。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 两组患儿的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 两组患儿的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Gesell发育评分分别为(72.65±6.85)、(91.31±8.58)分;对照组护理前后Gesell发育评分分别为(72.49±6.94)、(82.33±8.47)分。护理前, 两组患儿的Gesell发育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 两组患儿的Gesell发育评分较护理前相比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耿秀梅等[10]报道中的相关结果存在较大相似性, 充分体现了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ASD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 对ASD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可改善患儿孤独症症状, 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起到促进性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