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梅 李思春 许雪妹
卵巢癌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因为肿瘤早期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所以早期诊断疾病比较困难,为此很多的卵巢癌患者被确诊后大多处于晚期[1]。卵巢癌晚期患者已经缺失最佳治疗时机, 在此时为患者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卵巢癌患者常采取静脉化疗的方法, 常规静脉化疗方法主要给予患者外周浅静脉用药, 在化疗时常常需要经多次穿刺, 这样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疼痛, 因此当前多推广留置PICC导管穿刺的方法[2]。而对于留置PICC导管行静脉化疗的卵巢癌患者, 为了保证化疗治疗效果, 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就探讨了卵巢癌患者行留置PICC导管静脉化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接收的8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内镜、CT检查诊断为卵巢癌, 排除其他卵巢病变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7~62岁, 平均年龄(50.6±4.6)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1.4)年。对照组患者年龄40~64岁, 平均年龄(51.2±4.3)岁;病程3~9年, 平均病程(4.6±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留置PICC导管行静脉化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主要是为患者讲解留置PICC导管的必要性,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并发症处理等。观察组则在留置PICC导管行静脉化疗期间给予患者全面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在留置PICC导管行静脉化疗的患者, 为保证静脉化疗成功, 需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主要为患者讲解PICC置管方法、优点等, 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化疗治疗依从性, 保证治疗效果[3]。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剧烈疼痛情况,同时给予注意力转移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1.2.2 置管后护理 为患者置管时要保证穿刺部位清洁,置管后24 h要及时更换敷料, 敷料受污染要及时更换;若患者出现穿刺点周边组织污染情况, 需要及时更换敷料, 若患者的穿刺点周围存在红肿也需要及时更换敷料。做好输液管理, 肝素帽要1周更换1次。根据季节的不同对换药时间间隔进行调整, 在夏季还可以缩短换药的间隔。
1.2.3 拔管后护理 化疗结束后, 监测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及时为患者拔管。在拔管前必须为患者讲解拔管的具体操作, 为患者讲解拔管是安全的,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的不良心理。拔管前必须先将敷料去除, 然后将导管从固定胶贴上取下, 之后沿同皮肤平行的位置拔出导管[4]。拔管的时候注意控制好力度, 避免损伤患者血管壁,拔管后还要及时进行压迫止血, 然后将无菌的敷料覆盖在穿刺点部位。在拔管后嘱咐患者24 h内应避免穿刺肢体活动。
1.2.4 带管患者出院健康教育 因为工作与家庭需求, 多数患者常携管出院, 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就要对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 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卡, 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患者家属进行培训教育, 主要向患者家属交代带管护理的注意事项, 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及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问卷评分, 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满意度也越高。记录两组患者在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穿刺处感染、导管脱落、静脉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PICC置管时间(min)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观察组 40 118.36±13.62a 91.27±7.62a对照组 40 92.26±11.67 85.56±7.24 t 9.203 3.436 P 0.000 0.001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随着医疗技术及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 当前PICC导管行静脉穿刺被广泛应用与肿瘤化疗治疗中, 该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化疗中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及不良情绪,保证化疗效果[5]。而在置管期间, 为了保证PICC置管顺利进行, 还要做好置管后并发症的监测, 避免并发症发生加重患者的病情, 改善患者预后, 预防疾病延展, 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全面护理作为一种整体性护理思想, 在护理中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 给予患者置管前后的全方位护理, 以保证置管顺利进行, 进而让患者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同时还提高护理效果[6]。针对PICC置管行静脉穿刺化疗的患者, 全面护理还强调心理方面的干预, 预防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 同时还让患者主动配合, 且通过置管后护理及拔管后护理以预防并发症发生[7-10]。本次研究结果中, 观察组行全面护理的患者, PICC留置时间(118.36±13.62)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2.26±11.67)min, 护理满意度评分(91.27±7.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6±7.2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表明在置管PICC行静脉化疗中应用全面护理模式有助于化疗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 对置管PICC导管静脉化疗的卵巢癌患者, 在置管期间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 可以提高置管化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还可降低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