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2018-12-11 08:56陈发达谢良猛邹丽娜龚芳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3期
关键词:小梁眼压青光眼

陈发达 谢良猛 邹丽娜 龚芳芳

原发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作为临床眼科室中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 青光眼的好发人群为老年人群, 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 极易使患者晶体的新陈代谢出现异常, 促使免疫力大幅度的下降, 同时致晶状体变浑浊, 悬韧带会因松弛致患者晶状体位置发生前移, 使虹膜增大与晶状体的接触面积, 且虹膜发生膨隆, 关闭前房角。白内障由于不同因素致晶体状体蛋白质变性甚至出现浑浊现象, 终致患者视物模糊且眼出现退行性病变[1]。白内障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后囊膜混浊、高眼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目前的发病率呈大幅度增加趋势且易发生在中老年阶段, 极大的威胁患者的生活及健康。依据临床分析发现, 常规的白内障摘除对原发性白内障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房角粘连较严重患者若采用常规白内障摘除术不能使患者从根本上得到治愈, 且术中切口过大致患者的术后增加炎症。因小梁切除术发生前房炎症反应致虹膜后与晶体粘连, 增加了白内障手术操作水平的难度, 引发系列并发症如虹膜损伤, 在小梁切除术后其视力弱不能有效改善, 甚至因白内障病情发展进一步视力降低, 影响生活质量[2,3]。因此, 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术能达到眼压降低且恢复视力的疗效。因此, 本文对其使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对其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临床资料确诊,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4例。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该病诊断标准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术前进行处理及麻醉, 然后以穹隆作为基底结膜瓣, 但以角膜缘基底作三角形巩膜瓣, 约高 3 mm, 宽 4 mm。继之向两侧将角膜缘切口扩大, 利用滑出法将晶状体核取出, 冲洗、抽取出剩余晶体皮质。在行人工晶体置入时用旋转法置入。随后与治疗组患者处理方式相同, 其利用小梁咬切器咬切适宜小梁组织,同时对周边虹膜完全切除, 缝合巩膜瓣、结膜瓣, 但均在结膜下施用地塞米松, 再包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眼压、视力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角房粘连、前房积血、角膜内皮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水平比较 术前, 两组患者的眼压及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的眼压(14.2±2.0)mm Hg、视力(0.68±0.09)均优于对照组的(18.4±2.4)mm Hg、(0.63±0.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9%(7/4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15/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眼压(mm Hg) 视力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 44 27.5±5.2 18.4±2.4 0.13±0.03 0.63±0.07治疗组 44 27.8±5.4 14.2±2.0a 0.12±0.04 0.68±0.09a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青光眼及白内障为两种较为严重的致盲眼科病, 均是眼科临床需面对难题。青光眼与白内障患者治疗时应选择手术治疗, 如分期手术即先行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术, 或采用抗青光眼术联合白内障术。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球较痛、呕吐、恶心、球结膜充血、眼压高等。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致眼压增加的因素较多, 且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损害患者视力。国内外研究者均依据其病机或房角对青光眼进行分类, 因早期阶段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发病较为隐蔽且不易察觉, 而眼压升高因素较复杂, 缺乏一套较系统、完整方法对青光眼诊断类型进行划分, 因此, 在对症治疗上存在一定限制[3]。研究者应在临床上对此病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手段, 目前临床中手术疗法是被大家公认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视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治疗中手术摘除白内障易导致并发症。白内障手术后常常因切口大、严重创伤性及视力恢复速度较慢等引发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 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 因此需早期阶段及时进行干预治疗[4-7]。近年来,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 因其作为一种相对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手段, 操作具有切口较小, 组织损伤少, 手术时程较短, 且术后视力恢复相对迅速、毒副反应小、术后散光小等优势,为当前最常用治疗的主要方式[4,8-11]。但同时也易引发手术并发症, 受到临床医生极大重视。

本试验结果显示, 术后, 治疗组的眼压、视力均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后临床治疗效果更明显, 疗效确切, 可快速的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 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显示出其优越性, 更有助于疾病的控制, 作为早期治疗的理想手段, 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及时把握患者的治疗时机, 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小梁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补 缺
补缺
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