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糊性特征教学艺术初探

2018-12-10 11:21吴雪洋
戏剧之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消除运用教学

吴雪洋

【摘 要】语言精确性、模糊性的双重属性促使语言体系得以正常运行。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恰当处理不仅能为日常的沟通交流带来便利,而且还有助于增强表达的弹性与感染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对其进行艺术处理,有助于促进语言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教学;运用;消除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158-03

语言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精确性,二是模糊性①。二者如同语言车辆之两轮——非精确无以辨义,非模糊无以增效。语言的精确性在于其表意的唯一性和确定性。在信息化时代,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关乎生命和价值,对其精确性的要求是应有之义。同时,语言表达力求高效,在词汇总量相对稳定、语法规范定型的前提下,语言如果缺乏模糊性,就如同机器缺少了润滑,将无法正常运行,如果所有的词汇都指向精确,内涵外延明晰无误,必然导致词汇数量几何级递增,这不利于语言表达的高效和灵活。所以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有机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共同维系着语言体系的准确运行。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经常面临语言的模糊性问题,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言具有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点②。对待语言的模糊性特征,要做到兴利除弊,需要我们深刻认识语言模糊性的本质属性,运用教学手段予以艺术处理,本文试就此展开探讨。

一、语言模糊性之运用

众所周知,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③。

语言模糊性的运用体现在语音上就是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④。由“晴朗”之“晴”联想到“情感”之“情”,就是利用了语音相同的语言模糊性,如果一音一字,一字一义,就无法产生同音双关,当然使用时会大大增加语言的成本。而正是音同字不同,才节约了音节;正是字可以组词,才节约了文字;正是词同义殊,才节约了词汇量。

利用语音的模糊性,也可用来造字或用字,具体说就是假借、通假和错别字。许慎的六种造字法⑤就有假借。“莫”的本义就是傍晚,借作否定代词后,人们又造出“暮”来表达“莫”本来的义项。此处即利用音同相借,别造一字代替本字的例子。文言文中的通假,其实也属于同音替代的情况。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是先有语音后有文字,有的文字发展成为记音文字,有的文字一直保持象形。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在记录语音上不如记音文字方便,汉语学习者易写错别字,这主要是同音替代造成的,所以在古代文字没有规范定型的情况下,经常发生借字记音的情况,如“亲戚畔之”即“亲戚叛之”,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通假,属于一种用字现象,也恰恰说明了语言的模糊性特征。生活中,比如在菜市场,很多蔬菜的名字写错了,如:罗卜、代鱼、豆付,这些明显的错别字帮助菜贩完成了信息记录,这正是文字模糊性带给这些普通劳动者的“福利”,他们虽然没有受过严格的文字训练却有使用文字的需要,错别字较多的地方往往是底层民众需要文字交流的地方,这说明文字的适应性很强,体现了语言的弹性,也是语言模糊性的具体表现。

在词汇方面,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特殊构词上。在构词中,人们构造了一些具有广泛兼容性的词汇,如“的”字结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这里“美的”,“美”是核心词素,指美好,“的”字后面是中心语但被省略,我们在解读时可以根据需要和理解去补充,比如“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都可以,在此使用者有很大的量裁权。还有“所”字结构,如“所思”“所看”“所说”“所做”,这些词都带有名词性质,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在“所”字结构中核心词素是后接的动词,如“思、看、说、做”,而“所”字结构后面的中心语被省略了,需要我们来补充,可以在后面给它补充相应的中心词,“所思考的问题”“所看到的景象”“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而“所做的事”还可以有更丰富的补充,如“所做的美食”“所做的画作”“所做的好事”“所做的工艺品”等等。可以说,“所做”后面的搭配几乎是无限的,这充分说明语言的模糊性在表达中起到的作用巨大,可以化有限为无穷,内涵缩小的同时拓展了语言的外延,简化了词汇的数量,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称谓中,有人自称“我吴某人”,就将名字身份一并带过,“某人”就是某个人,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其他都不重要,这样显得自谦,意味自己并不需要大家知道和了解,是个微不足道的人。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路人甲”,已经将人虚化为未知数,在人物的身份和背景可以忽略不計的情况下,“某人”“路人甲”等词汇就应运而生,充分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免去了很多精确性带来的负累。

在语言运用中,语言的模糊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比如通感,“笑得真甜”,甜是味觉,笑是视觉、听觉的感知,如果要去较真,那就没法理解了,只有模糊理解,甜是一种让人愉悦的感觉,看到的笑容,听到的笑声,与尝到甜味的感觉是相通的,就可以用甜来形容。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美好的事物和感觉:日子很甜,婚姻甜蜜,生活甜美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⑥。以听觉描写嗅觉,也是通感的手法,清香很淡,时有时无,若隐若现,这跟高楼上的歌声是一样的,给人一种淡淡的若隐若现的感觉,这其实也是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再如指桑骂槐原指一种兵法战术,旨在杀鸡骇猴,起到旁敲侧击之效。为什么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就在于语言具有丰富的联想义,所以农村老妇看儿媳不生育,就赶打母鸡,骂曰:让你不下蛋,就只会吃,打你个不下蛋的母鸡。儿媳听了就在屋内抹眼泪。这种语言效果是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带来的,试想如果母鸡就是母鸡,儿媳如何会流泪呢?就是因为儿媳由母鸡不下蛋受责骂联想到自己不生孩子受到婆婆指责,就容易理解了。

还有人们经常运用到语言的省略作用,“那个谁”,具体指谁,不清楚;“有贤者说”,“贤者”谓谁;“人们都说”,“人们”又虚化不可考……这些都是人们在日常表达中经常采用的手法,当然也有人有意为之。如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⑦,就是典型的例子。苏东坡不直接说这里是三国周郎赤壁,而借用他人之口,“人道是”,意思是人们说是,我没有这样说,至于是哪个人,那也是无从考证,这样谁也不用担责。苏东坡这样的饱学之士难道不知道三国古战场吗?显然知道。但因他被流放黄冈,而非蒲圻,只能在这里抒情,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所以他必须把这里说成赤壁,但这又有悖事实,怎么办?模糊化处理,在前面加上“人道是”,人们说是,我没有说,这样就规避了不必要的麻烦,这就是语言模糊性的经典例子。

二、语言模糊性之消除

语言的模糊性是不是越多越好呢,肯定不是,有时我们还要限制语言的模糊性。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词为主。“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⑧,“妻子”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老婆和孩子,在今天就是一个词:妻子。有人会说古代汉语词汇很简洁,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今天语言很啰嗦,两个字才表达一个词,实则不然。试看:“中”“国”“人”三个字,如果以单音成词,就是三个词,即中、国、人,如果以双音成词则可以组成:中国、中人、国人、人中、人国、国中六个词,词汇增加一倍。古代汉语在词汇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了一些方法来解决词汇匮乏问题。如变调构词。通过改变语音的声调改变词性,来增加新词。如“七十者衣帛食肉”⑨,“衣”的读音从“yī”改为”yì”,声调从一声改为四声,词性就从名词改为动词,意思从衣服改为穿衣服。“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⑩,其中“王”的读音从“wáng”改为“wàng”,声调从二声改为四声,词性从名词改为动词,意思从君主改为称王。这种利用声调区别词义的方法就消除了语言的模糊性。再如语调区义:

——“啊?”

——“啊!”

第一个用升调,表示难以置信,真的是这样吗?后一个用降调,意思是事实就是这样,已经得到确认。语言表达中通过语气来表达意思,不同的语气可以使相同的词汇产生不同的意思,语调可以取消语言的模糊性。

再如活用。活用有两大特点,一是语法功能决定词性。在汉语中,充当主语、宾语的词汇一般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词汇词性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如果将一个名词放在谓语的位置,那么它的语法功能就发生了变化,词性也跟着发生变化。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其中“饭”本是名词,在这里接了宾语,词性就变为动词,意为“给饭吃”。同样一个动词放到了主、宾的位置,词性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都是标准的动词,在句中置于宾语的位置,就变成了名词,指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所以,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都是语法功能决定词性的重要表现。二是语境决定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在这里,“以”这个虚词就具有了实际意义,根据语言对举特点,“忠”与“贤”相对,“用”与“以”相对,“以”就可以理解为“用”,翻译成举荐、任用,这就是语境决定词义。语境既可以消除语言的模糊性,也可见赋予语言新的涵义。比如“意思”一词的使用:

——“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别的,就是意思一下。”

——“那你这就没意思了。”

这里出现了三个“意思”,含义都是不同的,第一个“意思”,可以翻译为“目的”,第二个“意思”,可以翻译为“表示感谢”,第三个“意思”可以翻译为“趣味”。可以看出语言有模糊性时,人们往往在语境中予以化解,这是语言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手段。语法功能决定词性,语境决定词义消除了语言模糊性,成为正确理解文本的关键。

再如古今异义等问题。“骄傲”本身是个贬义词,指人对自我认知的过分自信,表现出自大狂傲的神色,如“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但在语言发展中慢慢出现“自豪”的意味,其色彩由贬转褒,这是一个大的变化,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中,“骄傲“的色彩就发生了变化。类似的例子在古汉语教学中比较常见,我们称之为古今异义,词义色彩发生了转化,如古代的“卑鄙”,其词义色彩在今天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自谦的词,变成了贬义词,带有强烈的道德评判意味。这些古今异义的理解必须借助一定语境才能消除其语言的模糊性。还比如语言的模糊性带来的歧义句,“鸡不吃了”,可以理解为“我们不吃鸡肉了”,也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饲料了”。添加语境之后,这些歧义自然消除:“服务员,我们菜够了,鸡不吃了”,“鸡不吃了,不要再添饲料了”。

可见,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我们采取变调,承担语法功能,设置语境等方法有效消除语言模糊性带来的危害。

三、结语

无论是运用语言的模糊性还是消除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都是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如果能正确处理语言的模糊性,就可以为我们的溝通交流带来许多便利。语言不能没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强大生命力和兼容性的具体体现,如果语言失去了这种弹性将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会大大降低语言交流的效率。同时,不必要的语言模糊也会带来歧义,不利于内容的精确传达,因此我们还要学会消除语言模糊。总之,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兴其利除其弊,促进语言教学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赵凤兰.公共语言的特点——精确性与模糊性语言并存共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5(1):58-59.

②孙海芳,李国银.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浅析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模糊语言[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2(4):84-87.

③叶蜚声,徐通锵,王洪君,李娟.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全唐诗[M].彭定求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⑤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⑥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⑧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⑨⑩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正义(焦循)[M].北京:中华书局,1987.

?司马迁.淮阴侯列传,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

?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屈原.涉江,楚辞集校集释(上、下)[M].崔富章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管子.管子集校[M].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8.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N].人民日报,1951-4-11.

猜你喜欢
消除运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体育锻炼缓解消除老年抑郁症的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口语是英语学习中的关键
例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减轻与消除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