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中见美”的丑角表演

2018-12-10 11:21陈丽嫔
戏剧之家 2018年27期

陈丽嫔

【摘 要】“无丑不成戏”,从古到今,丑角在任何剧种中都有一定的地位。京剧中有文丑、武丑,赣南采茶戏中有正丑、反丑,除戏曲外,很多舞蹈作品中也有典型的丑角形态。其表演共性都是为了表现美,它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美,是一种“绿叶式”反衬的美。在艺术活动中,人们精神上的欣赏快感不仅仅满足于对真、善、美之肯定的审美快感,还必然期待对现实中假、丑、恶之否定的审丑快感。本文主要通过对赣南采茶戏中正丑和反丑的特点对比,并从三大角度谈丑角表演及其社会作用,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赣南采茶戏中的丑角,促进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丑角表演;赣南采茶戏;丑中见美;正丑;反丑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016-02

贛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篮灯”亦名“三脚班”,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由民间灯彩、歌舞发展形成的戏曲艺术。赣南采茶戏中的丑角表演贴近生活,风格独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其幽默的语言,动听的唱腔,载歌载舞的表演都蕴含着浓厚的客家地域特色。2006年5月,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田汉先生曾誉之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赣南采茶戏的丑角概述

在京剧中,丑角行当一般有文丑、武丑。赣南采茶戏的丑角根据剧目中的人物性格和身份差异等因素分为正丑和反丑。其表演上各具特点,正丑一般表现的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代表着善良忠厚、勤劳朴实的人物形象。例如赣南采茶戏优秀传统剧目《老少配》中的大宝、《钓拐》中的田七郎、《睄妹子》中的米童、《补皮鞋》中的阿祥古等角色都属于正丑。反丑表现的是一些酒鬼赌徒、地痞流氓等人物形象,是赣南采茶戏中被嘲讽的对象,其表演上多以插科打诨、滑稽诙谐的动作,通过相互逗趣和自我作贱,灵活彰显了美和丑的反差,形象地展现了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丑中见美”的艺术特色。如剧目《茶童戏主》中的朝奉、《钓拐》中的刘二、《打卦》中的打卦先生等角色。

二、丑角表演的艺术特点

(一)音乐特点

音乐是打开心灵的窗口。赣南采茶戏的音乐是凸显丑角形象的有力手段,随着丑角形象的变化而变化,塑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据其调式、弦路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三腔一调,即“灯腔”“茶腔”“路腔”和“杂调”。正丑一般以高亢明亮、开朗风趣的《三句板》《上山调》《喂是喂》等为代表唱腔。而滑稽诙谐的《行情调》《工尺调》《芒冬调子》等则是反丑的音乐形象。一般情况下,在丑角出场时就会使用梆子和锣灵活轻快地打着节拍,其声效为“奇当当奇当奇当奇当恩当当”,营造出一股幽默热闹的氛围,现场观众的情绪就被轻松地调动起来了。乐器主要使用“勾筒”(类似土制二胡),用正反弦顺腔伴奏,以地道的赣州官话和客家方言来进行演唱及念白,曲牌多达300个。

(二)动作特点

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动作中,有一些是从程式化的戏剧和赣南民间舞蹈中发展而来,此外很多是从生活中典型的人物、动物、植物的形态提炼美化而成。其中,“模拟性动作”被公认为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中的最鲜明外部特征。前辈艺人们通过对乌龟、蜻蜓、蝴蝶、龙、凤、狗、猴等动物形象惟妙惟肖的模仿,让丑角表演更加的贴近生活、风趣幽默、自由活泼。例如在传统剧目《钓拐》中的“刘二”和《茶童戏主》中的“朝奉”,二位反丑通过对生活中动物的形象模拟,塑造出了的“懒猫抓痒”“鸡公啄米”“乌龟爬壁”“猴子洗脸”等经典动作,将“刘二”的游手好闲和“朝奉”贪财好色的丑恶形象暴露得淋漓尽致。在一系列动态呈现中,为整个剧目提升了审美趣味性,增添不少观赏价值,博得了如雷的掌声。

(三)表演技巧

1.矮子步。赣南采茶戏中丑角表演的体态往往重心较低,旋转、跌扑的动作偏多,代表性步伐为天下戏曲中绝无仅有的矮子步。其创作来源综合了很多因素:由于地处山区的自然环境限制,赣南先民靠山吃山,开荒种茶,普遍过着出门爬山、屈膝弯腰、含胸驼背、挑担劳作的生活。人们家中大都饲养了鸡、狗、猫、鱼等动物,常模仿飞禽走兽供茶余饭后娱乐。所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独特的矮桩步、中桩步、高桩步在这片红土地油然而生。通过灵活机动的表演矮子步表现生活、模拟动物、寻人找物等成了赣南采茶戏公认的一大亮点。

2.单袖筒。单袖筒也是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一绝,它异于常见剧种的水袖,有着独特的地方审美意蕴。在剪裁设计上,单袖筒为了方便行当需求,特意加长了左衣袖,用以配合右手耍扇表演。它和扇子花呈现出了个性鲜明的对称美,丑角演员通过右手舞扇,左手甩袖,走着独特的矮子步,使整出表演都显得生趣盎然。单袖筒在动作技法上含抓、掳、挑、挥、转、摔、抛等数十种,但最主要的是以甩为主。甩袖动作艺诀曰:“单袖动律在于甩,甩中变化不离矮,甩中突出柔,柔中不失甩,甩得越潇洒,动作方显帅。”

3.扇子花。赣南采茶戏中的扇子花是形式美趋于完善的标志,凝聚着千百年来广大劳动群众和无数前辈艺人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赣南采茶戏国家级传承人——陈宾茂老师曾说:“采茶冇扇子,等于吃饭冇筷子”,可见扇子在赣南采茶戏中起着“万能导具”的重要作用。扇子花既可言物,又可传情,在技法上也极其讲究,分为:一指花、二指花、三指花、四指花、五指花、双扇花。其艺诀曰:“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腹前,开、合、耘、按、抓、抖靠肚面。”

二、丑角表演的社会功能

(一)丑中作乐

赣南采茶戏的布局结构和其他戏曲不同,它以丑角为中心,俗称“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例如传统剧目《钓拐》中的《刘二上路》片段中,反丑“刘二”一不耕田,二不种地,游手好闲,寻花问柳。一日他跟踪去捡猪菜的农家女“黄四妹”,并企图调戏她。赣南采茶戏名丑艺人“袁善全”精心设计了“睡懒觉”“乌龟爬沙”“驼子纳凉”等动作把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融为一体,将“刘二”的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戏剧在人物对比中展现出生活化,既纯朴又不失幽默感,是整部戏的一大亮点。

又如剧目《茶童戏主》中,反丑“朝奉”怀着催收三年青苗债银和出外寻花问柳的目的,亲往九龙山。幸得机智勇敢的正丑“茶童”识破其阴谋诡计,知道朝奉惧怕岳父权势,朝奉之妻善妒,故意引起朝奉妻对丈夫此行的怀疑,从中骗得掌权之宝——“象牙大扇”,夺得管束朝奉的特权。离家后的朝奉果然放荡不羁,纠缠茶山二姐。茶童一路相随,帮助茶山乡亲,巧用妙计,最终使得朝奉人财两空,落魄告终。剧目中色胆包天的朝奉“闯虎狼窝”“爬龙须桥”“跳九龙潭”“闹花堂”等经典情节的丑角表演是整部剧中最大看点。名丑艺人“周云飞”(饰演:茶童)和“杨明瑞”(饰演:朝奉)的精彩表演不仅自娱娱人,还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之否定的审丑快感,起到了良好的喜剧效果。

(二)交流感情

《睄妹子》是赣南采茶戏中的一出传统小戏,它讲述了在一个元宵佳节的夜晚,市集上大闹花灯,富裕人家逛街赏灯娱乐,正丑“米童”家中贫寒,无心逛街赏灯,只好去邻村的“妹子”家中与妹子合唱阳光小调来庆祝元宵佳节。戏中《米童上路》的独舞片段,一句响亮的:“走哇!”在锣鼓、唢呐伴奏声中,米童踩着“中桩矮步”,右手挥动扇花,左手单水袖在身侧左右摆动。当唱《喂是喂》曲牌至“隆呀隆的古呀古的”唱词时,右手在头顶右侧玩“二指花”,左手水袖成圆形“转转花”,体现米童正行走在通往妹子家途中,压抑不住的急切和喜悦之情。此外,在男女双人舞《对花》片段中有这样一段充满情趣的唱词节选:

米童:“二月里,花里花朵花里花朵花里花朵开。”

妹子:“花是我的哥来,我的干哥哥。”

米童:“花是我的妹来,我的亲妹妹。”

妹子:“什么花?”

米童:“金钱牡丹花。”

妹子:“摘一朵芙蓉妹妹头上戴。”

米童:“摘一朵芙蓉妹妹头上插。”

戏中二人通过载歌载舞的“对花名”“问花名”等情节来交流情感,互表爱慕之情。从这些简单的表演中可以看出赣南人民日常以歌舞自娛自乐、交流情感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客家人民勤劳朴实、崇尚美好的优良精神,这正是赣南采茶戏在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实质所在。

(三)宣传教化

戏剧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可以把一切看到或听到不好的事物当作丑。然而,赣南采茶戏的丑是超越社会生活中浅显的审美层面,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把生活的丑“包装化”“典型化”后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舞台表演中转化成了艺术之个性美。赣南采茶戏的丑角表演是美与丑的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对立统一,具有以丑演美、以丑演善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在《醉翁亭记》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和赣南采茶戏中“化丑为美”的丑角表演有异曲同工之妙。“醉翁”象征的是客家人民,“丑”并非实质意义上的丑,而是外表层面的。其丑角表演都是为了表现美,它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美,是一种“绿叶式”反衬的美。用正话反说的艺术手法,讽刺批判了生活中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的行为,弘扬了苦中作乐、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美德,从而达到宣传和教化的社会作用。

三、结语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南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独立的地方审美价值,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丑角艺术是文化遗产的重大特色,对丑角表演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是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戏曲文化的重要前提。作为土生土长的赣南人,我们要在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下延伸创新中,固本守源,移步不换形,坚持文化自信,常态、活态传承本土的优秀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郭磊.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2]黄文华.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中的舞蹈略谈[J].作家,2011(20).

[3]何晶晶.初探赣南采茶戏之丑角[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

[4]温淑萍.浅谈赣南采茶戏丑角艺术特色与审美[J].北方音乐,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