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娟
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不断提高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此,结合教学实践,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理论支撑,剖析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材、学情、教学方式三个维度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一、背景分析
何为高效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教育界亘古不变的话题。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严谨性,常使一些学生望数学而兴叹,即使是一些喜欢数学的学生,也更倾向于能解出由模式技巧堆砌而成的所谓“数学难题”。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些既定的公式、定理、法则等,只要能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模仿做题,就算学好了数学。大多数高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刷题”层次,因此经常陷入“错了改,改了做,继续错”的漩涡。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
学生之所以对数学存在错误的认知,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追溯到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成为了抽象符号、严肃定理的代名词。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数学教师也习惯于先将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再罗列出常考题目,再一丝不苟地板演解题过程;还有“一个定义、三个说明”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普遍存在。这使很多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这样的课堂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相悖。
如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逐渐步入正轨,它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数学课程要突出数学学科育人的本质。课堂是体现课程内容的主要方式,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总工程师”,学生就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者,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育人的意识,要从关注学科知识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它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与时俱进、灵活多变,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给学生制造更多创新的机会,突出学科育人的本质;同时,也需要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
二、概念的界定
如果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那么思维便是数学的血液。一切数学活动一旦离开了思维,便无法展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学科核心素养,而高中数学课程六大核心素养无一不是以数学思维为基础。一节数学课是否取得了实效,关键取决于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适当而有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思维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被激活,任何形式的问题情境、启发探究都无法发挥作用。如何激活学生思维,是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实践探究
数学教师的知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里的知识并非指解题能力,而是泛指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包括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及由课程理念、学科知识和学生衍生出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要深挖教材,把握学科育人这条主线,明晰学情,继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深挖教材并非简单地罗列基本知识外加几道常考题目,而是要真正理解知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本质,并联系前后知识,构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定义是组成模块知识体系的基石,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核心。例如在高中阶段,通过对应关系重新定义函数,并引入“对应法则”这一专业术语。乍看课本定义,短短数行字就涉及了两个数集、对应法则、函数等抽象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这就需要教师细化学习过程,呈现出概念的本质。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情境,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好的问题情境,来源于教师对知识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例如,函数这个抽象概念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授课时,教师可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回忆初中阶段所学的函数变量说,并引导学生站在对应关系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为后面推广函数概念作铺垫。教师可先以地铁分段计价这一现实问题为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函数变量说的局限性。然后通过复习巩固部分所涉及的对应关系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函数概念进行推广,从而使函数概念由变量说过渡到对应关系说,并且使学生意识到研究函数需要既定的条件限制,不能随心所欲。
经过层层设问,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自由组合交流,会发现函数就是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定义域是函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应法则反映了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规则,它可以是代数运算、表格、图象。当学生将函数定义理解透彻了,并意识到定义域之于函数的重要性时,后续解决函数相关问题的思路就会更加清晰。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中,建议以狄利克雷函数为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继而引出函数对应关系说。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认识了著名的狄利克雷函数,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钻研知识,还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情境。
以上,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函数概念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层层设问,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世界。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教育思想从“学科知识”到“学科育人”的转变,从“计较分”到“在意人”的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