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芳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 收治2015年11月—2018年1月共10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参照组(n=52):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n=52):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6.15%高于参照组的76.92%,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参照组的86.54%,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更能确保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质量、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关键词] 急诊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a)-0122-02
糖尿病是临床中慢性疾病之一,由于環境因素的变化、生活压力过大以及机体抵抗力薄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递增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目标就是稳控血糖,若血糖达不到理想范围值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配合护理服务,常规的护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迫在眉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病与Ⅰ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中[1-2],病情发展急,病情严重等,实施抢救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一定威胁,而配合急诊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与治疗依从性,达到理想的预后效果,降低护患纠纷的情况发生。所以,该文于2015年11月—2018年1月选取10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10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照组: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3.34±1.70)岁;研究组: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2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3.38±1.7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②患者或者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患者的酮体为(++)或者(++)以上。排除标准:①肿瘤;②血液传染性疾病;③精神系统疾病;④语言障碍;⑤中途退出者;⑥血液传染性疾病。
1.3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为患者挑选安静、舒适的病房,让患者保持卧位姿势,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对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加强巡视,同时做好应急准备、对患者的心电监护结果进行记录,对患者实施吸氧治疗,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最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等到患者清醒后,先服用流食,等各项指标达到稳定状态后,饮食上逐渐改善,多食粗纤维食物,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同时告知患者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若有机体不适随时通知护理人员。
研究组: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用药护理:实施双静脉埋置留置针,这样利于对患者输液,在应用速效胰岛素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滴速,增加血糖监测次数,通过血糖检测值调整滴速。在补液过程中,对尿量和电解质水平多加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饮食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根据患者以往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正确的饮食计划,通过患者血糖情况以及机体康复状态进行调整,保证每日机体所需营养,让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正常状态。
心理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比较严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焦虑、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开展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进行相对应的心理疏通,告知其相关疾病治疗与护理流程,预后效果以及相关疾病成功的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让家属多加鼓励患者,适当的安慰和关心,有助于患者调整心态,让患者消除紧张心理,尽量让患者将内心顾虑讲解出,护理人员进行相对应的解释,从而减少患者的误解,提高护理依从性。
健康教育:在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对其进行教育,让其明白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日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针对患者疑问之处,护理人员要进行正面回答,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事件发生。患者各项指标达到理想状态,让患者适当活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加速代谢物的排泄,提高机体抵抗能力,降低下肢血栓等不良疾病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多尿、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值内;有效:患者多尿、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精神状态一般,血糖接近正常范围;无效:患者多尿、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更严重,精神状态不佳,血糖无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自制调查满意表,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能力、操作技巧以及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对该次护理服务越满意。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参照组:显效14例(26.92%),有效26例(50.00%),无效12例(23.08%);总有效率为:76.92%;研究组:显效19例(36.54%),有效31例(59.62%),无效2例(3.85%);总有效率为:96.15%;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6.15%高于参照组的76.92%,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满意率
参照组:非常满意16例(30.77%),中立29例(55.77%),不满意7例(13.46%);总满意率为:86.54%;
研究组:非常满意20例(38.46%),中立32例(61.54%),不满意0例(0.00%);总满意率为:100.00%;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参照组的86.54%,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生物能力下降,使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有相关研究[3]称: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机体产生一定损伤,从而诱发一系列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就是糖尿病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增加治疗难度,从而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呈递增状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特点为病情严重、发病速度快,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意义。为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在对其进行治疗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实施急救过程中,主要通过补液、调节电解质紊乱以及实施抗感染等方法,实施护理更能确保急救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该次研究中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急救护理为:先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液体补充,调整血容量,改善机体循环能力。再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電解质紊乱,开展补钠补钾等治疗。再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措施,适当的服用抗生素,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发生。针对出现脑水肿患者实施脱水肿瘤,针对呼吸道阻塞患者实施气管插管[4]。根据患者并发症情况开展相对应治疗。再对患者开展相对应护理措施,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护理,可及时发现机体异常情况,从而开展相对应治疗,可有效确保患者呼吸通畅,为患者挑选舒适、安静的环境,可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恢复。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罩,避免出现褥疮等并发症。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可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错误的习惯后,合理摄入糖分,进而实现稳控血糖的目的。药物护理,可让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情况,从而调节药物剂量。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做好预防并发症护理措施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出现破皮的患者,对皮肤进行消毒和清洁,针对肺部感染的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和治疗,让其呼吸道保持通畅,以免对机体产生影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其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提高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告知患者疾病相关医学知识,可让其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加了解,从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预防能力,可将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戒除,合理控制自我,加强自我检测血糖次数[5]。
该次研究中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优势护理有效率96.15%高于基础护理的76.9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基础护理的满意率86.54%,这充分表明了,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性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和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改善治疗效果,还可获得患者高度认可与满意。而且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病理知识的足够掌握,才可更好服务患者,提高护理效果[6]。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更能确保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李梅.3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7 (24) :221.
[2] 刘冬梅, 向庆丽, 李春林, 等.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34) :3169.
[3] 董俊平, 周倩, 邢霞.3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36) :241.
[4] 张丽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4) :503.
[5] 王利杰.糖尿病患者反复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14,20(4):688-690.
[6] 张海云,万静波,叶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生活方式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7):148-150.
(收稿日期: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