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灿 马宋坤 张伟林
难治性气胸其治疗比较棘手, 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内科胸腔镜手术等费用昂贵, 而患者又多具有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弱、病变广泛以及年龄高等条件, 限制了电视胸腔镜手术、内科胸腔镜术内科胸腔镜手术的应用, 故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内科胸腔镜手术治疗难治性气胸具有局限性[1-3]。为此,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8例难治性气胸患者采取内科胸腔镜联合生物胶治疗,观察其具体疗效。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难治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本研究, 本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将30例难治性气胸患者随机分成组1(7例)、组2(7例)、组3(8例)及组4(8例)。组1患者中男4例, 女3例;年龄52.3~71.4岁;平均年龄(58.28±5.42)岁。组2患者中男5例, 女2例;年龄52.9~71.8岁, 平均年龄(58.17±4.98)岁。组3患者中男4例, 女4例;年龄52.3~71.8岁, 平均年龄(58.19±5.75)岁。组4患者中男5例, 女3例;年龄51.7~72.4岁, 平均年龄(58.37±5.87)岁。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组1 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组2采用胸腔持续负压吸引及胸腔内注入四环素胸膜粘连术治疗。组3采用内科胸腔镜联合生物胶治疗。在内科胸腔镜下(有胸膜粘连带予以切断)对准破裂口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医用生物蛋白胶分为 A、B两个部分, 每部分均为 2.5 ml, A 部分由生物胶主体(含纤维蛋白原和ⅩⅢ因子)和主体溶解液(含磷酸二氢钾)组成, B 部分由催化剂(含凝血酶)和催化剂溶解液(含氯化钙) 组成, 生物胶 A、B 两部分分别溶解后备用, A、B两部分不混合;先通过内镜导管注入A部分2.5~5.0 ml, 再用5 ml空气冲管, 再注入B部分2.5~5 ml;退出内镜时留置闭式引流管, 观察至肺复张。组4采用外科胸腔镜手术治疗, 外科胸腔镜下破裂口缝合及必要时切除肺大疱、胸膜粘连带。
1. 3 观察指标 分析四组治疗后胸部CT摄片情况。比较四组的肺功能指标, 包括FEV1、FEV1/FVC及MMEF。观察四组的并发症(胸痛以、发热)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1 四组胸部CT摄片情况分析 治疗后胸部CT摄片显示:组1、组2、组3、组4 患者肺大泡、胸膜带状粘连, 肺组织不同程度的压缩萎缩及肺被牵拉等病变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低密度气体影均消失。
2. 2 四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组1、组2治疗无效的患者均中转得到有效抢救。组3患者FEV1(2.05±0.13)L、FEV1/FVC(0.74±0.09)、MMEF(1.98±0.12)L/s优于组 1患者的(1.91±0.11)L、(0.64±0.08)、(1.85±0.10)L/s和组 2患者的 (1.92±0.09)L、(0.63±0.08)、(1.84±0.10)L/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患者FEV1、FEV1/FVC及MMEF与组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四组患者均少数发生胸痛及发热等症状, 经对症处理后恢复。
表1 四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四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组1和组2 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FEV1/FVC FEV1(L) MMEF(L/s)组 1 7 0.64±0.08 1.91±0.11 1.85±0.10组 2 7 0.63±0.08 1.92±0.09 1.84±0.10组 3 8 0.74±0.09a 2.05±0.13a 1.98±0.12a组 4 8 0.75±0.10 2.04±0.12 1.97±0.13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医疗工作中最常见的呼吸内科急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常因患者症状重、病情急需抢救治疗。临床上将首次发作但胸腔穿刺抽气等治疗无效后反复发作等症状的自发性气胸称作顽固性自发性气胸。因心肺功能差、基础肺功能差以及年老体弱等原因使顽固性自发性气胸治疗比较棘手, 以往处理多采用胸膜粘连术, 胸腔内注入四环素、滑石粉等通过理化、物理性、生物刺激及免疫赋活作用使胸膜产生纤维化和肉芽肿, 引起胸膜腔永久性粘连以防止气胸复发, 但此类药品对胸膜刺激较大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呼吸循环功能, 多因剧烈胸痛导致患者痛苦大, 难以接受, 严重者可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手术的复杂性令许多呼吸内科医师、胸外科医生望而生畏[4, 5]。
近年来多主张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 但患者多为重度心肺功能衰竭, 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手术创伤大, 加之部分老年患者受出血多负面影响较为严重, 需手术室内进行, 且需全身麻醉, 费用多, 措施较复杂, 尤不适合年老体弱患者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6]。外科胸腔技术的发展虽被认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法, 但仍需手术室内进行全身麻醉, 多数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麻醉, 术后呼吸机撤机困难及气管置管拔管困难, 费用昂贵, 尚未普及[7]。故本研究对在病房内即可进行的内科胸腔镜结合生物胶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发现其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同时可以减少费用,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其可行性及优点在于对肺功能及全身影响减少, 对基础肺功能差、年老体弱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采用, 并且同时可切除胸膜粘连带, 使破口重新闭合有效阻止漏气[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被牵拉等病变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低密度气体影均消失。治疗后组1、组2治疗无效的患者均中转得到有效抢救。组3患者FEV1(2.05±0.13)L、FEV1/FVC(0.74±0.09)、MMEF(1.98±0.12)L/s优于组 1患者的(1.91±0.11)L、(0.64±0.08)、(1.85±0.10)L/s和组 2患者的 (1.92±0.09)L、(0.63±0.08)、(1.84±0.10)L/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患者FEV1、FEV1/FVC及MMEF与组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均少数发生胸痛及发热等症状, 经对症处理后恢复。
综上所述, 通过内科胸腔镜下联合医用生物胶治疗难治性气胸疗效确切, 其费用少, 只需局部麻醉, 操作亦不需转入手术室, 应用范围较广, 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 值得临床推广与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