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2-08 02:16:14帅建平宋信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3期
关键词:碘甘油口腔炎利多卡因

帅建平 宋信裕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 I 型(HSV-I)引发的一类急性感染性疾病, 多发生于<3岁小儿人群, 尤其是出生后12个月的婴幼儿, 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多个疱疹(颊黏膜、舌、唇、齿龈、患儿上腭、咽部及邻近口周皮肤等部位)、周围有红晕、破溃后成溃疡、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 可累及软愕和咽部。因口腔疱疹液内一般含大量病毒, 一旦发生溃破成为溃疡后继而出现细菌感染, 甚至严重时口腔疼痛、流涎、拒食、烦躁及相应的淋巴结肿大, 对患儿的饮食生活及家长造成严重困扰[1,2]。因此,对小儿迅速止痛、促进溃疡患病处愈合、降低痛苦程度、尽量正常进食均利于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恢复。利多卡因作为一类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不但具有药效穿透力大、较强扩散性、作用时间较长等优点, 且对黏膜刺激性小, 几乎无过敏反应,且不用在医院做皮试, 患儿接受度较高, 因此临床应用广泛[2]。碘甘油为口腔科一类常用外用药, 其主要成份碘对真菌、细菌、病毒、阿米巴原虫及芽胞杀伤作用强[3,4]。因此,本文对碘甘油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筛选纳入78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 根据临床资料进行确诊, 纳入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疱疹性口腔炎的相关诊断标准[5], 其中男40例, 女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39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20例;年龄0.5~3.0岁, 平均年龄(1.9±0.5)岁。治疗组中男21例, 女18例;年龄0.4~2.7岁, 平均年龄(1.6±0.5)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并且家属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抗感染治疗, 首先使用医院常规抗感染药物, 采用适当降温方法, 同时合并抗感染如静脉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治疗, 在早、午、晚饭前15 min左右采用无菌棉枝蘸取碘甘油以及 2%利多卡因按1∶1比例配置的混合液, 将其涂抹在口腔疱疹局部, 3次/d, 持续治疗5 d。治疗中需及时观察并询问患儿相关病情。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 显效:原有症状及体征全部已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口腔炎症状出现大幅降低;无效:伴随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加深严重度。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中显效15例, 有效9例, 无效1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 ;治疗组中显效21例, 有效14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 2 两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

表2 两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d)

表2 两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间 疱疹消退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39 3.3±0.7 5.5±0.8 6.8±0.4治疗组 39 2.4±0.5a 3.7±0.5a 5.1±0.3a

3 讨论

口腔炎初期轻度一般未受到患儿的重视, 若在早期阶段未进行及时有效干预治疗, 经疾病加重形成溃疡, 使患儿舒适度明显感觉降低, 对患儿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且在临床治疗时需长期用药, 此时必须对持续用药的安全性加以慎重选择。因此及时对其进行预防及治疗作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5]。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对此病进行积极治疗。因此亟需进一步制定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是关键环节。碘甘油作用机制是碘成分能氧化并阻断细菌细胞质核糖核酸(RNA)复制与移动, 因此氧化细菌细浆活动基因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结合发生变性、沉淀, 达到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质合成, 使病原体的繁殖、生长受阻。甘油作为主要稀释溶剂,除具有稀释作用外, 其本身油类脂溶性还具有使其与水分间隔离作用及润滑作用, 致碘甘油除具备碘剂的消炎、消肿作用外, 还使口腔溃疡避免唾液刺激及开闭嘴巴时因黏膜牵扯引发烧灼样疼痛, 助于油层下黏膜上皮损伤的尽快修复, 这是非油性液所不具备, 且使用前还必须作皮试, 阳性患儿禁用[6, 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中显效15例, 有效9例, 无效1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 ;治疗组中显效21例, 有效14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热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效果较为明显, 临床疗效确切, 可更好地控制临床症状,联合应用显示治疗优越性。

猜你喜欢
碘甘油口腔炎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54
浅论进行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口腔炎的发生率与放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分析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甘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对比
碘甘油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治疗口腔炎的核黄素
自制紫草油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艾滋病患者肛周溃疡20例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8:02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