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12-08 14:32赵素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金融学金融专业

赵素芳,李 俊

(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 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业转型带来了巨大推动力,传统的金融业务正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金融服务的效率有了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便捷。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行业以及国民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金融行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培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与时俱进的金融学人才是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主要职责。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单一金融学专业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目前金融行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应该重新审视金融专业的教学,积极创新并探索出适应金融业变化的教学方法。

一、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统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平台课、学科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这几类,但是由于部分课程有重复性的内容,加上不同教师观点各异、教材撰写标准不同,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困惑,不能对金融学专业有整体上的把握与认识。此外,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一般有一定时间间隔,同时,课程设置难以做到与时俱进,造成学生在日常的专业学习中无法接触到最新知识,有些正在学习的知识甚至已经过时,这就影响了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学校缺乏有效的实践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只有模拟炒股软件和商业银行软件等的运用,教学模式相对单一[1]。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只能掌握到书本上的知识和非常浅显的上机操作,在诸如人际沟通、业务技能等实践方面仍十分欠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行业的业务更加复杂,竞争也更加激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金融学专业教育滞后于金融业的发展

近些年,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创新层出不穷,不断有新业态出现,业务不断变化与升级,风险也千变万化,对金融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但是,在我国高校金融学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相对有限,教材内容更新缓慢,难以跟上金融业的变化,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明显滞后于金融学行业的发展。加上部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缺乏,在毕业以后,面对对知识需求具有十分高要求的金融行业,所学知识明显捉襟见肘。

(四)教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行业,在高校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的引路者,同时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后续培训不足,教师知识更新缓慢、故步自封。尤其在实践方面,大部分教师没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在平时教学中也极少真正有机会能够接触到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在教育学生时难以具体形象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降低了金融学的教学效果。同时,部分教师缺乏积极主动性,接受新事物较为缓慢,这与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思想产生较大偏差,教学中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学生身心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身心素质较差。现在的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缺乏自制能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运用,学生上网的时间增加,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不再锻炼身体,也很少与他人沟通,造成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差。其次,人生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因为缺乏具体的目标,在平时学习中没有动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不能为以后的就业储存知识和能量。最后,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受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学习可以放松,造成班级学习风气不正、浮躁现象滋生,学生上课开小差、玩手机是常态,加上学生课下复习不到位,考试突击应付,从而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2]。在技术的推动下和政府政策鼓励引导下,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数字货币等[3]。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5.31亿人,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7 257家,众筹平台280家。①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网贷之家、中关村众筹联盟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18互联网众筹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2016年底,人民币比特币交易甚至达到整体市场的七成以上。2016年以来,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逐渐趋严,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逐渐结束野蛮式增长,开始步入规范发展期。随着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飞速发展,其带来的高风险也不容忽视,其中技术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需要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难题。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1.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化

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在时间上的限制,实行全天运营,服务更加人性化、便捷化。但是,互联网金融交易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和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交易对象难以明确,交易过程不透明,加之互联网金融领域创新不断,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使监管变得更加困难[4]。因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这对金融人才风险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金融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渗透,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传统证券投资、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和个人投资渠道等信息匹配效率提高,交易时间变广,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传统金融业务更加高效率。但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虚拟性,金融服务产品和金融产业的准入门槛降低,一些具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从事传统银行业务,金融业呈现出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态势。该状态下,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和传统金融机构有效配合,以实现资金划拨和结算核算等业务[5]。这些互联网和金融业务的结合,建立在金融知识和高新技术的运用的基础之上。金融业务若要发展,需要同时具备金融学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这样才能创新思变,有效实现突破。

3.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行业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金融机构对客户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法更加先进。由于先进技术的应用,金融机构开始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效率明显提升。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金融行业开始逐渐向移动化、社交化方向转移,并由此产生出具有移动互联网特点的新金融模式[6]。金融行业日新月异、变幻莫测,客户的需求也千变万化,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扩大金融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实力,要求人才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只有这样,金融行业才能不断发展与进步。

4.对人才身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行业的风险越来越复杂,对创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业人员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才是金融行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金融行业才会不断创新,金融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反之,如果从业人员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能攻克与推陈出新,甚至出现一些人为的操作不当行为,就可能引起风险爆发,甚至导致金融危机。互联网时代,金融业人才还需具有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如不能有效调节日常工作压力,极易产生身心方面的伤害,进而降低工作效率,影响金融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改进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高校在设置金融学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行业的新变化,除开设金融学专业知识相关课程外,也要考虑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知识革新与对计算机水平的要求。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学校可另开设互联网金融和计算机课程,为学生传授关于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和众筹、区块链金融等互联网金融知识,同时提升学生计算机水平,为以后步入金融行业做足准备。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金融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在金融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操作外,还应使学生走进金融机构,到相关岗位进行实际练习,以更加深切的体会金融行业的需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要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学校应该积极与金融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三)教学内容与模式与时俱进

互联网金融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学生有更多渠道接触到金融类业务。因此,日常教学中,除了学习传统的理论知识外,在教学内容上可进行有效创新,如可将最新的互联网金融知识贯穿至课堂教学中;同时,有效借助学生的手机APP,实际了解金融中有关的业务和理财工具。证券投资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证券投资软件并模拟操作,银行业务可以通过银行的手机银行进行相关的了解。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养

教师是学生大部分知识的来源,他们传授专业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与性格,所以高校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由于学校环境相对单纯,高校教师切身接触企业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对开展实际教学十分不利。只有亲身体会过,教师才可以形象有趣地教授学生。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对金融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养,每年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将其经验和知识进行升华,培养出来金融行业真正需要的、现代化的、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优秀人才。

(五)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校金融专业所培养人才是我国金融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高校要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具备较强的领导力、沟通力、执行力、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够为金融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胜任未来充满挑战的各种岗位,才会在自己的职位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才能够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砖添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金融学金融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An Analysis o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部分专业介绍
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