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传统生态文化探析

2018-12-08 13:25钱春萍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滇池先民谚语

钱春萍

(昆明学院 滇合中心,昆明 650214)

生态文化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态价值观。世代生活在滇池流域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主要包括“护生、爱物”的生态伦理、“万物相生相克”的生态哲学、“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理念、“取用有节”的资源利用思想等内容。滇池流域传统生态文化是我们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探析滇池流域传统生态文化,对当今我们保护治理滇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护生、爱物”的生态伦理

滇池流域先民崇敬自然、热爱自然,在开发利用自然过程中,不是无休止地掠夺,而是对自然怀有感激之情、景仰之心。他们深知,人与自然的相处是相互的,尊重、爱护自然,自然会加倍回馈人类;反之,则报复人类。“护生、爱物”的生态伦理通过滇池流域先民的感恩意识、生态意识表现出来。

感恩意识。滇池流域先民对自然是抱着感恩意识的,突出表现在对自然的崇拜中。在滇池流域生活的彝族,他们崇拜自然,笃信万物有灵,崇拜森林的“密枝节”就是例证。“密枝节”是彝族再现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古老社会形态的一种节日,也是彝族缅怀祖先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一般是把离村寨不远的一片树林封为“密枝林”,再在林中选一棵参天古树作为密枝林的神性象征。一旦把某片树林确定为“密枝林”,便是神圣不可冒犯的圣境,不准在林中放牧、捕猎,不准在林中伐木折枝,更不准把死人葬在林中。“密枝节”是一种被原始宗教包裹着的朴素生态文化行为。对森林的重要性的高度尊崇,是“密枝节”所折射出的生态文化意识。在生态行为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而达到风调雨顺的目的。

生态意识。滇池流域先民有较强的生态意识,在谚语、歌谣和乡规民约中都有体现。在谚语中,有许多重视花木认为花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谚语。如“有城无花,民心窄狭;有城无树,民心燥怒;城多树与竹,疾病不进屋”,就是在家中,也“莫嫌天井小,多栽花木养小鸟”。不仅如此,人们还重视城郊的林木,“毁一片林,荒一片城;城外乱砍树,城内无房住;城外森林多,城中疾病少。”[1]另外,还有许多爱护森林的谚语:“山上树多水不流,河堤树多挡浪头;山上郁郁葱葱,山下畜壮粮丰;山上毁林开荒,山下农田遭殃;绿了荒山头,油盐柴米不用愁;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2]在劳动歌中,有要求人们护山护水的歌:“坝要水来山要林,护山护水大事情;只要留得青山在,鱼跃清溪鸟归林。”[3]在情歌中,有禁止烧山的歌:“野火烧山遍地光,青草发芽放绵羊,哪只绵羊先吃草,哪个小妹先开腔?”[3]在历史上,滇池流域先民虽未制定“森林法”,但他们制定了许多保护森林资源的乡规民约。例如,清康熙五十三年所立小麻苴彝族村乡规碑明文规定:“本村龙村庵为阖村祝国祈年之所。凡有树林不得践踏。如有违者,罚香油二十斤,线香一万炷,供奉三宝。”[4]清道光二十二年所立龙潭五村乡规民约碑明文规定:“放火延烧山林者,罚银五两入公。盗砍树木者,每棵罚银一两,砍枝者罚银伍钱,各入公一半。”[4]这些保护自然资源的乡规民约要求人们自觉爱护山林,凡是有损害山林的行为都要受到处罚,体现出了强烈的生态意识,是滇池流域先民留给我们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二、“万物相生相克”的生态哲学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滇池流域先民的“万物相生相克”的生态哲学思想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石公鸡的故事和气象谚语生动体现了“万物相生相克”的生态哲学思想。

石公鸡的故事:为了治理滇池水患,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巡抚陈金率领军民疏浚海口河。由于中心河道的深挖,海口河中的两个石滩浮出水面,陈金便沿石滩两侧开挖了宽1米的水渠,将出水口一分为三,海口中滩川字河形成。道光十六年(1836年),总督伊里布倡议在海口中滩川字河上建造石闸三座,共二十一孔,全长109米,名曰“屡丰闸”。人们也称之为“川字闸”。“川字闸”修成后,中滩街上一居民家百事不顺,请“先生”来看,发现他家大门正对着“川字闸”的南闸,南闸像一条蜈蚣,所以百事不顺。怎么破解,先生想出一个办法,在他家屋顶上安装了一只石公鸡,石公鸡头正对着像蜈蚣的南闸,从此诸事顺利。在现实当中,公鸡是蜈蚣的天敌,说明滇池流域先民深谙“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

气象谚语:规律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在常年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滇池流域先民研究天气的变化,总结出许多规律,用气象谚语表现出来:“云走东,有雨变成风,云走西,骑马披蓑衣;云走北,有雨下到黑,云走南,有雨下不长。初三下雨十七晴,十七下雨永不停。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有雨无雨,且看西山雾气。雾气下了坝,有雨也不下。雾气上山头,无雨也得愁。有雨山戴帽,无雨山系腰。东北风,雨祖宗,东风雨,西风晴。夜晚东风掀,明日雨绵绵。清明断霜,谷雨断雪。天黄有雨,人黄有病。”[5]

三、“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理念

我国古人认为,各种废弃物质皆有“余气”,任意弃置污秽不堪,变为肥料则可“变废为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留废物,通过合理开展多种项目经营,可以“相资以利用”。这与当代的循环经济理念十分接近。在历史上,虽然滇池流域先民没有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但是很早就有了实践,捞海肥就是典型例证。

滇池草海的沼泽富含氮磷,极有利于狗尾巴草、海菜等海草的生长。这些海草和海泥是极好的肥料,俗称“海肥”。采集海肥的工具是铁制的大钉耙,钉耙有七八个齿,每齿有尺余长,用绳子拴住,绳子的另一头系在长竹竿上,船夫到了水草密集处,一手握住竹竿,另一手将钉耙远远扔出,铁耙直沉湖底,船上人用力收紧竹竿上的绳子,钉耙将海草连根带泥收拢过来。在岸上,人们把海草和海泥混合,做成粪饼,摊在地上,连晒带捂半个月,让其发酵,晒干后拉去肥田。捞取海肥,一举两得,既能满足农作物所需要的养料,经济实惠,又能使草海每年得到疏浚,减少了水中氮磷等的含量,降低水体富营养状况,有利于保持水质。捞海肥作为一种生态行为方式,实现了氮磷等营养成分的循环利用,彰显了一种原始的“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思想。

四、“取用有节”的资源利用思想

孟子、荀子从“王道之始”“圣王之制”的政治哲学高度阐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维持资源再生能力的重要性。他们提倡节制物欲、适度消费,反对竭泽而渔,主张对山林川泽“以时禁发”,对母兽幼兽、鸟巢鸟卵、幼小树木予以保护,采捕生产避开生物孕育生长的关键季节,使生物正常繁殖。这些都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渔猎生态文化是滇池流域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早在秦汉时代,滇池地区已有“田渔之饶”。滇池渔人靠鱼生活,但渔人不贪,“遵古训惧报应”。世世代代滇池渔人用祖宗之法自然之态捕鱼,坚持抓大放小,在浅水下板罾、放虾网、竹龙子、赶网,在深水撒大网眼,小鱼漏网而去,养活滇池渔民数万,鱼儿确实从不见少,即“猎而不绝”。

饮食文化直接植根于各地的山川物产,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地处滇池之滨,土地肥沃,四季如春,一年四季都有时鲜菜蔬瓜果。这为昆明人制作山珍野味提供了丰富原料。茄子是昆明最具有代表性的菜肴之一,也是在昆明随时都可以吃到的一种咸菜。茄子是一种时令菜,时令一过,就不能再吃到。怎样才能常年吃到茄子,昆明人有自己的独特做法。他们把吃不完的茄子做成,可以长期保存,随时都可以吃到,体现了人们爱惜资源的生态思想。

[1]昆明日报编.老昆明[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283.

[2]王定明.昆明谚语[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299-301.

[3]王定明.昆明歌谣[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81-90.

[5]林泉.重返老昆明[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363-365.

猜你喜欢
滇池先民谚语
大美滇池岂能毁于逐利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中)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