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就业与创业研究

2018-12-08 11:02许磊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院校德育

许磊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401520)

2014年,国务院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将“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1]这一目标写进了规划。近年来,为顺应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针对高职高专的规划与指导不断发力,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生就业、创业,国家都出台了各种相关的指导性和政策性的鼓励政策。然而当前国内大多高职院校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并没有多大改善,过分注重技能培养,忽视内在品质塑造的情况并不乐观,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向钱看”的错误思想,这导致很多高职毕业生有技能无才能,有实践能力而缺乏敬业精神,这些现状不仅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还可能影响到学校的品牌。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培养的问题

1.传统观念导致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自信心缺失。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即技术教育或技能教育的思想在广大民众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社会大众普遍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基础差的学生迫不得已而选择或者学习的一门手艺或者谋生手段。这里的基础差一方面是中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指的就是德育基础、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这些被一些学校、社会贴上“基础差”标签的学生,不得不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这些传统价值观给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学生缺乏就业与创业自信心和认同感,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的心理。

2.重视专业课忽视理论课导致学生重技能轻理论。进入大学以后,大多数学生对动手能力强、学习目的明确的专业课和实践课比较感兴趣,而对偏重于理论教育的德育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却提不起兴趣,这些课堂成为了学生逃课,睡觉,玩手机游戏的“重灾区”。尽管学校出台了很多支持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政策,任课教师课堂上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仍然效果不佳。

3.学校培养理念多而杂,学生就业与创业方向模糊。近年来,关于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理念更新的报道层出不穷,在这种思想碰撞,百家争鸣的时期,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的人才培养理念,都希望树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然而,这些教学理念暂时停留在口头上的较多,在实际教学和管理中无所适从。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不清晰,就业方向不明确,更谈不上独自创业。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就业与创业培养的意义

1.高校就业与创业培养有助于净化市场空气,提振社会风气。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上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类似于“信息泄露”“钓鱼执法”“偷拍直播”等一系列焦点问题,透过事件本身,我们发现这些焦点的出现大都是因为当事人缺乏基本的社会的基本道德。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学生的培养培养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将来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最终要步入社会就业或创业,大学教育培养是对他们学生时代的最后校验。现在的大学生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一段时间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因此,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是提振社会风气的一个好办法。

2.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成就自我。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目标明确——就业。统计数据表明,2014—2016年,全国85%以上的高职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是这一群体的最直接目标[2],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时间相对短、专业针对性强、实训效果显著、市场对接精准等,这都符合了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动力。良好的德育积淀能够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起到良好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校期间应着力抓好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

3.就业与创业培养符合社会选材的标准,更有助于打造高职院校品牌效应,适应高校市场经济竞争。近年来,内涵发展、文化育人的观念在国内各大高校深入人心,大家普遍认识到一味强调技能的提升忽视德育教育的后果得不偿失,比起技术好,企业更倾向于德育高的员工。高校毕业生的技能与德育素质高低,俨然成为企业衡量学校毕业生素质的标准。因此,运动健体、德育强心的内涵式发展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品牌的打造。

4.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培养教育,有助于涤荡社会不良现象,激发社会正能量。毫无疑问,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文化宣传、激发正能量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决定了未来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因此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中的重要一员,在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涤荡社会不良现象,激发社会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就业与创业培养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并逐渐成为塑造学生良好品行,培育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培养的路径

教育关乎未来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必须加以重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市场经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从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就业观。为每一名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其发展目标,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定位人生。

2.推行工学结合、市场进学校的教学方式,塑造工匠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就业创业人才。工学结合教学,就是让学生到生产一线亲身经历和体验竞争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极大压力,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学习的动力,明确学习发展方向,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的。通过亲身体验和再学习,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其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3]。

3.加强校企文化交流,拓宽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注重文化育人,环境塑人。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灵魂,时至今日,没有人再怀疑文化和环境对一个人品格的塑造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自当孕育出高尚品格的大学生。高职学校在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可以考虑与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大量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尽可能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构建模拟实训基地,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直接引入企业生产车间,使学生在实训期间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够感受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

4.加强经济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完善学生就业与创业培养体系。学生就业与创业培养体系必须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培养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构建全方位育人的高职学生价值观、德育观,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为高职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才能真正解决好“培育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承担起高职文化塑人,培育工匠精神的使命[4]。

四、结语

当今世界经济圈大融合,经济结构大调整,科技大发展,这些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学校应主动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就业与创业人才。

[1] 张建琴,单智伟.张履祥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培养[J].嘉兴学院学报,2016,(9).

[2] 陈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19).

[3] 徐光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J].思政教育,2013,(29).

[4] 赵明,王恩建.当代大学生德育培养有效途径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8).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院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