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2018-12-08 11:02何凤怀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精准制度

何凤怀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3)

在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是农村经济转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现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巨大障碍。解决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问题是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任务[1]。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在一个国家农村地区,即以农业为主要发展业的地区,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不能平等地获取发展机会和占有社会资源的群体。这种弱势通常表现为物质生活极为贫困,消费水平低下,无法提供物质条件来满足基本的精神文化消费;文化素质、专业素养不高,思想观念落后;政治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地位低下,相对剥夺感较强;生活态度消极,对未来缺乏信心。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是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客观原因。地理环境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大多聚集在自然条件差、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不利于社会生产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没有适宜的农业发展条件,农作物产量低,农业设施也比较落后,交通闭塞,市场经济不发达,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2.自我发展能力薄弱是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影响事物自身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内部因素,个人能力的差异必然会在经济收入上表现出来。农村弱势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低,缺乏专业技能,且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劳动能力弱;另外,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较重,思想观念落后、依赖性强。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弱势群体在提升自身生活水平方面陷入困境。

3.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的不公是弱势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事物的发展总是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但外因通常起辅助性的作用,激化、助长事物的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先富带后富等政策作为外部因素使得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越农村,东部沿海城市远远超过内陆地区,地区发展差异逐渐拉大。另外,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能给予农村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

二、影响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是一个国家存在发展的基础,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中,农业是经济效益最低的弱势产业,农村弱势群体仍然以种植农作物尤其是效益及其低下的粮食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村地区工业设施缺乏,农民就业困难,增加收入的渠道少,难度大。以户籍登记为手段的人口管理制度,极大阻碍了农村劳动人口的流动,社会福利、政策、就业等难以向农村人口倾斜,使得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农村弱势群体处境更加艰难。社会保障制度也深受此制度的影响,城市成为国家保障的重心,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贫弱的地区经济基础之上。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在制度形成时期就已经显现。以上这些因素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经济进程。

2.政治因素。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是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政府的活动基本上围绕着政府决策而展开。1981年后成立了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但基层政府各机构设立分散,协调性差,经费不充足,研究员素质不高,研究水平上不去,制定的政策不具针对性和系统性[2];对于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不能从政策上给予帮助。农村稳定与脱贫致富取决于众多原因,其中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需求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体制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导致农村养老保障滞后,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发展理念不到位,法律制度不健全,财政支持受限制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3]。这些因素都在政治层面上限制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进程。

3.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定社会中生存的人,其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必须与该社会环境的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否则社会生存中的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迷茫与紊乱,进而引发行为上的障碍,最终造成社会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4]。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压力也导致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乡土观念严重。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人们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追求舒适安稳的生活;对于科技知识、现代文明没有较大渴求度,这在农村弱势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第二,小农意识强烈。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经济的巨大压力也逐渐渗透到农村经济中,然而我国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比如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等,严重束缚农民的头脑,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身份认同焦虑。城市的扩张与乡村土地的匮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迫使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但却很难融入城市的主流中,无法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自身生理、安全、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难以满足,很容易产生自我身份的焦虑感。第四,自我改变的无力感。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弱势群体常常对追求美好生活缺乏信心,对于如何改变自身生活无从下手,生活态度消极。所有的这些因素,在内部阻碍了农村弱势群体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三、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具体措施

1.精准扶贫,提升农村弱势群体经济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贫困问题,不断调整并完善扶贫政策,扶贫开发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5],扶贫工作的开展也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细化。第一,精准扶贫的核心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定位贫困人口,遏制由于人为原因、制度缺陷等造成的贫困群体定位模糊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开发过程中帮扶对象数量不精准、针对性不强,扶贫项目指向模糊问题。第二,精准把握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因人施策。只有真正了解贫困人口,包括农村弱势群体的真正需求,才能更有效地给予帮助,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第三,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贫困群体自身能力的培育而非全部依靠财物补贴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加强贫困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消除“年年扶贫年年贫”现象,增强其内生脱贫致富能力。

2.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农村地区政府决策研究机构,将民主、科学决策落实到基层,真正做到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底层民众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制度、决策方面给予农村弱势群体以支持。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是作为服务型、责任型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农村社保新理念。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同步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努力构建公平普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制度碎片,实现城乡一体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充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对社保资金的投入,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在管理上,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通过一系列宣传手段,增强农民的参保积极性[6]。

3.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持续性的作用[7]。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对于培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从根本上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赶上现代社会发展步伐,更好融入社会的方法。因此,要加大农村成人教育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切实保障农村成人教育的顺利开展;积极探索农村成人教育新模式,对于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方法教育;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农民的关系,使教育服务于人。第二,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素质。当前农民心理的矛盾与冲突是全球化进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增强农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就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农村地区精神文化。首先,加大国家对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支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引导底层民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通过举办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自我能力的提升,改善自身生存困境;积极发展优秀先进文化,在农村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进而从自身发展方面推进与社会的融合。

[1]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全文[EB/OL].搜狐网,2017-10-29.

[2] 李祖平.新农村建设视域中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机制研究[J].学术论坛,2006,(8).

[3] 卢华东.建设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政府责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3).

[4] 赵兰香.心理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

[5] 郑瑞强,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2).

[6] 徐祖荣.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保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J].今日中国论坛,2006,(5).

[7] 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7).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精准制度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