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兴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下面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说明。
关键词:核心素养;椭圆;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锻炼逻辑推理能力;体验坐标法在处理几何问题中的优越性,进一步通过数与形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运算、直观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2.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态演示,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大知识信息的容量,使内容充实、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课题
通过多媒体“神舟7号”围绕地球运行轨迹,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图形?给出生活中有关椭圆的图片,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1:那么椭圆该如何定义?
(二)自主探究,形成概念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纸板,一段细绳,两枚图钉,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同桌间合作、动手绘图,教师巡视,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2.学生自己概括椭圆定义.
3.通过问题再次强调①当2a>2c时,轨迹是椭圆;②当2a=2c时,轨迹是什么;③当2a<2c时,轨迹又是什么.
(三)师生互动,导出方程
[师]:由椭圆定义,知道了椭圆的“定性”描述,但是对于这种曲线还具有哪些性质,这需要我们利用坐标法先建立椭圆的方程,进行“定量”的描述,然后通过方程来研究其几何性质。
问题2.(1)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建立坐标系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生]: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写出点集、列出方程、化简方程、证明(可省略).建系的一般原则为:使已知点的坐标和曲线的方程尽可能简单,即原点取在定点或定线段的中点,坐标轴取在定直线上或图形的对称轴上,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
问题3.怎样建立坐标系,才能使求出的椭圆方程最为简单?
1.建系:如图1以两定点F1、F2的连线为x轴,以线段 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
2.设点:设M(x,y)为椭圆上任意一点,|F1F2|=2c(c>0),
则有F1(-c,0)、F2(c,0).又设M与F1和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2a(a>0).
3.列出方程
4.化简方程:教师引导学生化简,得到(a2-c2)x2+a2y2=a2(a2-c2).∵a>c,∴a2-c2>0令a2-c2=b2,则方程化为b2x2+a2y2=a2b2,两边同除以a2b2得椭圆的标准方程,+=1(a>b>0)此时,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F1(-c,0)F2(c,0),这里,c2=a2-b2
问题4:如图2焦点F1、F2在y轴上,椭圆的方程形式又如何呢?
[师]:同学们相互讨论,并动手得出方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指出:椭圆的标准方程(a>b>0),焦点在y轴上,F1(0,-c),F2(0,c),这里,c2=a2-b2
(四)为了加深对椭圆的定义及两种标准方程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五)初步运用,强化理解(培养运算应用能力)
例1.判定下列椭圆的焦点在哪个轴上,并写出焦点坐标及焦距.
(1)+=1 (2)+=1
例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经过点(3,-4),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六)巩固练习 1、课本P42练习1、2 2、练一练
(七) 知识整理,形成系统(由学生归纳,教师完善)
(八)布置作业 习题2.1 A组1 、 2
六、设计反思
本节课围绕“层层设问——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归納总结”这一主线展开,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通过观看“神舟7号”围绕地球运行轨迹图片及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动手实践,自己总结出椭圆定义,符合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知规律,而且提升了数学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在进行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的过程中,利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提高了逻辑推理及运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