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笙
【摘 要】 语文学科在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中,一直存在一种时左时右、非此即彼的非理性对待,长期偏离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中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本资源,围绕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不失时机地渗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简单地说,中职语文教学就是要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奠基铺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教育;职业生涯;奠基铺路
一个时期以来,中职教育被普遍误读为“就业教育”。所以,语文学科在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逐渐被边缘化。许多中职学校打着教学改革的旗号,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只要能让学生掌握一点实用的语文知识,能够应付就业就行。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支配下,学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中,随意删减语文课的课时,压缩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对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也一降再降,致使部分语文教师也觉得语文学科可有可无,教学态度失之严谨,其结果是语文学科沦为中职课程结构中的“搭头”,语文教学完全背离大纲规定的“三维目标”,几乎丧失它应有的育人功能。
无独有偶。近几年,国家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亟需大批实用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愿望出发,回应人民群众对打破职教发展“天花板”、打开中职学生成长空间的热切期待,对高校招生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即鼓励学有余力的、有升学意愿的中职生通过对口高考进入专科乃至本科院校学习深造。随之而来的是,对口高考又逐年升温。因为语文是对口高考的必考学科且分值很高,所以语文在中职学校的课程计划中又成为“香饽饽”,许多学校不是忙着增加课时,就是忙着提高难度,使中职语文教学又步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再次丧失中职语文学科应有的人文情怀和鲜明的职教底色。
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到底应该摆在什么位置?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教育责任?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些的确已经成为长期困扰中职语文教师的疑惑难解而又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笔者从教中职语文多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愿意就此话题谈点浅薄之见。
个人认为,中职教育的对象与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对象明显不同的是,中职生处在与社会接轨的最前沿,他们距离自己的职业生涯很近,有的学生中职毕业就会走上工作岗位。面对这种情形,中职语文教学当然不能满足于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本资源,围绕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不失时机地渗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简单地说,中职语文教学就是要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奠基铺路。
既然中职语文教育担负着如此重大的责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完成这一显性的目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落实。
其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和职业道德。所谓职业情怀,就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对职业抱着一种珍惜和敬重的心理,说白了就叫做“爱岗敬业”。许多中职生眼高手低,心性浮躁,走上工作岗位后吃不得苦,受不了累,朝三暮四,频繁跳槽,三年五载都不能踏踏实实地干好一份工作。出现这种现象原因自然很多,但关键一点是在中职阶段没有培养一种积极健康的的职业情怀,所以他们不懂谋生的不易,工作的艰辛。如果在中职阶段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乐业》时,教师利用梁先生当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谆谆教诲,如“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等等,对学生进行敬业乐业教育,学生或许就能受到启发,改变好高骛远的习性和好逸恶劳的思想,克服怕苦怕累心理,树立积极健康的择业观和職业观,培养一种对职业的虔诚心和工作的责任感。至于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那文本中的元素更是俯拾皆是。如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的《好雪片片》和《一碗清汤荞麦面》都是很好的范例。教师可以抓住那个处在社会最底层、外表污秽并且一无所有的卖奖券老人,他全然不顾别人对他是厌恶还是同情,不管谁来买奖券他总是笨拙地将奖券缓缓地装进一个崭新美艳的红色塑胶套,极为慎重地交给顾客还不忘面带微笑地感谢顾客祝福顾客的动人细节,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老人的所作所为体现出高尚的职业操守。教师可以告诫学生出身社会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不管境遇好坏,都必须真诚友善地对待我们的工作对象,尽职尽责把事情做圆满,把温暖和善意传递给千家万户,自己也会收获坦然和幸福。在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店老板夫妇为什么生意越来越兴隆?经过师生共同研讨,最后得出结论:店老板的面馆生意兴隆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手艺好;二是物美价廉;三是服务态度好,顾客有宾至如归之感;四是尊重顾客,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一切为了顾客着想;五是具有发展眼光,善于树立品牌。教师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着重教育学生如果未来经商做企业,一定要向面馆老板夫妇学习,掌握顾客心理,尊重顾客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扶贫济困,厚德积善,合理运用商业智慧,精心塑造商业品牌。如果教师能够一以贯之的科学利用文本资源,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引导,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一定会大为提升。
其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志和职业品质。自古以来,职场如战场,不可能总是风花雪月,轻松惬意,一帆风顺。能在职场顶天立地、叱咤风云者,必然要经历无数的波折,遭遇无数的摔打,方能百炼成钢,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中职生年纪小,涉世未深,加上部分学生在家中属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根本就没有经历困难和挫折的体验,因而也就谈不上具备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品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借助相关课文有目的地指导和培养。例如,高教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中的《士兵突击》和职业模块中的《浮冰上的搏斗》两篇课文,教师都能够认真剖析,精心提炼一些思想元素,如普通士兵许三多身上那种在特种兵选拔赛上“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和信念,生物学家蒋家伦身上那种为完成南极冰层勘测而在遇险时拼命求生的英雄壮举。还有李白在《行路难》 中结合自身的仕途坎坷,对人世间前路难行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但他并未消极沉沦,放弃远大抱负,而是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旷达乐观的胸襟,豪迈逼人的气概,更值得中职学生学习体会。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像李白那样,不断追求人生理想,在职业生涯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即使摔倒跌伤,也得坚守职业理想,不离不弃,奋斗到底。在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时,还可以让学生好好品味母子三人那种直面困难、团结一心、乐观向上、励志自强的感人故事,把人文教育和德育熏陶紧密结合,使学生从语文教学中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促进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其三,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选择某些篇目如《雷雨》(节选)《鸿门宴》等,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排练课本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同他人进行交流互动、组织配合,无形中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譬如排练《鸿门宴》,教师交代了历史背景,学生阅读了故事梗概,熟知了人物的个性心理后,教师就要分配小组成员分别扮演“鸿门宴”上的各个角色,小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来演绎故事,表演对话。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小组成员会很快融入团队之中,并且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义务。大家团结合作,共同的目标是把故事演好,把人物演活。表演练习的过程自然成为锤炼纪律性的过程,培养协作精神的过程,发挥临场应变能力的过程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态度、责任、技能、纪律、合作能力也是一次全面的考查与测评,对于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其作用和影响很大。
谈到语文课直接为学生的技能培养服务,最直接的莫过于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从高一开始,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设置课前一分钟校园新闻播报等环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人人上台,运用普通话汇报校园新鲜事,要求通过训练做到脱稿、流利,举止大方,训练成绩计入学期成绩。平时上课中,创造机会让学生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自主讨论发言、面试问答、采访调查等等,尽可能多地搭建口语训练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放开胆子开口说,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不提高都难。
中职生走上社会,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求职要写自荐信,应聘要写应聘书,做文员要写计划总结,搞业务要写市场调查报告,甚至还要起草经济合同。所以,写好应用文应该是中职生天经地义应该具备的一项职业技能。现行的中职语文课本不管哪个版本,应用文写作训练也着实占据很大篇幅,可见把写好应用文看成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已成为社会共识。在具体的写作指导中,语文教师要运用鲜活的案例来强调这种学习训练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必须搜集准备大量的范文,分析引导,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学生写完后,要比照范文点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提出修改意见。如此反复,效果明显。在写作复杂的应用文诸如调查报告时,可以采用分组方式,先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指定一人执笔,然后动员大家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再形成统一意见后由专人执笔写作,最后把各组的作品收集起来,让全班评比打分。把合作探究的方法用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技能,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还促进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可谓一举三得,事半功倍,实在是个好办法。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在中职的课程结构中,其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是无法替代的。语文学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优势和资源潜力,它能为中职生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中职语文教师要从促进學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深谋远虑,“精耕细作”,把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真正让语文教学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奠好基,铺好路,真正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不负人民的重托,国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