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选考历史原创预测卷

2018-12-07 05:47浙江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5期
关键词:题干题意本题

浙江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置闽中郡,其所辖地区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原浙江温州、台州、处州三府,粤东的潮汕、梅州,江西铅山等,就是现在的福建省、浙江省东部宁海县一带(包括温州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衢州部分地区)、广东省的潮汕地区、江西省的铅山县。秦朝闽中郡的治所在 ( )

A.福建福州

B.福建厦门

C.浙江台州

D.浙江温州

2.有人认为“儒”字可能是从“需”字演变而来的,因为这种神职人员主持祭祀仪式需要斋戒沐浴(“需”字的甲骨文像人洗澡的样子)。殷代甲骨文又有“丘需”一词,意即管理一个村社的神职人员。商代“儒”字的内涵可以说明 ( )

A.私学在民间广为流传

B.儒学思想深入人心

C.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D.神权政治影响广泛

3.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8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开化县文保所联合组队对龙坦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从考古发掘及出土文物来看,窑址内产品面貌及年代特征相对集中,为明代中期。地层中出土一件白瓷花盆,内腹有“正德庚午年造”字款,正德庚午即正德五年(1510年)。该窑址为浙江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烧造______的窑址。这里的“______”应填写(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粉彩瓷

4.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来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阅读下列画作:

苏轼《枯木怪石图》

文同《墨竹图》

郑板桥《石壁兰竹图》

这些画作就其形式而言属( )

A.人物画

B.文人画

C.山水画

D.花鸟画

5.唐朝“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政事堂”……光宅元年(684年),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玄宗时,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段材料可以说明 ( )

A.政事堂职能出现了根本转变

B.皇帝权力进一步削弱

C.政事堂决策和办公常态化

D.丞相权力进一步加强

6.黄宗羲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所说的未来“学校”是指 ( )

A.古代中国的太学

B.近代社会的各级各类学校

C.古代中国的私学

D.近代社会舆论或议会中心

7.阅读漫画:“与叩头无关”

下列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近代西方对清朝政府的礼仪并不赞同

②近代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文化不甚了解

③近代西方列强真实要求是“市场”

④晚清政府“天朝上国”及反侵略态度坚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③

8.“商标”是历史发展的缩影之一

近代中国火柴商标

孙文牌香烟

张裕酒品

以上商标透露出 ( )

A.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B.近代中国政治救国的主要情怀

C.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

D.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9.孙中山一生追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其民权主义思想不断演进发展,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以“取法乎上”作为理想,力求紧随世界民主潮流而前进,同时留意避免西方民主制的弊端,主张通过中西结合来完善民主制度。这里的“中西结合”表现为 ( )

A.用暴力革命实现民主共和

B.倡导民权为资产阶级所独有

C.用政治革命完成民主共和

D.主张民权为一般国民所共有

10.他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匕首”“投枪”一说源于《南腔北调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机》),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这里的“他”指 ( )

A.蔡元培

B.鲁迅

C.陈独秀

D.胡适

11.朱德曾赋诗以纪:“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这里的“有方”可以理解为共产党的 ( )

①国民革命方略 ②“党内合作”方针 ③南昌起义策略 ④“工农武装割据”战略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③

D.④

12.新闻报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报道按照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七七事变”

② “一·二八事变”

③“柳条湖事件”

④“双十二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13.阅读下列图文信息

上图中“猛虎掏心”中的“心”指( )

A.南京

B.徐州

C.锦州

D.杭州

14.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组织好6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

2018年,民族区域自治区需要组织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是( )

①西藏自治区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③内蒙古自治区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

⑤宁夏回族自治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

C.②③

D.④⑤

15.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在许多方面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公社随便调用社员、资金、土地和财产,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这种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取消是在( )

A.1978年以后

B.20世纪80年代初

C.1984年以后

D.20世纪90年代初

16.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经济结构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上述发展趋势直接得益于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放决策

B.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开放论断的指导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远影响

D.中共十五大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指导

17.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60多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这可以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性

B.实现了发展中国家社会制度的利益平衡

C.超越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目的性

D.实现了两大社会制度国家根本利益趋同

18.实际上,在“新四大发明”中,除共享单车以外,支付宝、网购和高铁都算不上中国首创,但中国却率先将这些发明融会贯通并吸收改进。以高铁为例,中国高铁短短十几年间就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创新、从系统集成创新到完全自主创新的跃域式发展。目前,中国是高铁运营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截至2017年底,高铁里程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里程的60%以上。这可以说明 ( )

A.高铁在“新四大发明”中发展最快

B.科学技术创新直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现代中国自主创新得以跨跃式发展

D.“新四大发明”完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

19.古希腊著名史学家修昔底德曾说:“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不仅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给希腊带来了空前的痛苦。过去从来没有这么多城市被攻陷、被破坏,从来没有这么多流亡者,从来没有这么多人被虐杀,从来没有这么多生命的丧失。”材料中的“空前痛苦”及四个“从来没有”足以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得不偿失

B.雅典民主政治没有进入“古典时代”

C.雅典民主政治是原始直接民主政治

D.伯利克里民主政治“黄金时代”隐含深刻危机

20.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1912年,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内阁制,不断扩大参议院权力,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由此可知责任内阁制旨在( )

A.体现社会契约的精神

B.践行人民主权的意志

C.实现三权分立的理念

D.显现天赋人权的思想

21. 从惯例看,民主、共和两党都有其自身固有的支持州,即所谓的基本“票仓”。而当时选情最不明朗的……所谓的“铁锈地带”的摇摆州(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特朗普总统竞选提出“让美国重新伟大”“重振美国制造业”,深深地打动了这里选民的心,摇摆州就彻底摆向了共和党。据资料,特朗普在这里成功地收获了86张选举票,2016年11月8日,特朗普战胜了希拉里。可见美国总统选举的关键取决于 ( )

A.参议院席位

B.参选总统的施政方略

C.众议院席位

D.“铁锈地带”的选择走向

22.新航路的开辟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而物资与物种的交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内容之一。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对物资与物种的交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美洲的烟草、可可等新物种出现在欧洲市场

②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

③欧洲甘蔗、葡萄出现在美洲

④欧洲移民和非洲黑奴出现在美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23.罗斯福受农民欢迎的漫画

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 )

A.罗斯福“炉边谈话”使农民满怀信心

B.国家的农业“双减”政策赢得农民支持

C.罗斯福规定政府拨款大规模救济农民

D.通过法律确保农民进行集体谈判权利

24.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经济活动中,政府应当充当裁判员的角色,其职能是使比赛有规则地进行,而不是亲自去踢球。政府的责任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条件和适宜的环境。这段话典型地反映了 ( )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运行机制

B.统制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C.中央统制经济政策的运行机制

D.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特征

25.阅读下列图文信息

为改变图中“不平衡”状况,关键在于 ( )

A.打破雅尔塔体系的制约

B.强化两极格局的竞争与抗衡

C.各种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与组合

D.“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与强化

26.【加试题】187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亚进行了三年多调查后发表著作,正式提出“丝绸之路”,而他指的是公元前2世纪前形成的一条由洛阳、长安一直到中亚撒马尔罕, 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道,以后慢慢为地理学界、历史学界所接受,之后才出现了将对外交通命名为“丝绸之路”的现象。这可以说明 ( )

A.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命名无关

B.“丝绸之路”实际上指当时一条中西贸易主要交通线

C.只有经过了调查论证后的历史现象才可靠

D.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与德国学者“丝绸之路”内涵完全不同

27.【加试题】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建立中国特色监察体系的创制之举,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的决议。回顾历史,某朝规定: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该朝代是 ( )

A.西汉

B.唐代

C.元代

D.明朝

28.【加试题】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下列成果中属于技术革命的有 ( )

①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②瓦特“万能的原动机”

③莫兹利制成的车床

④汽车和飞机的制成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29.【加试题】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这部交响曲体现了贝多芬对英雄的崇拜。然而,后来贝多芬愤然涂去了原来的题字,并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治在这里,贝多芬“愤然”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

①拿破仑称帝

②梯也尔建立“护国主”政府

③华盛顿当总统

④拿破仑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30.【加试题】为了提高共和国的声誉和公民的自豪感,从13世纪后期起,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行会和富商大贾热衷于修建教堂、政府大厦和私人住宅。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建筑是 ( )

A.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B.科隆大教堂

C.西斯廷小教堂

D.圣彼得大教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还积极投入新宣言的写作,不久,《共产党宣言》顺利完成了,并于1848年2月在伦敦正式出版发行。《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总纲领。它着重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目的,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思想。……最后,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共产党宣言》庄严的结语。《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很快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摘编自董胜《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这是他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11月,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他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的演讲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李大钊的这些宣传,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他们的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依据材料一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5分)

(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主要表现,并归纳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5分)

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市场,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也需要新的投资场所。19世纪末期,近代以来以殖民扩张为载体的世界经济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到世纪之交,世界领土瓜分完毕,所有民族都被卷入世界市场之中,世界完成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巨大变化的特征,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主要条件。(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并归纳其出现的主要原因。(3分)

33.【加试题】(10分)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牡丹亭》视频大赛自3月2日开展以来,在昆曲界受到广泛关注,吸引了昆曲专业演员,以及广大昆曲爱好者的踊跃参与,为我们带来了自己对昆曲的独到理解。有的忠于原著,用精湛的唱腔与身段,表达恰如春在柳梅边的古典;有的用现代舞蹈、歌剧演绎等方式,追求活泼轻快的戏曲之美。

——摘编自2016年4月1日杭州新闻中心

材料二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戏剧舞台上出现了①“花部”与②“雅部”较量争胜的局面。如浙江金华等地出现的婺剧,各地地方戏曲声腔如京腔、秦腔、梆子腔等曾贬为“乱弹”;“雅部”就指昆曲。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极力压制“花部”。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教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昆曲《牡丹亭》主要艺术特点,并指出明清时期昆曲兴盛的主要表现。(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位文化学者,你会赞成①“花部”还是②“雅部”,试论证阐述你的观点。(4分)

34.【加试题】(10分)学习历史,贵在知识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顺应民意,退出战争,保住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苏俄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1917年12月3日开始的谈判中,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权衡利弊,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

——摘编自列宁《谈谈不幸的和约问题的历史》

材料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秘密附加议定书”,规定苏德两国势力范围的界限,在波罗的海沿海是立陶宛北部边界;在波兰是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在东南欧,苏联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当时属于罗马尼亚)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德方宣布它对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材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参与签署“和约”的基本出发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权衡利弊”所采取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或措施。(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苏德签署的“秘密附加议定书”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材料苏俄(联)参与签署的“和约”或“条约”的共同特征和根本意图。(6分)

参考答案

1.A【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秦置闽中郡”的范围,要求再现教材“秦朝疆域”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中的“秦置闽中郡” 就是现在的福建省、浙江省东部宁海县一带(包括今温州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衢州部分地区)、广东省的潮汕地区、江西省的铅山县。再现教材“秦朝疆域”可知:其治所在福建福州,故选项A符合题意。

2.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这种神职人员主持祭祀仪式需要斋戒沐浴(“需”字的甲骨文像人洗澡的样子)”的范围,要求再现教材“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私学兴起”“儒学兴起”“甲骨文”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儒学和私学兴起、甲骨文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答题要求“商代”及再现相关教材知识可知:选项A应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兴起在春秋时期,孔子是创始人,选项B不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选项C错误;从“儒”字演变及职能“神职人员主持祭祀仪式需要”可知商朝神权政治产生的广泛影响,故选项D符合题意。

3.C【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明代中期”“ 正德庚午即正德五年(1510年)”的范围,要求再现教材“古代中国明朝瓷器”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答题要求“明代中期”“ 正德庚午即正德五年(1510年)”“瓷器”及再现相关教材知识可知:选项A、B是唐朝及唐朝以前瓷器主流产品,选项A、B不符合题意;明朝中期青花瓷是当时瓷器主要产品,选项C符合题意;粉彩瓷是清朝时期主要瓷器产品,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4.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画作”特点,要求再现教材“古代中国文人画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集中表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绘画等艺术,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再现教材“古代中国文人画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集中表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等,并结合题干答题要求“形式”可知:这些画作都有文学、篆刻、书法、绘画等特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5.C【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常于门下省议事”“以中书令‘执政事笔’”“ 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要求再现教材“唐朝政事堂会议”主要职能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答题要求“常于门下省议事”“ 以中书令‘执政事笔’”“ 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及再现相关教材知识可知:政事堂会议开始在门下省举行,后在中书省举行,最后在中书门下举行且成为常态,故政事堂会议办公或决策的变化说明皇权在加强和完善,相权不断被削弱,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选项A、B、D说法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6.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等再现相关教材知识可知:这里的“学校”实际上是指未来社会的思想舆论中心或者资产阶级代议制下的“议会”,故选项A、B、C说法错误,选项D符合题意。

7.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漫画中清朝官员“叩头”、列强侵略者“白银”,结合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西方列强侵华,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理解题干漫画中清朝官员的“叩头”、列强侵略者的“白银”要求等再现相关教材知识可知:这里的“漫画”意即清朝官员在西方列强提出经济侵略(“白银”)下以“叩头”进行“回答”,西方侵略者“根本上不予理睬”,故选项①②说法仅为表层意思;选项③说法(打开或扩大对中国的市场是列强侵华的根本意图)符合题意;漫画中清朝官员的形象可以理解为“天朝上国”,但不能说明“反侵略态度坚决”,故选项④不符合题意。

8.C【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图片中“提倡国货”“救国”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图片中“提倡国货”“救国”“近代中国火柴”“张裕酒品”等信息,再现相关教材知识可知:这里的“图片”意即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背景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觉醒(要求“提倡国货”“救国”),凸显了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错在“近代工业”(涵盖外国及本国民族工业),题目体现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和政治情怀;选项B错在“政治”(还有“提倡国货”的经济救国和文化救国);选项D错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基本趋势”(其中涵盖自然经济、外资经济、民族工业、洋务经济等经济结构变化)

9.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同时留意避免西方民主制的弊端,主张通过中西结合来完善民主制度”“ 其民权主义思想不断演进发展,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时代特点”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力求紧随世界民主潮流而前进”意即用暴力实现民主共和,实现民权为资产阶级所独有;“同时留意避免西方民主制的弊端,主张通过中西结合来完善民主制度”意即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民权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通过“中西结合”达成新民权主义,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仅为旧三民主义表现。

10.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材料中“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南腔北调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机》”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南腔北调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机》”等,可知“他”为周姓,“ 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为鲁迅文学形式杂文写作特色;“《南腔北调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机》”为鲁迅作品。三者中只要熟悉其中一项,即可选出选项B。

11.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红军荟萃井冈山”“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南昌起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红军荟萃井冈山”意即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得以巩固;“人民专政靠兵权”意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发展和稳定;“领导有方在百炼”意即“工农武装割据”得到了很好地实践,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实践成功,毛泽东思想得以形成,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①和②为国民革命内容,选项③为城市中心论的实践。

12.C【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七七事变”“ 一二·八事变”“ 柳条湖事件”“双十二事变”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 一·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 柳条湖事件”发生在1931年;“双十二事变”发生在1936年,故选项C符合题意。

13.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猛虎掏心”“瓮中捉鳖”“关门打狗”,结合“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猛虎掏心”发生在淮海战役,这里的“心”所指徐州战役,徐州战役战略为“中间突破”,即以徐州为中心突破,故选项B符合题意;“瓮中捉鳖”发生在平津战役;“关门打狗”发生在辽沈战役;选项A、D不符合题意,选项C发生在辽沈战役。

14.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及需要组织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题项中①为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②为1955年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为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④为1958年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⑤为1958年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故选项D符合题意。

15.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在许多方面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在许多方面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1980年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取消人民公社;1980年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故选项B符合题意。

16.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非公有制经济”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非公有制经济”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深化的产物,是中共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著名论断指导的结果,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说法不符合题意。

17.A【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并再现教材知识考点可知:“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意即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实践证明该政策的正确性,故选项A符合题意。国家外交的根本立足点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不同,故选项B、C、D说法不符合题意。

18.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但中国却率先将这些发明融会贯通并吸收改进”“中国是高铁运营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但中国却率先将这些发明融会贯通并吸收改进”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很强;“以高铁为例”说明高度发达的中国高铁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仅是表层意思,选项C仅是材料意思的一个方面,选项D“完全”“生产”说法不符合题意。

19.C【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空前痛苦”及四个“从来没有”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空前痛苦”及四个“从来没有”,再现教材知识可知:雅典直接的原始的民主政治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弊端,极易引发政治腐败和混乱,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D错误;“伯罗奔尼撒战争”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20.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内阁制”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孙中山《临时约法》,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内阁制”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下的责任内阁制”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近代中外责任内阁制旨在保障主权在民,防止君主专制制度的再现,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21.C【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摇摆州就彻底摆向了共和党”“ 特朗普在这里成功地收获了86张选举票”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摇摆州就彻底摆向了共和党”“ 特朗普在这里成功地收获了86张选举票”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特朗普赢得摇摆州的支持,意味着支持州数量增多,其众议院席位增多,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2.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物资与物种的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对物资与物种的交流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物资与物种的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对物资与物种的交流的影响”并再现教材知识考点可知:选项①②③属于物资与物品的交流,也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或者之后出现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④为人员流动,不符合题意。

23.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罗斯福受农民欢迎的漫画”“罗斯福新政”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罗斯福受农民欢迎的漫画”“罗斯福新政”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罗斯福受到农民的欢迎,主要了解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政策与效果:通过减耕减产(双减)并向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了农民利益,也推动了农业的恢复,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错在“农民满怀信心”,应为广大美国人民增强信心;选项C大规模救济的也不仅仅是“农民”;选项D错在“农民”,应该是“工人”。

24.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政府应当充当裁判员的角色”“ 而不是亲自去踢球”“政府的责任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条件和适宜的环境”等相关知识进行问题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结合题干材料“政府应当充当裁判员的角色”“ 而不是亲自去踢球”“政府的责任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条件和适宜的环境”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典型反映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特征,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为单一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选项B、C为以行政控制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模式,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25.C【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不平衡的跷跷板”“欧盟、俄、中、日”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不平衡的跷跷板”“欧盟、俄、中、日”“改变”并再现教材知识考点可知:图片材料典型地反映了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雅尔塔体系解体,故选项A、B说法不符合题意。为改变图中“不平衡”状况,关键在于图中各种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与组合,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说法只会强化不平衡,故选项D说法不符合题意。

26.B【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正式提出‘丝绸之路’”“ 而他指的是公元前2世纪前形成的一条由洛阳、长安一直到中亚撒马尔罕, 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道”“ 之后才出现了将对外交通命名为‘丝绸之路’的现象”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方法理论,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正式提出‘丝绸之路’”“ 而他指的是公元前2世纪前形成的一条由洛阳、长安一直到中亚撒马尔罕, 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道”“ 之后才出现了将对外交通命名为‘丝绸之路’的现象”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命名“丝绸之路”时,指的是在特定时间的特定交通路线,而且这条商道出现的时间会更早。根据教材对“丝绸之路”的定义,可以发现其与德国学者的说法有一定差异。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内容已经不是以丝绸为主,有些只是交通线路,而不是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道。故选项B符合题意;而“丝绸之路”的命名其实是受张骞出使西域影响,但是张骞出使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目的,故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C、D说法过于绝对化。

27.C【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 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监察体制,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 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该朝代为元朝,该段文字为教材文字,故选项C符合题意。

28.D【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科技的辉煌,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选项①属于科学理论(科学革命),选项②③属于技术革命,选项④属于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的产品,故选项D符合题意。

29.A【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1804年”“ 对英雄的崇拜”“ 然而”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华盛顿及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1804年”“ 对英雄的崇尚”“ 然而”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英雄”指的是拿破仑,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

30.A【审题策略】本题的审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从13世纪后期起”“佛罗伦萨共和国”“最为著名的建筑”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材料“从13世纪后期起”“佛罗伦萨共和国”“最为著名的建筑”并再现教材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佛罗伦萨”“最为著名的建筑”指的是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故选项A符合题意。

31.【解析】本题考查近代马克思主义诞生、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及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讨论问题的能力。问题(1)第一小问要求根据材料信息“系统地阐述了”“ 阐述了”“ 提出了”“作为《共产党宣言》庄严的结语”得出“答案要点”。第二小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课前提示”内容进行“要点”呈现。问题(2)第一小问要求结合材料信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依据题干答题要求“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再现教材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形式。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内容: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目的;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提出了国际团结的思想。(3分,答出3个要点即可得3分)

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2分,答出2个要点即可得2分)

(2)表现:梁启超的介绍:1902年发布的文章提到过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朱执信的介绍:1906年在《民报》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学说;无政府主义者的介绍:曾介绍过一些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3分,时间和事件较为完整得3分;不完整者满分不超过2分)

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分)(如果答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亦可得分,总分不超过2分)

32.【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讨论问题的能力。问题(1)第一小问要求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末期”“世纪之交”“完成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及题干答题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再现教材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得出“答案要点”。第二小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要点”呈现。问题(2)第一小问要求结合材料信息 “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及答题要求“最主要表现形式”出现教材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历史背景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主要内容:物资和物种的交流;人口迁徙;各种文化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4分)

主要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3分,答出三个要点即可得3分)

(2)形式:世界贸易组织(WTO)。(1分)

原因: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迅速提高;作为临时适用的关贸总协定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新的时代潮流需要。(2分)

33.【解析】本题考查昆曲、京剧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讨论问题的能力。问题(1)第一小问要求根据材料信息 “精湛的唱腔与身段”“ 表达恰如春在柳梅边的古典”“ 用现代舞蹈、歌剧演绎”“ 追求活泼轻快的戏曲之美”得出“答案要点”。第二小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要点”呈现。问题(2)要求考生依据教材知识再现进行观点“选择”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特点:成为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昆曲表演艺术。(2分)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演出形式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4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即可得4分)

(2)例:赞成①“花部”。(1分)理由: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强烈地吸引着观众。(3分)(说明:只有观点选择而没有理由、依据说明的,只能得1分)

34.【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影响、列宁的评价、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一战结果、二战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附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审设问:

①目标;②途径;③“外交”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及政策或措施;④从各国当时国情、做法及根本利益进行多维思考;⑤“外交”活动特点的比较及活动意图。

审读出处:

材料一:“不幸的和约问题”透露出该历史现象的局限性评价。

材料二:“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材”意味着对教材文字的理解与运用。

提取信息:

材料一:“顺应民意”“保住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和平谈判”“局部……全部割让”“苛刻条件”“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

材料二:“秘密附加议定书”“势力范围”“ 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知识链接:

①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巩固政权主要措施;②俄国退出一战的举措;③列宁的主要活动与贡献;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附件。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出发点: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1分,答出“顺应民意”“保住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亦可得1分)

政策或措施:

政治:列宁颁发《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政权建立。(1分)经济:颁布《土地法令》,宣布土地国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逐渐找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策略。(1分,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得1分。)外交:颁布《和平法令》;1918年3月与德国等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1分,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得1分)

(2)特点:大国强权外交:苏德签署“秘密附加议定书”划分势力范围;苏德式绥靖政策:苏德牺牲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等小国利益以维护自身利益;“避战自保”:苏德各怀鬼胎,苏俄(联)赢得了备战时间,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4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并说明理由即可得4分)

共同特征:大国强权政治。(1分)

根本意图:维护国家政权安全或维护国家根本利益。(1分)

《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是他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作品题材取自圣经:叛徒犹大告密,基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基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此话引起众弟子的骚动,每个人都对这句话做出了富有个性的反应,有的向耶稣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义愤填膺要求追查;有的大惑不解、询问究竟。达·芬奇此作就是基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

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刻画了当耶稣在晚餐上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后,他的12个门徒瞬间的表情。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神态表情,人们可以洞察到他们的性格和复杂心态。画面布局突出耶稣,门徒左右呼应。坐在中央的耶稣庄严肃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户衬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犹大处于画面最阴暗处,神色惊慌,喻示他心地丑恶,与耶稣形成鲜明对照。 在这幅画里,达·芬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讴歌了真理与正义,鞭挞了叛徒的行为与邪恶势力。为创作这幅画,达·芬奇付出了惊人的劳动,为准确刻画犹大这个人物,他到各种场合观察罪犯、流氓和赌徒,反复揣摩他们的心态、神态和形态,并画了大量的速写,直到画出了满意的形象。

(摘编自网络)

猜你喜欢
题干题意本题
数字算式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