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汉文
华赣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38
园林工程管理是将不同的园林景观要素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相关人员的管理使其达到景观和实用功能的统一。现在园林管理人员对园林景观的管理力度还不够,这些单位没有专门的园艺高素质人员,对于植物景观缺乏相应的栽培管理经验,想要使景观效果较好的表现,需要我们首先明确现代园林景观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
目前,城市建设破坏了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已经有了紧张、破坏的关系,为了形成美好和谐家园,我们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速度提升,人们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自然,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人们更关心周围的环境。为了改善整体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自然破坏将导致灾难,面对紧张的土地,城市更愿意建设更多的楼房,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且不愿意将有限的土地建设成公园。在大多数城市的绿化中,绿色覆盖的不均匀分布已成为事实,大多数园林建设都偏离城市的区域。在城市中,水泥建筑仍然是主流,这个城市缺少大型避难所。通过在城市建设大型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居民的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1]。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近年来发展迅速,呈现出大大小小的园林设计公司,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也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之下,对于园林景观建设后期出现的管理不足的问题却非常明显。对于这方面的管理理论和规则也相对较少,导致我国的园林管理水平停滞不前。一方面,我国的设计管理人员大多仿照外国的设计方案和管理体系,没有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的了解,设计出来的作品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造成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我国的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低,这也是制约我国园林管理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现在的园林景观管理由于受西方园林景观的影响,过度重视复杂的平面设计,而对于立体景观的构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现在的园林管理者经常对低矮灌木进行修剪,这种处理手段,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园林景观效果的整齐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园林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个性化和创新化的缺失。除此之外,现在的园林管理人员在进行实地的植物景观配置时,缺乏对本土植物的重视程度。对于地域性的植物景观管理理念落后,不能根据地区的本土特色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2]。导致我国园林业管理的缺失。
现阶段我国园林管理总体上缺乏专业和创新性,想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园林管理的综合能力,需要我们的园林管理人员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气候特点,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特色的园林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园林景观效果的美化。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这些因素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我们的园林管理人员应该对这些外部条件就行充分的了解,并进行实地的勘测。不能够单纯的依赖国外的园林管理模式和理论,应该摸索和探究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一整套措施和方法。比如,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园林植物管理时应该注意植物品种的抗寒性,避免园林植物越冬出现抽条现象。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随着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条件,我们要对植物病虫害严加管控,一旦出现较大规模的病虫害现象,应该及时的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避免危害的进一步扩散。同时,我们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将低碳环保理论作用到园林管理中去,从设计到施工都采用较为环保的材料,不到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和资金问题,也为之后的园林管理提供了方便,这种环保优先的园林管理理念符合我国未来园林行业发展的趋势。
园林管理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和管理理念,重视人才配置在园林管理中的作用,相关的园林管理人员应该培养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一方面,对现有的我国园林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整体能力水平,树立自然环保的园林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应该加大经济奖励的幅度,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出人才引导作用和创新作用。做到新旧人才的交替影响,同时加强园林管理的相关技能水平,增强审美能力和园林敏锐性,发挥园林管理在整个园林行业中的基础作用。
园林管理现在愈发呈现出专业化和信息化,我们应该积极地转变老旧思想,将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作用到园林管理中。大力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和嫁接技术,实现优质苗木适栽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具体的技术措施还有夏季增施抗蒸腾剂,防止苗木水分的过度蒸发。施加矮壮素等,达到控制树冠的作用,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力,同时节约管理成本。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大力推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预测出未来的园林管理趋势。
总而言之,我们的园林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培养,积极地响应国家对园林管理行业出台的政策,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地使用先进的园林管理技术,采用化学管理与物理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遵循自然环保理念的同时,实现园林管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希望上述提到的这些措施,能够针对性地解决现阶段我国园林管理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后续的继续研究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