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干
(贵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25)
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制经济形式。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完善,个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探讨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促进我国非公有经济的健康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新中国历史,建国六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对个体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提倡、发展阶段(1949—1953年)。建国初期,国家财政经济严重困难,为扭转这一局面,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土地改革的任务。从1950年冬至1953年春,新解放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土地改革,使3亿农民分得了近7亿亩土地,个体经济大量出现,约占国民收入中的71.8%,国营、集体经济占20.6%[1]。可见,提倡发展个体经济是实现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的手段,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2.对立阶段(1953—1978年)。一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就是“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2]的误解;二是人们不顾我国实际,照搬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的理想社会主义;三是受当时苏联模式的影响,人们误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公有制而排斥、打击和消灭个体经济。1953—1956年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过程,实质上就是消灭个体经济,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到1956年底,个体经济所剩无几;1958—1966年,中央对个体工商业进行了“两次改造”“一次调整”,使个体工商业数量大幅度下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清理。到1978年,全国个体工商业者仅有14万人[3]。
3.并存阶段(1978—1983年)。1978年5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左”倾思想的束缚,解放了思想,并开始拨乱反正;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4]的方针;1982年10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5];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提出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至此,个体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1981年全国城乡个体户有182.9万户,从业人员227.4万人[6]。
4.补充阶段(1984—1997年)。随着改革的深入,个体经济发展很快,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私营企业。1987年1月中央5号文件《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指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个体经济和少量私人企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论证了个体经济在初级阶段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指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7]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8]的方针,个体经济迅速发展。到1997年上半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 626万户,从业人员4 924万人,注册资金2 214亿元,总资产2 136亿元,销售总额 6 863 亿元[9]。
5.共同发展、平等竞争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0]的基本经济制度,突破了长期形成的“补充论”,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并明确要求:“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10]各地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可见,首先,个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起”(1949—1952年、1978—1988 年、1992 年至今)“四落”(1953—1956 年、1958—1966年、1966—1976年、1989年),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个体经济是党的政策的产物,政策宽严决定着其兴衰,是政策经济。
1.这是由我国手工生产的生产力层次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生产力是多层次的,有现代化大生产、半机械化半手工生产、手工生产三个层次,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建立国有经济,半机械化半手工生产要求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手工生产要求建立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2.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它的确立和发展构成了个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一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形成的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而交换的本质在于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所有权的让渡与转移,这决定了它必然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及其决策上的高度自主性,这要求发展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打破公有制经济产权主体单一的格局。二是市场经济是平等竞争的经济,它既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而导致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要求通过市场机制把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和经济效益高的部门中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要求决策迅速、经营灵活、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成分。而个体经济正是这样的经济形式,因为它小型、多样、分散、灵活,决策迅速,投资少、见效快,适应性强,加上它是私有制经济形式,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故能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
3.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要求发展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一是个体经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户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创造财富、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实现了商品服务从短缺到充足的根本性转变,满足了多样化需求,又稳定了社会就业,起到了就业“主渠道”和“稳定器”作用,还增加了群众收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了富裕生活。二是发展个体经济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切入点之一。纵观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能使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积极性,并与公有制经济形成竞争局面,增强改革发展的动力,加快中西部和农村发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平衡和充分发展。三是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因为个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都归个人所有,不存在剥削关系,劳动者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既是直接的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直接体现,这既表明个体劳动者是“自由人”,追求民主、自由、公平和正义,又表明其追求利益的目标明确,为实现或维护自身利益会参与政治,推动民主、法治和政治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11],更好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
4.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择了个体经济。过去我们一直对个体经济采取限制直至取缔的态度,但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请出个体经济来帮忙,如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恢复发展经济。虽然党对个体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反思过程,但最终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大力发展个体经济,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的结论。二是发展个体经济是人民群众的自身要求。过去花了很大气力来取缔个体经济,但实际上没有根绝,因为它植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是人民群众致富的内在要求,出自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包括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现阶段,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的现实必要性如下:
1.它是适应、促进现有生产力发展,加快发展地方经济的迫切需要。个体经济与手工生产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既能使闲散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促进生产力发展,又能有效刺激和调动各层次、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它是适应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一是因个体经济产权明晰、自负盈亏和政企分开,因此它更有内在动力、约束机制和自主性,发展个体经济导致产权主体多元化,而自主性、多元性的产权主体正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前提。二是发展个体经济能推动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导致产权清晰,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发展个体经济能丰富商品市场,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导致市场主体多元化,形成竞争机制,并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
3.它是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民的普遍要求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沟通城乡商品流通和彻底脱贫致富的需要。一是个体经济的多样、分散和灵活的特点适应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分散经营的需要;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遇到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辐射面广的特点适应了快致富、早致富的要求。二是发展个体经济可突破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多业并举,实现由单一种植经济向一种二养三加工的市场经济转变,走市场—产品—资源的路子,真正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它是群众怀着致富和创造高水平的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来从事的事业,加上机制灵活、效益较高,故能脱贫致富。
4.它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公有制企业的迫切需要。发展个体经济,一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机制,给公有制企业造成压力,从外部促使它转换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搞活企业;二是个体经济的全新产权关系、灵活的经营和用人机制等可为公有制企业提供借鉴;三是通过购买、租赁、参股等可使部分公有制企业增强活力,起死回生。
5.现阶段发展个体经济十分重要。一是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为追求更多利润,它既会自动扩大生产,生产、经营社会需要的产品,使资源流向社会需要的部门中去,又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源流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中去,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能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方便人民多方面生活需要。三是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自主、权利、利益、自由、竞争、平等、等价交换等现代观念,有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政治发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发展个体经济的决心和信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创新工作,只有更新观念才能突破旧的框框踏上新的征程。过去因陷于“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导致发展个体经济:一怕喧宾夺主,认为这与社会主义道路不符,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二怕以小挤大,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三怕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四怕其消极影响。为此,一要彻底摆脱“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所有制形式的优劣;二要彻底克服和消除上述的“四怕”心里,进一步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撸起袖子加油干;三要分清主次。
2.加强领导和管理,宏观指导、积极引导,制订实施个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因发展个体经济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方关系又未完全理顺,故特别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和管理。为此,一要把发展个体经济作为重点来抓;二要成立个体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配备较强工作班子,加强协调和管理;三要实行目标责任制,把发展个体经济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四要加强对个体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把它纳入政府行为;五要正确处理管理与发展的关系,加强管理和教育。
3.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行政策引导。因个体经济是政策经济,应根据实情、顺应民意,并考虑规模效应,因势利导地制定、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制定、实施专门的优惠政策。为此,在政策上要做到“五放”,即在从业人员上放开,在经营范围上放宽,在经营方式上放活,在税收征缴上放水,在具体操作中放松,用政策引导其发展。
4.要创造一个适合个体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在硬环境上,一要加强市场建设;二要加强生产加工场所建设,并对机械设备的购进加以引导;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软环境上,一是各级行政职能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启动、扶持个体经济;二是坚决制止“三乱”;三是拓宽服务领域,搞好信息、金融、经营场所、培训等各种服务;四是搞好宏观指导、规划和政策导向,解决它在人才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五是保护其合法财产,建立个体劳动者协会保障其权利。
5.积极引导,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他们的政治地位,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分类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何沁.中国革命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4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2.
[3]卫兴华,顾学荣.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3:291.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1978-12-24.
[5]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N].人民日报,1982-09-08.
[6]宋维杰.论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经济论坛,1996,(13):15.
[7]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N].人民日报,1987-11-04.
[8]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N].人民日报,1992-10-21.
[9]陈光林,邵炳芳.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J].东岳论丛,1988,(1):6.
[10]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N].人民日报,1997-09-22.
[1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