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体经济:30年的变化与发展

2010-01-18 11:34赵昌文
关键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私营企业

李 昆,赵昌文

(四川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个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受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政策、制度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经济的活跃程度在不同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也不尽相同。以统计数据可比性较强的OECD成员国为例,2002年墨西哥个体就业人员占非农就业人数的比例为 27.2%,而美国仅为 6.4%[1]。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政策重心由支持大企业逐渐转移到更多地扶持中小企业上,作为微小企业的个体经济也得到了经济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个体经济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市场经济的探路者,个体户曾经是中国先富阶层的代表,最早尝到中国经济改革的甜头,上世纪 90年代个体经济的迅猛增长还曾引发了席卷全国的“下海潮”和“经商潮”。然而,进入 21世纪以后,个体经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减少,虽然近两年个体经济就业人数有所恢复,但和鼎盛时期的 90年代末相比,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已明显降低。个体经济的增长为何会在 90年代末出现转折?这种转折意味着什么?对经济和就业有什么影响?探讨这些问题对正确理解个体经济在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预测其将来的可能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个体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等提出的创新增长理论为我们理解个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2]。波特等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和两个转变。第一个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这是经济增长最低级的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自然资源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投入。第二个阶段是投资驱动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密集程度高的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从第一个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的关键是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扩散。第三个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即所谓的知识经济。Audretsch和 Thurik把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变称为从“管理”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3]。

在经济增长的初级阶段,由于经济不太发达,就业机会有限,个体从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大量存在,个体经济一般在整个经济中占的比例较高。在这个阶段,个体经济作为动员社会资源进行生产的重要方式和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随着经济增长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过渡,生产的规模效应使得小规模的生产逐渐被淘汰。在这个工业化为主导的过程中,个体经济的比重逐步减小。

图一 个体经济和经济增长

当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时,个体经济在就业中所占比例会有所回升。这种回升和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型经济中日益活跃的原因一致。首先,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服务业所占比例上升,服务业对个体经济这种微型企业的容纳能力显然比制造业更强。其次,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从而提供了更多的细分市场,使得微小企业得以存在[4]。同时,从劳动者个人来说,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而从事创业活动能给个人带来更多的自我成就感。在这个阶段,个体经济更多地具有创业和创新的性质,不同于资源驱动型经济中以“生计”为主的个体经济。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时,正规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个体从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大量存在。同时由于市场主体还不发达,使得个体经济这种进入门槛极低的微型企业有可能首先获得市场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直到更有力的竞争主体出现。因此,在这个阶段,个体经济所占的比例会较高,且在一定的时期内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不断增长的局面。但随着市场的成熟,经济逐步转向基于生产效率提高的内涵式增长时,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规模效应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时,微小企业生产的空间变小,个体经济比重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现有的对个体经济的实证研究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影响劳动者选择个体从业的因素上,如个体从业者的个人特征(教育、家庭和工作经验等)和资金来源等。这类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有助于判别从事个体经济的主要是哪些人,进而判断个体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总的来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个体从业者主要是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者,个体经济主要是由经济衰退引发的 (recession push)。失业率越高,个体从业者的比例也越高[5]。与之相反的看法认为从事个体创业的多具有一技之长,他们看准机会,为了获得比拿工资就业更高的经济收入甘冒风险进行创业,因此,个体经济是属于创业拉动型(entrepreneurial pull)。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强调个体经济创业的意义,并基于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讨论由此带动的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6]。

以发展中国家个体经济为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一般学者认为作为非正规就业方式的个体经济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主要是为了弥补正规行业就业机会不足[7]。Pietrobelli等在研究了 64个发展中国家和 19个发达国家的个体经济从1960年代到 1990年代的演变后,发现个体从业的比重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呈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即经济越发达,个体就业所占的比例越小。这个结果和 Scott Shane综合对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后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8][9]。但是, Yamada等的研究也指出,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个体经济也不完全是谋生型的,相当一部分具有创业发展的特点[10]。在 Pietrobelli等的研究中,当他们把新兴工业化国家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子样本时,发现新兴工业化国家个体经济的比重是和经济发展呈正相关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个体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而非仅仅是作为一种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渠道被动地出现[11]。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个体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太多。现有研究都肯定个体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普遍认为个体经济今后还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继续增长。胡家勇在回顾和分析了个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历程后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农业部门还存在大量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这些人大多要在个体经济中寻找就业岗位;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分散化、家庭化、小型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为个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因此个体经济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长和经济的现代化而继续发展[12]。黄宗智从非正规经济的角度讨论了包括个体经济在内的非正规就业,认为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个体经济等非正规就业部门会长期保持庞大的规模,作为相对弱势群体,政府应该从社会政策上对包括非正规经济的就业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13]。在微观层面上,Wu通过抽样调查的样本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制度变迁,个体经济从业者的人力资本从 1980年代到 1990年代中期不断提高[14]。Zhang以 2000年随机抽取的 1199户农村家庭为样本,发现在农村从事个体经济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因此认为个体经济的增长体现了经济改革的活力,而非经济衰退的表现[15]。对于 1999年中国个体经济增长出现转折的原因,舆论界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个体经济的经营环境恶化所致。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不合理的税费、城市的拆迁以及大型卖场和连锁商业的兴起等。总体而言,对于个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90年代末以来的变迁,学术界还需深入、系统的探讨。

二、中国个体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一)制度变迁。中国个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近半个多世纪来中国所经历的一系列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决定了个体经济的兴衰有着强烈的制度背景,而非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现象。图二显示,1981年到 2008年末个体经济的变化。图中左边的纵轴表示个体经济从业的总人数,右边的纵轴表示个体经济从业人数占非农就业的比例。在改革开放后近 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个体经济大体经历了从“拾遗补缺”到“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变迁。个体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大的起伏背后都能找到制度变迁的影响。

图二 个体经济从业人数变化

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十分落后,存在大量的个体经济。但经过所有制的改造和历次政治运动,到改革开放前个体经济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至 1976年底,全国城镇个体工商业者仅剩19万人[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国务院提出可根据市场需要,批准一些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个体经济在长期被限制甚至取缔之后,重新有了发展的机会。随后,政府先后出台多项具体的法规,1982年宪法明确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被长期压抑的个体经济在 80年代出现迅速的增长,个体从业人员在 1981年还仅为 227万人,到 1988年就已达到 2305万人,短短 7年时间就翻了 10倍。

从 1989到 1991年,虽然中央提出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政策并没有变化,但由于 80年代末的特定政治环境,加上当时对非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肯定,思想舆论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表现出较明显的疑虑,无形中对个体私营经济形成了一种政治压力,造成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相关政策的猜测。在这三年时期,个体经济的发展趋于停滞,甚至一度出现明显下降。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改革开放再次提速。随后,中共十四大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90年代成为个体经济成长的黄金时期。到 1999年,中国个体经济发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计有个体户 3160万户,从业人员 6241万人,占非农就业人口的 18%。

1997年 9月,中共十五大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发展过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了更加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一条做了重要修改,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个体和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 “补充”地位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 1999年宪法修正案从制度上为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但实际情况是,从 1999年以后,个体经济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幅下滑势头,即使在 2005年下降的趋势得以止住,但个体从业占非农从业的比重已重新回到10年前 1995年的水平,近几年虽有增长,但幅度极小。如何解释在制度层面上为其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保障后,个体经济进入 21世纪后反而出现下降和停滞的局面?

笔者以为,尽管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寻找可能的原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恰恰是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的进一步肯定,而彼时这种肯定对私营经济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大于对个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非公有制经济更多地以私营经济,而非个体经济的形式增长。到 90年代末,个体经济已经过近 20年的改革开放,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个体经济大部分属于谋生型,规模小,本来很多就是在夹缝中生存,对制度环境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但私营经济就大不一样,作为企业的形式存在,私营经济已属于正规经济之列,其存在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制度对其约束非常明显。虽然 1992年以后政府就已对私营企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态度,但要鼓励私营企业以长远的眼光做大做强,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显然制度上还必须做出更多的承诺和保障。十五大的精神和 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显然朝此方向跨了一大步。由于私营企业对制度的敏感性要比个体经济强,在个体经济已经得到比较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对私营经济的进一步促进,可能会起到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之间此消彼长的作用。首先,由于私营企业的发展获得了较有力的制度保障,大批较有实力,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创业者会更倾向于以企业的形式创业,而非个体户;同时,个体户中有发展潜力的有可能更愿意转化为企业形式,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会挤压个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关于 1999年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本文在后面部分还将通过具体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农村和城镇。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农村劳动力比重非常大,从农村和城镇的角度进行比较,是理解中国个体经济变迁的一个重要途径。现有研究表明,中国目前个体户主要由农民和下岗职工组成,前者集中在农村,而后者集中在城镇[17]。图三显示了 1990年后城镇个体就业人数和农村个体就业人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在进入本世纪后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农村个体就业人数出现大幅回落,而城镇个体就业人数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图三 城镇和农村个体经济从业人数变化 (单位:万人)

上个世纪 80年代,当个体经济的大门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开启时,第一批开始从事城镇个体经济的多为无法在正规经济部门就业的社会闲杂人员。一项 1980年代中期进行的调查显示,城镇个体户多来自于城市的边缘阶层,如外来农民、无业青年、回乡知青和退休人员等[18]。因此,尽管相当一部分当时投身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成为人们羡慕的“万元户”,但对大多数城镇居民来说,要放弃已有就业“单位”带来的种种有形和无形保障,去从事从历史经验来看政治、经济风险非常大的个体经济,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这句流行于当时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个体户当时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以及民众的从业选择。比较而言,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他们基本上一无所有,从事个体经济的机会成本非常小,也就没有多少顾虑。所以尽管农民在创业的技能和资本上都处于劣势,但个体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 80年代在农村的增长远比城镇迅速。1990年,全国城镇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为 614万人,而农村为 1491万人。

进入 90年代后,个体私营经济在政治和法律上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制使得在 80年代相比农村而言增长较缓的城镇个体经济也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对城镇企业职工而言,是否从事个体创业存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路径依赖因素,一是市场经济和国有经济相对比重的变化,另一个是从事个体经济活动的利益与维持其现有状况的利益之间的比较[14]。进入 90年代后,市场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政治风险减小,同时,从事市场活动的收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城镇个体经济不再仅仅是社会边缘阶层的谋生手段,一些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从业人员也开始进入个体经济领域。据人事部门的统计,仅在1992年一年就有 12万干部身份的人辞职下海[19]。从 1994年开始大规模的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下岗职工从企业涌向社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发展中的个体经济,又一次成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因此,90年代是个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个体经济在政治和法律上进一步得到肯定和市场经济份额不断增大,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个体经济都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局面。10年间城镇个体从业人员从 614万人增加到 2414万人,农村个体从业人员从 1491万人增加到3827万人。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村个体经济和城镇个体经济的增长出现明显不同的走势。城镇个体经济在短暂回落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而农村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则大幅下降,由 1998年顶峰时的近4000万人减少到 2004年时的 2000万人左右,近乎一半的下降。农村个体从业人数2003年就已被城镇个体从业人数反超。在此后的几年,农村个体从业人数继续下降的趋势虽然止住,但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进入 21世纪后,个体经济的回落主要是因为农村个体经济出现了大幅的衰退,城镇的个体经济增长势头并未出现明显的减缓。那么,为什么进入 21世纪后城镇和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

首先,城镇个体从业人员的持续增长和政府通过个体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特别是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的扶持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促进城镇居民就业,保持城镇社会稳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引导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和部分高校毕业生等选择从事个体经济实现就业。相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在市场准入、经营环境和权益保护等方面都享有较好的条件。另外,部分地方政府还为选择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启动资金问题。而资金问题一直是许多其他社会身份群体 (如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的主要困难。1997年以来下岗职工加入个体经济的数量很大,仅 2000年一年城镇个体经济吸纳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有 142.36万人[21]。

其次,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逐渐告别短缺状态,大多数行业从买方市场步入竞争市场,个体经济逐渐步入微利时代。有研究发现,早在 90年代中后期,早期从事个体经济中相对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特殊技能的人的收入已经不如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21]。个体经济仅靠胆量和能吃苦就能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资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而农村个体户和城镇个体户在这几方面都处于劣势,大量农村个体户在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下被迫退出市场。

再次,1990年代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22],由于农村消费能力低下,一方面使得农民缺少从事个体经济的启动资金,另一方面狭小的农村市场给个体经济发展提供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因此,普通农民转化为个体户将越来越难。

最后,和城镇居民不一样,农村个体经济从业者如果不从事个体经营活动,还有承包地可以从事农业活动,维持基本的生计,也可以选择外出务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后,出口顺差连年增长,沿海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务工机会。而城镇个体经济从业者没有承包地作为退路,愿意到沿海务工的城镇居民也极少。因此,城镇个体户不会轻易选择退出,同时,较少的选择也使得城镇失业人员更多地将从事个体经济作为一种就业选择。

(三)地区差异。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无疑也会体现在个体经济的发展上。表一提供了 2008年个体从业人数和个体从业占非农从业比例分别占全国前 5位的省市。在个体从业人数最多的 5个省中,除了辽宁省外,其余 4个都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从个体从业人员占整个非农就业的比例来看,除了广东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山东、浙江和全国水平几乎相当,而江苏则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个体从业人员在整个非农就业中的比例最高的 5个地区都不是经济发达地区。显然,个体经济在非农经济中比例越高并不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得越好。

表一 2008年个体从业人数最多和比例最高的省份

由于 1999年是中国个体经济增长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将其作为分水岭,比较各省在 1992年到 1999年和 1999年到 200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个体经济变化情况,发现各省个体从业人数的增长比例在这两段时间内的相关系数为 -0.70 (见图四),表现出高度的负相关关系。由于1999年后个体经济整体为负增长,这就意味着那些个体经济下降最高的省份为前一个阶段个体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

图四 1992-1999和 1999-2008各省个体从业人数变化的相关性

表二提供了 1999年之后个体从业人数增长最快的 10个省和增长最慢的 10个省的比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明显的特征。表二的左边列出了 1999年之后个体从业人数增长最慢的 10个省,均为负增长。1999年至 2008年间这 10个省个体从业人数累计下降 33%,而同期全国平均下降 7%,大大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 10个 1999年后个体从业下降最快的省在 1992年至1999年间个体从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231%,远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153%。到 1999年,这 10个省个体从业人员占非农就业人员的比例为 29%,远高于 1999年的全国平均水平18%。

表二的右边是 1999年后个体就业增加最快的 10个省,1999-2008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0%。这 10个省在 1992-1999年间个体就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62%,大大低于同期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153%;1999年,该 10省个体从业人员占非农就业人员的比例为 14%,明显低于1999年的全国平均水平 18%。

表二 1999-2008年个体从业人数增长最快的 10个省和增长最慢的 10个省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1999年以前,各省个体经济都有速度不一的增长,1999年后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那些在 1999年前个体从业人数增长幅度很大、个体就业占非农就业比例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1999年后个体就业出现大幅回调,而那些在 1999年前相对增长较慢、个体就业占非农就业比例较低的省份在 1999年后则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1999年后,各省个体经济的增长前期发展过于迅速的地区出现了大幅回调,而前期发展相对不足的地区则保持了继续增长的势头;由于产生回调的地区比重要大于继续增长的地区,所以全国出现了总体回调的趋势。这个观察对我们随后推断近年来中国个体经济发生回调的原因和性质非常重要。

三、怎样看待中国个体经济地位的变化

综合前面的分析,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个体就业占非农就业的比例出现回调的趋势,总体说来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结构调整,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1990年代,中国刚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市场竞争还不充分,私营企业还不敢大胆发展,因此个体经济作为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进入 21世纪后,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后逐渐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经济所占比例过高的地区出现回调,为效率和发展空间更大的私营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所取代,而那些个体经济所占比例不高的地区,个体经济则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这显示了个体经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在变化。其次,从农村和城镇个体经济的不同发展趋势来看,也显示了竞争力相对较弱、政策扶持上被区别对待的农村个体户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首先被淘汰的命运。同时,中国加入WTO后沿海大批出口加工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个体经济的机会成本,在从事个体经济收益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而非从事个体经济。因此,进入本世纪后个体经济的调整从城乡结构来看,主要是农村个体经济的大量减少。

笔者认为,进入本世纪以来,促使个体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回调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私营企业的迅速增长。在中国,私营企业是和个体经济最为近似的经济形式,两者常被合在一起称为个体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合法地位的确立稍晚于个体经济。1988年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同年 6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宪法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开始对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工作,早期的私营企业很多就是由个体户发展而来。个体经济以微型企业为主,而私营经济则以中小企业为主。以 2008年底的数据为例,中国私营企业平均雇工人数为12人,虽然有少部分私营企业已发展成大型集团公司,但大部分仍然属于中小企业。根据2005年对这些企业的第六次 (1993年以来每两三年一次)比较系统的抽样 (每一千个企业抽一)问卷调查,其中只有 1.13%是规模大于 100位员工的企业。

表三提供了 1992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1992年以来,私营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就业总规模上都稳步增长,但是私营企业的平均规模却在逐步下降。

表三 私营企业发展情况

图五显示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就业人数在非农就业中的比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个体从业在整体非农就业中所占的比重 1999年后出现下降的趋势,但私营企业就业比重的增长超过了个体经济下降的势头。私营企业的就业在 2004年后开始超过个体经济,且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这种情况表明个体经济发展的势头在部分程度上是被私营企业所取代。微型企业在经济中相对比重减少,而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这种趋势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这种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绩效提高,将更加有益。经验研究表明,个体工商户由于大多数都是“生存型创业”,其推动社会和技术创新能力基本缺失。和个体经济相比,私营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以企业的形式进行生产和经营,经营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开展模仿和“学习效应”的天然条件,使其创新能力获得了极大地增长,发展扩大的空间远大于个体经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进入 21世纪后,个体从业的数量和比重出现明显下降,但与个体经济同属非公有制经济的私营企业却发展迅速,其增长的幅度大于个体经济下降的速度,中小企业主力的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中的比例是持续上升的。因此,个体经济出现的回落可以理解为经济结构上私营企业对个体经济的部分替代。由于私营企业在效率和成长空间上都远胜于个体经济,这种经济结构调整应该是一种优化。

四、结 语

我国个体经济在经历了上个世纪末近 20年的迅猛发展后,在新世纪初出现的下降和停滞趋势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关注。大多数评论都认为个体经济发展下降和停滞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性障碍,特别是对个体经济的收费过重,扶持力度不够等。本文认为,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实力较弱的个体经济出现总体下降趋势,部分地被更具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的私营中小企业所取代。通过分析数据,我们看到竞争力较弱和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较小的农村个体户减少最多,同时那些 1990年代个体经济所占比例较高的省份下降幅度最大。尽管个体经济滑坡的背后可能有着各种复杂的因素,但从本质上看,应该是中国经济宏观结构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和规模经济转变的结果,是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结果,是市场经济水平提高的表现。因此,单纯的提高个体经济的比例或者增加个体户的数量不一定是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合适目标,也不应该是衡量相关经济发展政策是否成功和有效的指标。个体经济的发展政策应该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发展,比如私营企业的发展综合起来制定和评价。一个地区的个体经济比重下降或者个体户数量减少,不一定就意味着当地经济发展不成功。

但也不意味着政府不应该对个体经济采取合理的扶持措施。中国地域广大,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各地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正如我们的分析显示,虽然进入本世纪后个体经济总体是一种下降的趋势,但在不少地区,个体经济仍然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特别是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由于其他市场主体发育还不充分,个体经济在解决就业、带动市场发展和活跃地方经济等方面仍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应该大力帮助和扶持。

尤其重要的是,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上,个体经济总体来看更多地还是谋生型的,是解决社会就业和扶持底层民众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方式。尽管个体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再像 1990年代那么重要,但从中短期看来,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大量初级劳动力过剩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个体经济作为非正规就业部门仍将是吸纳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其总体规模仍然比较庞大。当个体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作为民众谋生的方式增强时,政府对个体经济的扶持着眼点应该更多地放在基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基于“社会保护”和“人类发展”,基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非强调其经济效率和税赋收益上。为此需要除去制度障碍,抑制政府部门的越轨行为,并提供福利与服务——也就是说,从一个极其沉重的控制和汲取型国家转型到一个服务型国家[24]。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良好的措施在推出了。

[1]BLANCHFLOWER,D G.Self-employment:More May Not Be Better[EB/OL].NBER Working Paper 10286,2004, Http://www.NBER.Org/Papers/W10286.

[2]PORTER,M E,SACHSJ.D,J.W.MCARTHUR,Executive Summary:Competitiveness and Stagesof EconomicDevelopment,[M]∥M.E.Porter,J.D.Sachs,P.K.Cornelius,J.W.McArthur and K.Schwab(eds.),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1– 2002.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AUDRETSCH,D B,A.R.THUR IK,What isNew about the New Economy:Sources of Growth in theManaged and Entrepreneurial Econom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267-315.

[4]JACKSON L F.Hierarchic Demand and the Engle Curve forVariet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4,66: 8-15.

[5]EVANSD S,LEIGHTON L.Some EmpiricalAspects of Entrepreneurship[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 79(3):519-535.

[6]BLANCHFLOWER D G,MEYER D B.A LongitudinalAnalysis of the Young Self-Employed In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J].SmallBusiness Economics,1994,(6):1-19.

[7]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 [J].管理世界, 2001,(2).

[8]Carlo Pietrobelli,Roberta Rabellotti andMatteo Aquilina.An Empirical StudyOf The DeterminantsOf Self-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Of InternationalDevelopment,2004,16(6):803-820.

[9]Shane,Scott.Why EncouragingMore People to Become Entrepreneurs IsBad Public Policy[J].SmallBus Economics, 2009,33:41-149.

[10]Gustavo Yamada.Urban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Self-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ory and Evidence [M].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44(2):289-314.

[11]Carlo Pietrobelli,Roberta Rabellotti,MatteoAquilina,An Empirical StudyOf TheDeterminantsOf Self-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Of InternationalDevelopment,2004,16(6):803-820.

[12]胡家勇.中国个体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财经研究,2003,(4).

[13]黄宗智.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J].开放时代,2009,(2).

[14]Wu Xiaogang.Embracing theMarket:Entry into Self-Employment in Transitional China,1978-1996[R].W illiam DavidsonWorking Paper,Number 512,2002.

[15]ZHANG J,ZhangL,ROZELLE S,Boucher S.Self-Employment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Forgotten EngineOf Rural China’s Growth[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06,24(3):446-458.

[16]刘雪明.1966-1976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政策述评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5).

[1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8]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19]陈如颖.下海狂潮 [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

[20]符平.我国个体户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2).

[21]Wu Xiaogang,Yu Xie.DoesMarket PayOff?Returns to Education inUrban China[R].TheW 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Working Paper Series 454,University ofMichigan,Business School,2002.

[22]王少平,欧阳志刚.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 [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23]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中国社会学,2007,(4).

猜你喜欢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私营企业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人才问题探究
黑龙江省小店经济发展的思考
古巴将颁布新规推动私营经济合法发展
山西省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个体经济发展新思考
法学院哪家最强
私营企业漏缴工会经费现象应引起重视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微利时代个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就业、税收与GDP
表 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