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连接处施工要点研究

2018-12-07 05:23:54纪霞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路基道路桥梁

,纪霞

焦作市公路管理局, 河南 焦作 454150

道路桥梁连接处作为公路桥梁施工的重要部分,其实际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要求也更高。道桥连接处施工的关键在于明确道路结构和桥梁结构基础刚度之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物料填充,实现连接处的有效合拢。实际问题是因两者差异性问题,如实际施工不到位,道桥两者出现膨胀、收缩造成连接处出现应力汇聚,受外部因素作用可能造成道桥出现沉降甚至塌陷,道桥使用性能降低,车辆通行舒适性和顺畅性下降。明确道桥连接处施工要点并有效落实,规避潜在问题,才能确保其施工安全和质量达标。

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问题分析

1.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裂缝问题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最为常见的问题即裂缝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是道路施工材料和桥梁施工材料之间差异性较大,结构体系不统一,实际施工中如相应问题未能妥善处理,也就可能出现连接处的裂缝问题。一旦出现会严重危害道桥工程的安全性,还可能因裂缝渗水使桥梁出现严重腐蚀,桥梁使用寿命大幅缩短,桥梁内部钢筋结构将面临更大的支撑压力。总而言之,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裂缝问题可能带来桥梁坍塌,对于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

1.2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边坡防护问题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常出现的问题还包括路堤沉降,导致路桥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形。如果自然因素发生作用,尤其是洪涝灾害发生,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因其沉降而变得尤为脆弱,很容易在洪水的猛烈冲击下出现垮塌。路堤沉降主要由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不科学导致,尤其当边坡防护设计不到位时,容易出现边坡防护性能不足[1]。该问题如果存在,不仅直接造成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路基强度降低,在外部强力冲击下出现变形,还可能进一步引发桥头跳车,对行驶人员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同时,一旦边坡防护设计不到位,则道路路基排水系统性能不佳,缺乏稳固性环境,或者路线设计未能规划到位,也会造成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发生路基沉降,长时间累积造成变形。

1.3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不平顺问题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不平顺更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前期设计阶段未能做好实地勘察和设计规划。通常情况下,桥梁基础结构较道路路基更稳,但如果出现沉降,则其稳定性便不如道路路基结构。道路受来往车辆的荷载冲击,其自身填筑材料受外力冲击逐渐压缩,在环境作用下不断沉降,最终造成变形的后果。桥梁桥台路基较道路路基存在刚度上的不足,桥台位置又多存在刚度突变的问题,如果桥台在车辆的不断冲击下刚度下降,路面就会出现沉降变形。当桥梁沉降超过相应阈值,汽车行驶当中就会出现振动和摇晃现象,给驾驶者造成眩晕感,影响生理状态的同时也影响其心理状态。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不平顺问题即连接处在交通荷载超负荷情况下出现的沉降问题,不均匀沉降带来了道路表面的不平顺。

2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常见问题处理对策

2.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关键技术

在处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下3点关键技术。首先,要合理规划好桥涵的基本构造物。一般来说,道路与桥梁的规划设计标准不同,比如桥梁与道路连接处位置的沉降量最大量需要控制在0.1m以内,而普通道路的沉降量则在0.3~0.4m左右,所以在沉降量不一致且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势必会加大桥头跳车的发生概率[2]。基于上述数据及要点,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桥涵构造物,首先考察台背填方路基的实际图纸状况,包括对填土土方的厚度进行分析,然后再确定桥涵的基本方位与跨度直径,保证桥台背部防护工程规划的科学严谨性。在桥梁与道路连接处颠簸度管控方面始终要做到合理,将其颠簸度限制在合理区域内。

其次,对填料质量进行把关,严格控制填料施工质量。应当选取渗水性突出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后路面更好压实,避免后期出现路基沉降问题,降低相应问题的出现概率。填料施工中应当做好连接处内部摩擦角度把控,避免其过大导致雨水流动,在泄水管疏通下进入路基外部。同时,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作业还需就连接处的材质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外形和收缩性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科学的搭接方式实现两者的有效连接,尤其可以搭板和枕梁实现搭接,确保其自然过渡。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完毕后应当进行前期试验,通过车辆行驶路过测定颠簸情况。

此外,应当从地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施工技术,确保技术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尤其对于有着天然柔软地基的地区来说,更应当做好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的技术研究。一方面,做好前期土质勘察,通过前期评判掌握基本的地质情况,明确施工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应通过施工技术的置换消除地质因素的影响,如通过均换土法、均匀排水加固法等实现软土地基的转变。同时,应当就桥梁加固问题进行专门分析,通过动态监测桥梁承载能力,有针对性地强化荷载能力,使得桥梁的抗剪强度提升,抗弯强度符合连接处施工要求。

2.2 对连接处施工问题的技术处理要点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处理要点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存在混凝土断桩,则应立即采取应急机制,通过灌注自来水让混凝土内部结构得以强化,并以灌注施工技术实现混凝土超压力的提升,结合强化流动性混凝土断桩技术让断桩问题得以缓解,断桩严实性提高,相应的强度缺陷也就得以解决[3]。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砂浆实现混凝土和水之间的有效隔离,确保混凝土断桩浇筑更加均匀。这一处理方式还能实现混凝土混合料和超压力共同作用带来的结构变化,让自由落体高度恒定值保持在一定范畴之内。

另一方面,如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存在浅基础技术问题,就要从天然地基浅基础相应参数信息掌握技术规范指标。浅基础施工作业应当建立在详细的实地勘测基础之上,了解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地质状况,明确其水文特点,重点做好桥梁地层隐蔽式结构的勘察,如不达标则以基础敷设施工予以调整,确保连接处结构性能达标。

综上,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作为道桥施工项目的重点和难点,潜在的许多病害会造成严重的风险事故。为此,施工单位应当重点把握施工要点,通过技术勘察与科学分析,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把好质量关,让交通安全获得更大保障。

猜你喜欢
路基道路桥梁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51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4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