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实践,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已广泛采用,面对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构建基于区域行业特点的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升级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在分析高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和改革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逐步增长,办学水平由弱到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要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和扩张的时期,高职教育通过培养适合企业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国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从未停止,研究的层次水平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也逐步的发展。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的改革、完善,针对具体院校、具体专业、具体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度的创新。针对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特点,高职教育面临新的人才培养问题,改革“2+1”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从课程体系入手,改革课程供给路径
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建立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高职院校以往的课程体系仍然具有很浓厚的“小本科”色彩,已完全不能满足“2+1”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2+1”模式下,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开发课程体系,在参照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证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能力需求,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及行业专家共同协商制定课程内容和课程衔接。具体操作可采用由岗位需求推导课程体系的逆向思维的方式:首先大量调研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分解工作步骤和程序,分析知识支撑体系,经过教学整合转化,形成满足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是将工作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把工作的内容转变为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从实训环节入手,大力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2+1”人才培养模式下,“1”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下生存,对课程体系较为熟悉和敏感,在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时,常常将工作重点放在课程体系的重构上,而忽视实训环节的设计,严重依赖企业运营需求来实施实习实训,而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指导和教学约束,使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下降,实习效率低下,容易形成“放羊”的局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实训体系能够有效的提升实习效果,高职院校根据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需求,有计划的制定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企业结合实际工作任务需求,给学生安排与实训内容相契合的岗位工作,学生在完成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同时也达到了学校的实训要求。制定实训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割裂“2”和“1”,要统筹考虑它与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和学习逻辑规律,灵活机动的分配实训环节,使其与课程教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呼应关系,放大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从教师实践能力入手,重塑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是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2+1”模式转变原有以知识传递为主导的传统培养方式为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导的培养方式,对教学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来说,需要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把新工艺、新方法带到课堂中来;从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来说,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在不断提升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拥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具备动手操作能力,既能讲授知识,又能传授技能;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特殊性和复杂性,职业教育教师还需要及时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不断钻研和学习新型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打造适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从校企合作企业中引入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与课程教学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将学校的专业教师分批派驻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践,积累专业教师的实际工作经历,同时,通过参加职业教育相关的教学能力培训和国内外交流、学习来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水平。
四、从制度入手,大力创新管理制度
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是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经费、政策的扶持,是校企合作持续、良好运行的保障,也是“2+1”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实施的保障。制定校企合作章程,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制定符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习实训激励考核制度;组建由学院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程序;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校企沟通协调平台,确保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及时交流和协商,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管理。学院还应出台相关的教师激励政策、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避免出现执行环节松散、有形無实的情形出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2]鄂英子.高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57-59.
[3]何小雄.高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作者简介
付德成(1979—),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建筑结构工程、高等职业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