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任明冈
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特别是全国新课标卷的试题命制,常常以区域地理作为试题的载体,综合考查某个具体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并结合时政热点作为试题的背景素材,将各个地理要素整合在一起,综合考查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区域地理部分,笔者根据2017年和2018年的全国新课标卷谈谈应该如何复习备考。
一般情况下,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组成是用初中地理提供素材,而具体区域主要用线段(经线、纬线)限定区域范围或使用小比例尺的大区域图给出区域范围,结合生产生活的社会发展热点以及重点问题的(或区域选点)情境材料,运用高中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说明。
卷Ⅰ依托的主题材料卷Ⅱ依托的主题材料卷Ⅲ依托的主题材料题组1某城市道路的绿化及管理(文字材料+景观图)江淮区域的界线及其发展(文字材料+区域图)中国剪纸图所示的地域景观(文字材料+景观图)题组2德国海德堡某印刷业的发展(纯文字材料)芬兰轮胎测试场自然特点(文字材料+区域图)城市地铁线站点服务等级(文字材料+示意图)题组3西北闭合流域的蒸发与降水(文字材料+剖面图)尼罗河下游泛滥区与农业(纯文字材料)长江口水中浮游植物分布(文字材料+示意图)题组4葡萄植株双层覆膜技术应用(文字材料+统计图)贺兰山东麓南部的洪积扇(文字材料+示意图)互联网上某日消息中的地理方位(纯文字材料)36题●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附近中国某公司投资兴建剑麻农场(文字材料+区域图)●山西省1994年和2014年焦化厂布局的变化(文字材料+示意图)●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甲地的农业发展变化(文字材料+区域图+统计图)
续表
结合上表可以看出2017年全国三套试卷,每套试题的4道选择题题组、2道必做大题、2道选做题,题题有区域。
卷Ⅰ依托的主题材料卷Ⅱ依托的主题材料卷Ⅲ依托的主题材料题组1以日本岐阜与中国大连地下建精密机械设备工厂为载体,考查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对工业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差异(纯文字材料)以温州M公司(服装企业)的发展过程为载体,考查公司经营重心变化、产业转移以及公司的发展特点(文字材料+示意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为载体,考查产品市场化的原因和产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纯文字材料)题组2以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为载体,考查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以及由于人口增长及迁移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我国四个直辖市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文字材料+统计图)以澳门半岛的地形特征与人文地图相结合为载体,考查人类活动对海岸线变迁的影响以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文字材料+示意图)以大别山区的产业活动发展为载体,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双栖”居住模式的原因和区域发展问题(文字材料+示意图)
续表
综合上表,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试题主要包括区域工业区位选择、区域人口问题、区域地貌形成、地形、气候、太阳光照、气温影响因素,第36题的世界区域(俄罗斯)、第37题的中国区域(扎龙湿地),第43题九寨沟震后旅游业的发展,第44题世界种子库选址及面临的风险。
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试卷选择题4个题组(3个中国区域地理,1个世界区域地理),综合题中国区域地理和世界区域地理各1题,选做题均为中国区域地理。
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Ⅲ试卷以区域为载体综合考查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与区域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和对原理的理解。
总之,地理学科的特色之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总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近两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大部分选择题题组或综合题都以区域为研究对象,题目以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为承载体,以区域开发和整治为立足点,揭示区域地理经济发展过程,对于区域的认知是近年地理学科的主旋律。涉及区域地理内容的试题特点如下:
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挖掘和利用多种信息资源,试题取材广泛,注重引入丰富、新颖、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新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有利于考生主动思考的地理试题的情境;区域地理试题体现出导向性,引导考生学习时结合生活实际,要求考生关注热点、贴近生活、把握时事动态、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试题图文材料结合或单纯文字材料,围绕反映区域特征的地理要素生成问题,设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成全景式的问题组或梯度式的问题串,多层次,多角度,重分析,重探究。递进式的设问,有利于测试考生对地理基本事实材料、基本概念、原理、空间分布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使不同程度的考生能获得有区分度的成绩。
试题考查的是考生“观图(文字材料)、知地、析因、究理”的探究过程。尽量少给考生过多的思维限制,而是留下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在解答设问时,需要考生根据空间尺度的大小决定对“整体”与“细节”的把握,宏观扫描大区域的普适性因素,微观聚焦小区域的特殊性因素。试题引导考生养成区域认知能力,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能够更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由区域地图和情景材料给出设问是近年全国新课标卷中区域地理考查的主要题型,区域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性,也是地理命题的重要载体,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区域内的自然或人文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利用区域具体的情境素材,综合分析区域内的自然或人文环境特征。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特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分析评价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是高考考查的特点之一。
总之,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考查在知识上落实基础,注重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具体区域选择体现公平性,与时俱进、整体分析和加强区际联系。从关注的问题来看,区域地理试题体现出多元化和导向性,引导考生学习时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习效率;要求考生关注热点、贴近生活、把握时事动态,同时又要高于生活、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从设问角度来看,区域地理试题设问紧靠地理知识主干,设问方式虽多样但通俗易懂,体现出地理知识的适用性。
例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以非洲局部区域为背景,以“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为主题,由浅入深地设计了四个层次的问题,考查了考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考查考生宏观尺度把握区域特点的能力;
“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考查考生区域的微观比较分析能力;
“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考查考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考查考生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区域地理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基础和载体,任何地理试题都需要放在一定的实际区域中去考虑,区域地理知识在初中阶段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而高中阶段没有统一的区域地理复习教材,只有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的区域地理部分,而且初中教材版本的多样化,给区域地理的复习带来极大的困惑。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试题更加灵活,命题更加多样化、新颖化,更具开放性,地球上任何一块区域都有可能成为出题的背景区域。
区域位置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绝对位置就是经纬度位置,可利用经纬网来确定。相对位置就是海陆位置以及相对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对于区域位置,更多的是从相对位置的角度去认识,与山脉、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等地理要素相结合。对于一个区域,在纬度位置一定的前提下相对位置更能体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例如,教学中常用“五海三洲之地”来形容西亚的地理位置,短短的六个字,用西亚与周围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揭示了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例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涉及亚马尔半岛、乌裕尔河流域、斯匹次卑尔根岛等区域,对考生区域定位的能力要求较低。而在判断大连与岐阜是否多地震时,需要考生明确大连并不处于板块边界,属于微观定位。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在空间定位的考查上,第6题,需要根据地图确定160°是160°E,属于经度位置定位;第7题,需要确定恩克斯堡岛所处的风带,属于宏观定位;第8题,需要结合材料和图例,确定恩克斯堡岛位于冰盖雪被、海洋永冰界及陆缘冰界附近,纬度相对较低,易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属于微观定位。
学生要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提供的各种图表资料,将各种地理事物在图上一一落实,通过地图的填—绘—读—析,较全面的掌握区域特征。对区域图的正确识别辨认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学生要从整体图—区域图—局部图的角度,逐步学习区域特征的相关知识,才能提高区域的认知能力。学生要积极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总结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归纳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特征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体现。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既是复习的重点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每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分析其形成的原理和规律。一个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每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作物的分布,工业发展特点及分布,主要的城市等都各具特色,应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例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以博茨瓦纳盐沼开发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与区域资源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将各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对比,或在分析一个地区的某个特征时,与其他区域的条件进行对比。例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通过这一复习过程,使考生能够加深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和原因,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区域差异,并能根据一定的地理事实和分析方法学习新的地区特征。例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题组1表面问与日本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实际是比较岐阜与大连的地下环境。
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不会纯粹的“就区域考区域”,一定是和高中部分的系统地理相联系,复习时要做到两者有机整合从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整合的途径就是思维发散,由区域的“点”发散到“面”。
例如,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模式:
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的思维发散复习模型:
区域地理复习要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区域发展,即在区域特征大背景下考查区域主干知识,如气候、地形、河流、自然资源等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各要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和区域发展间的联系等等。例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考查了与区域发展有关的工业区位选择、人口变化因素、河流阶地的形成、太阳视运动、区域气候特征、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湿地形成、灾后旅游发展和世界种子库选址等问题,聚焦了与区域背景材料有关的地理主干知识。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以区域为载体,突出教学的主题,关注学生地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应用系统的地理知识来分析某个区域内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联系,即描述与阐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归纳与比较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与探究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成因,探讨与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应用地理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的主旋律”。从社会热点中找出相关的素材,用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形成的理念来阐释、分析、判断、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现实存在的某种地理现象,分析实际的地理问题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归宿,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优势及限制因素,进而分析其经济发展方向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这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的重点。例如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题以“一带一路”和全球化合作为背景,探究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将区域地理和时代热点相结合,考查考生“用地理的眼光”观察时事、认识世界、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能力;第37题“乌裕尔河变迁与扎龙湿地演变”帮助考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和人类活动目的性治理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