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回答地理说明题

2018-12-06 11:21湖北齐传干张义新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试题现象事物

湖北 齐传干 张义新 柯 婷

地理说明题是地理试题的一种常见形式,大多要求说清某个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现象的成因、特点、过程、条件、理由、影响等,要求学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据笔者统计,仅近五年(2014—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地理综合题(包括选做题)里就有17道有关“说明”的小题,约占综合题小题总量(共有50道小题)的34%,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答好地理说明题,对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根据不同类型的说明题,谈谈正确的答题方法。

一、说明地理原因

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者引发某种事情的源头,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在所有说明题中,要求说明原因类的试题最多。虽然都是说明原因,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见下表,表中所列举的试题均来自近几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分类命题形式答题方法试题举例根据结果说明原因提出某种地理事物(现象)的状况通过发散思维,找出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根据特征说明原因指出某种地理事物(现象)的状况从某种事物(现象)的性质特征来组织答案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根据规律说明原因指出某种地理事物(现象)的状态从地理事物(现象)发展演变规律来组织答案说明沙源地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根据区位说明原因限定答题角度,给出某种人类活动的现象从影响工、农业区位条件的角度来组织答案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根据推理说明原因提供图文资料,指明某种地理现象利用图文资料,通过演绎、推理来组织答案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根据比较说明原因提出某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前后变化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空间)地理事物(现象)的变化来组织答案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由于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地理综合题中,根据结果来说明原因的试题最多,成为一种常见的设问和考查形式。这类试题命题形式上,常常明确地给出某种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然后要求找出其中的原因。在回答这类试题时,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如【例1】。

【例1】(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7)(节选)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图1

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试题分析】根据乌裕尔河由外流河演变为内流河的信息,可以推测扎龙湿地的盐度会慢慢升高,含盐量会逐渐增大,这一结果的出现,与下列因素有关:其一是内流区域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量水分蒸发会导致含盐量上升;其二是内流区域水体中的盐分无法排出,只会积累增加;其三是人类活动,由于引水灌溉,使进入湿地的水量减少,湿地水深变浅,盐度上升。在上述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湿地的盐度不断上升。找出这些相关因子,就能顺利地回答本题。

【参考答案】变化:含盐量逐渐增大。

原因:属于内流流域,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降水量较少,湿地水面较大,蒸发量较大;乌裕尔河沿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注入湿地水量减少;泥沙淤积量大,湿地水浅;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

二、说明地理条件

地理条件是制约和影响事物存在、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为某种地理事物(现象)而提出的要求或标准。地理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自然条件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入手;社会经济条件一般从历史、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入手。上述条件还可以根据对地理事物(现象)产生的影响,再分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回答说明地理条件方面的试题时,要准确理解试题的要求,根据题目具体要求逐条陈述,条理要清楚,不要有遗漏,如【例2】。

【例2】(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44)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2)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的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图2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时,要利用试题中的图文资料,找出地理位置偏僻、人迹罕至,纬度高、气候寒冷、虫鼠害少,山体深处环境封闭、气温恒定,隧道长、环境安全,板块稳定、地质灾害少等有利条件,再根据重要性逐条排列,形成答案。回答试题第二问时,要抓住题干中“全球变暖”这几个关键字眼,推测出气温上升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并逐一说明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

【参考答案】有利条件:纬度高,气候严寒,有利于种子保存;山体深处风速较小,空气干燥,氧气含量小,氧化微弱;山体深处动物活动少;地处偏远,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隧道长,位置封闭,环境安全;远离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等灾害影响小。

风险:冰川、永久性积雪融化,样本库裸露;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风化、侵蚀等作用加强;温度上升,种子腐烂或萌发,无法长期保存;动物生存环境改变,受到动物威胁。

三、说明地理理由

地理理由是指有关地理事物(现象)的道理、原由、依据。地理理由是由地理原因或地理事物(现象)促成的,回答地理理由时,要根据地理试题提供的有关材料,调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分析、评判,得出结论,答题时要使理由充足、合理,不能有悖于地理原理或地理规律,使人信服,消除疑惑。

【例3】材料参见【例1】

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试题分析】有关说明理由的试题大多数是开放性设问,回答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一般要从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来组织答案。本题中赞同者的理由可以从乌裕尔河原来是外流河,后来因河流沉积物堵塞而形成扎龙湿地,该湿地地势较低,离嫩江较近,恢复为外流河的工程量小、成本低,恢复古河道有利于水体交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等,这些有利的方面可以作为恢复古河道的理由;不赞同者的理由则可以从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扩散污染等方面来陈述。

【参考答案】同意。理由:乌裕尔河原本是嫩江的支流,有河流故道连接;扎龙湿地与嫩江之间地势平坦,距离较近;工程量小,成本低,建设时间短;改善乌裕尔河及扎龙湿地水环境,降低污染,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自然生产力,扩大环境容量;减轻次生盐渍化、沙漠化等生态问题,提高生物多样性。

反对。理由:破坏扎龙湿地,使得湿地蓄水外泄,湿地面积萎缩;破坏湿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其食物来源,减少生物多样性;泥沙淤积量大,水质较差,污染嫩江水质,扩大污染范围;泥沙淤积,有季节性冻土,沼泽广布,施工环境差;影响扎龙湿地旅游、科研等相关行业发展。

四、说明地理优势

地理优势是指在同类地理事物(现象)中,某地理事物(现象)占有明显的优势,或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其他地理事物(现象)所没有的地位或特征。回答说明地理优势的试题时,大多要从地理区位方面来思考,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市场、交通、科技、政策、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说明地理优势时,要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选择最主要的方面来回答,如【例4】。

【例4】(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36)(节选)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资料摘录,图略)。

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试题分析】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相对中西部而言,地理区位优势很多。根据建设数据中心要涉及资金、技术、设备、市场等因素,在组织答案时,应从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好、科技力量强、人口密集、信息交换活跃、市场广阔等方面入手,逐条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地理优势。

【参考答案】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具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五、说明地理意义

地理意义是指某种地理事物(现象)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或影响,其实质是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即一种地理事物(现象)对另一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影响或作用。地理意义是人们从地理视角认识自然或社会事物(现象),是人们对地理事物(现象)的理解和表达。在说明某一地理事物(现象)的地理意义时,要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从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角度来思考,将与试题相关的要素列举出来,不相关的则舍去,如【例5】。

【例5】(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43)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试题研究】从试题材料中可以看出,当地主管部门制定了“两扩大”“两减少”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在说明这些措施出台的意义时,首先要从协调人与环境、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改变旅游业一枝独秀和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做法,为九寨沟旅游业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管理、保障游客安全、方便游客观光,提高旅游环境承载量、丰富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等方面来思考;然后针对有关“两扩大”“两减少”的具体措施,按试题要求分别说明意义。

【参考答案】提高环境容量,降低环境压力,有利于在旅游开发和生产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有利于保障游客安全,减轻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加强景区的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利于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有利于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保持并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扩大农牧发展区可以增加优质农牧产品的供应量,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六、说明地理影响

地理影响是指一种地理事物(现象)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使另一种地理事物(现象)的特征或性质发生改变的作用。回答有关地理影响类的试题,要从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方面来思考,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要素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实际上是构成当地环境的各个要素互相长期适应、长期影响的结果。就一个区域而言,理清该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回答有关地理影响类试题的基础,如【例6】。

【例6】(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7)(节选)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图3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材料摘录)。

图3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试题分析】根据地形图可以看出当地以山地地形为主,山地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山体的走向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降水和气温;其二是海拔不同,水热状况也不一样。堪察加半岛上的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相对温暖温润,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相对寒冷干燥,同时中部地区海拔较高,存在一定的垂直性差异。

【参考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七、说明地理作用

地理作用是指某种地理事物(现象)在某个时间或者某个空间的某个过程中,作为手段、工具,最终产生的效果。

回答这类地理试题,要抓住地理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特点,当一个地理事物发生变化之后,会作用到其他地理事物,使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例7】。

【例7】(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36)(节选)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下图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试题分析】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所起到直接作用是扩展了河流的水域面积、降低了河床的坡度,其间接作用有如下几方面:水流速度变慢,增强了河流蓄洪、滞洪能力;增加了河道的水体总量,提高了河流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改善了河流及其沿岸的生态环境,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河流的自然生产力。

【参考答案】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猜你喜欢
试题现象事物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