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呼格吉乐图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中心卫生院,内蒙古 兴安 137400)
桡骨远端骨折为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该类骨折若没有给予有效地治疗则可能会引发关节僵硬等症状,不利于患者关节活动能力的康复[1]。中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偏低,对外科手术耐受度偏低,术后易于产生多种并发症[2]。因此,探讨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分析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本文随机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纳入标准:满足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且都属于新鲜骨折,骨折时间<12 d。排除手术治疗禁忌症患者、伴有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蒙医组,各40例。常规组中年龄19~73岁,平均(56.29±8.22)岁;男26例,女14例;属于A型共26例,B型共11例,C型共3例。蒙医组中年龄21~72岁,平均(56.16±7.85)岁;男25例,女15例;属于A型共24例,B型共13例,C型共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分型等一般资料都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即麻醉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自掌侧行一切口暴露断端,复位后在掌侧置入一钢板并用螺钉固定。蒙医组给予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按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伸直型患者可取坐位并前伸患肢,一医师在其背后将肘和躯干固定,另一医师可握住近端,并用两手指提近端掌侧,以一手虎口位置按压远端桡侧处,以拇指按压其远端背侧处。两手进行对抗牵引,以虎口位置按压尺侧处并用拇指按压远端位置,另一手拇指上推近端位置,并屈曲腕关节,缓慢将前臂旋后。屈曲型患者可取坐位并伸直肘部、前臂后旋,一医师两手分别握住拇指与剩余手指,另一医师可抓住其肘部给予牵引,再将两手置于前臂处,食指关节顶住骨折近端,拇指向尺侧处按压远端进行复位。再用两手食指顶住近端,以拇指关节向背侧处按压远端进行复位。复位后,可在腕部分别放上小夹板固定。定期在骨折处喷适量白酒,并进行局部按摩,1次/d。
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状况。腕关节功能的判断标准为,治疗后关节活动和握力正常,屈伸降低幅度<15°则为优;关节活动稍受限,握力基本正常,屈伸降低幅度15~30°则为良;关节活动部分受限,握力低于对侧,屈伸降低幅度30~50°则为可;关节无法活动,握力明显降低,屈伸降低幅度>50°则为差。
采用SPSS 23.0处理数据,优良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实施卡方检验,骨折愈合时间等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校验指数α=0.05。
两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腕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状况 [n(%)]
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骨折后易于发生骨量丢失,在手术复位后局部会出现肿胀症状,影响断端的对位。在本研究的结果中,两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速度。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可借助于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将患肢进行有效地固定[3],避免复位后移位,另外该方法可随着患者治疗后骨折断端康复状况进行寸带松紧程度的调整,从而保证固定的有效性,保证骨折断端的对位。石国君[4]的文献研究中表明,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法可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复位质量,这与本文结果相符。而在复位固定后联合喷酒按摩方法能够调节患者肢体的血流速度,促进骨折断端炎症的消除,降低骨折的愈合时间。
综上所述,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该方法操作便捷,经济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