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广东 东莞 523106)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以参加高考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有所不同,中等职业教育以直接面向就业为主。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学有着不同的思路和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会计教育工作实际,剖析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统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成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供各学校同仁参考。
中职学校学生基本来源于初中,入学初期仍处于未成年阶段,对社会只有感性的认知,缺乏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学习会计专业将来要做什么,怎么做,从事这个行业后还有什么样的努力方向,怎么样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好职业规划,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等,都需要老师给予全面、清晰的指导。否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模糊的认知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规划成长,而恰恰这方面是各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普遍短板。在与各兄弟学校座谈时了解到,很多中职学校都未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教学工作,有些学校即便有开展也仅止于学生入学时的一次讲座,工作不够深入,不具持续性,与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需求相差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层面以及老师层面对会计学生职业规划教学意义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开设相应的讲座或课程;二是大部分中职学校老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中职学校任教,视野局限于校内,自身对会计职业和发展方向的认识也不太全面,难以在教学中体现这方面内容;三是学校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职能部门、会计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等联系较少,引入社会专业人士指导机会不多,使学校的教学眼界受到较大限制。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入变革,会计理论知识不断更新完善,因此,会计教学首先要保证会计知识体系的更新,教材符合要求,在这方面,大部分中职学校都能根据最新的大纲要求,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践,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满足了教学的需求。其次,也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和老师对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有前瞻性的认识,实时了解会计理论的前沿发展动态和会计职业的发展动向,配合学校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符合社会转型发展的人才。例如,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化、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的逐步普及和推广应用,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传统的会计记账岗位将大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针对这种趋势,中职学校应如何应对?如何及时调整培养方向?现在的学生如何提前做好准备?等等。各学校及老师对于会计发展方向方面的议题关注不够,谈论不多,表明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基本上以立足现状为主,而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不足,容易导致就业引导和教学工作的滞后和被动。
针对中职学生主要面向就业的目标,各类中职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操教学,并相应地建立了实训室,配备实训指导老师,学生动手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校内的实操教学主要着眼于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的基本流程,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不仅要完成账务处理各项工作,还要完成报税、内部审计、银行业务等各项相关工作,与单位内部各部门和社会各相关单位有着紧密的业务联系,既要跨部门,又要跨单位,这些工作不仅要有基本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有相应的综合业务知识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这恰恰是中职学生最需要锻炼的,也是校内实训所无法解决的内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面不够广,浅尝辄止,大部分学生所谓的社会实践都流于形式,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到企事业单位较深入地参与业务工作,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升。
由此可见,当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总体上以学校、书本为主,眼界不够宽,思路有局限,实践不深入,教育模式雷同,特色不鲜明,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者认为,各中职学校应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
学校和老师都要做个有心人,一方面,应注重与企事业单位、经济类社会组织加强联系,较全面地了解会计专业的各类就业岗位和努力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可自行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也邀请社会专业人士(如当地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税务师协会的专家等)开设课程或讲座,引导学生了解和逐步深化对会计职业的认识,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设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并积极做好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常态化指导。比如,在会计岗位方面,会计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各类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税务会计、销售会计、成本费用会计、出纳会计、资产会计等)的工作内容和条件要求,方便学生对照查找自身的短板和不足,有意识地加强学习,补齐短板。在会计职业发展方面,要让学生知道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质的相关情况,鼓励和支持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树立奋斗目标,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学校要十分关注本校学生的职业动态,及时了解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不同毕业年限学生的工作岗位、薪资状况以及在各个行业的就业分布情况,形成较为具体翔实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库,进而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更加科学细致的分析,找到中职学校会计学生就业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方向,并以此为依据,总结经验,查找和改进不足,为提高会计职业规划教学科学化水平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
一是会计理论的前沿性教育。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反映,体现了国家深化改革和经济政策的方向。作为会计教师,要密切关注会计理论的发展动态,特别是关注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深化改革的影响下,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适时地在教学中传导给学生,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对会计理论背景、未来发展方向的宏观性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现代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习效果。二是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教育。现代科技一日千里,升级换代步伐逐步加快,极大地改变着各行各业。就会计行业而言,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时间,会计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将会有力地颠覆传统的会计职业,大量传统的人工会计岗位将逐步消失,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而自动化、大数据则在实现会计服务领域信息互联互通、细化信息过滤和分析方面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职业的深刻变革不可避免。会计教学工作,最需要的就是顺势而为,积极求变,主动适应。因此,要时刻关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动向,科学分析对中职学校会计学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从学校角度,要顺应变化适时调整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方式,着力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会计人才;从教师角度,要帮助学生在洞悉会计行业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合理做好个人的近期职业规划和长期职业规划,明确个人目标和实现途径,持续提高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对中职会计人才的需求。
中职学校的实操培训和技能实践是主要特色,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还存在诸多不到位、走形式的现象,削弱了中职学生技能实践的效果,我国教育部门也清晰地看到了这个问题。为此,2018年2月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下发,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举措和支持办法,提出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7个方面的具体合作形式和内容,明确了具体的支持措施,特别是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事业单位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持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各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尽快领会、研究和落实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统筹做好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一揽子计划,鼓励和发动教师积极行动,率先拓展优质合作单位,促进学校与各相关单位的专业共建、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为学生全面参与会计专业的学习实践开辟更加广泛的渠道,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提升个人的实操水平和专业技能,真正使中职学校在会计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赢得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的普遍认可。
总之,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要紧扣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规划引导,更加注重前瞻性会计认知教学,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果,认真探索符合各类中职学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适应新时代发展规律的中职类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