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月 谢维光
(佳木斯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指中小学生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这个词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纲要中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概念。而后,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包括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广东省、重庆市、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9个试点省市。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全国各地中小学研学旅行全面启动。
2017年11月7日黑龙江省教育厅等11厅局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教育厅将大力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政策,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2018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的地市提交研学旅行计划与方案并于2018年春季学期落地实施。同时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厅局及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认真推选和推荐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营地。
2017年7月黑龙江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部门,组织资源单位进行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申报,全省各地共报送75个基地、7个营地。经组织相关专家从安全性、教育性、实践性、公益性四大方面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20个基地、佳木斯职教集团等2个营地,拟推荐至教育部参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在2018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中,黑龙江省有包括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四家单位被选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被选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验教育营地。2018年3月,黑龙江省第一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单位217家新鲜出炉,其中包括6家地市、37家县区、174所学校。试点单位于2018年春季学期开展试点工作,为期一年。各试点单位将利用黑龙江省独特的自然资源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教育类、人文类、体验类、地理类、历史类、科普类、拓展类、研究类等多种主题课程。2018年8月,黑龙江省教育厅等11厅局联合发布首批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名录,其中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15个,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伏尔加庄园等,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78个,哈尔滨有26个,包括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等,另外,还有齐齐哈尔市5个,包括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牡丹江市11个,包括黑龙江省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佳木斯市5个,包括七星峰国家森林公园等;大庆市5个,包括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鸡西市3个,包括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等;伊春市5个,包括嘉荫县神州恐龙博物馆等;黑河市9个,包括瑷珲历史陈列馆等。
全省各市地开展以下研学活动,2017年4月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干部到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馆开展研学活动。2018年4月,牡丹江光华小学参观了马骏纪念馆和抗日博物馆,开展了红色足迹研学旅行活动。巴彦县第三中学200名师生走出课堂,来到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开展“知我家乡、爱我家乡”研学活动。2018年5月,哈尔滨铁岭小学600余名师生走进黑龙江省气象台科普互动展厅,开展5.12防灾减灾科普研学活动。四嘉子满族乡中学通过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知青馆,开展主题为“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研学活动。2018年7月新林、漠河等县区的初中学生98名和17名带队教师到大兴安岭地区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主题为“追忆红色岁月,点燃激情梦想”研学旅行活动。2018年7月,北京市鲁迅中学来到漠河开展“笃行壮志,扬帆追梦”研学活动。2018年10月,巴彦县巴彦镇中心学校来到哈尔滨省博物馆和科技馆开展以“感受黑土文化、体验龙江科技”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
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试点地市纷纷制定研学方案和计划,但由于受缺乏经验、组织研学安全风险大、经费筹措难等因素影响,研学实践并没有真正全面落实到位。一些研学活动流于形式,组织研学活动的学校还较少,参与学生数量少;研学形式单一,以参观活动为主;研学课程缺乏设计,不能与学科理论知识结合,活动缺少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很难给学生带来深刻的体验和感悟,研学效果差;研学营地缺乏,无法安排学生住宿,只能进行一日或半日的活动安排,学生在知识上“吃不饱”“学不透”“悟不到”;研学基地未能真正承接研学活动。
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都积极鼓励倡导研学旅行,并推出相关政策法规,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支持。研学旅行是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以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和旅游事业共同发展的新型旅游项目。这种双重目的性,注定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地多集中在旅游较为发达地区,包括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基于自然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以及基于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黑龙江省研学旅行的发展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实施模式。研学旅行所涉及的产业较多,教育业、旅游业,其中又包括交通餐饮及住宿等。然而,一个完善的体系需要各方的支持和时间经验的累积,研学旅行的实际实施也是检验研学体系是否完善的唯一标准。在这一方面上,黑龙江的研学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对于其他研学旅行相对成熟的地区,黑龙江省研学旅行推行较晚,时间较短,很多家长及老师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研学旅行的意义。认为开展研学旅行会占用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会影响学习成绩。研学旅行理念尚没有完全在相关中小学生家长中普及。
认真分析制约研学旅行发展因素,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落实研学旅行实践,让更多学校组织实施,让广大学生参与受益。丰富研学活动形式,突出主题化,突出趣味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升研学效果。既要借鉴全国各地其他省市的研学课程设计经验,更要鼓励各地学校结合本地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开展研学活动设计大赛,鼓励一线教师参与研学课程设计,创意设计研学活动。黑龙江省研学目的地应立足本省,以短线的二三日活动为主。加紧研学营地建设,有效解决大团队食宿问题,降低研学成本和安全风险。
1.加强制度建设,改变教师及家长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将研学活动确立为与传统文化课同等重要的教学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考评纳入中高考成绩体系,从制度上提升全社会对研学旅行的重视程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国内其他地区成功的研学旅行案例展现给家长和老师,通过必要的宣传和推广向学校和家长阐述研学旅行推行和开展的必要性,改变其固有观念,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统一。
2.统筹协调,打造良好的研学环境。协调研学旅行发展中各种产业,而不是各自为政,各谋利益,加强统筹协调,由各级政府牵头,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管理和规划,黑龙江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在研学旅行中的职责分工。争取多方的支持与配合,包括学校、政府、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形成良好的研学环境。
黑龙江省应借鉴全国各地其他省市成功经验,创建独特的研学品牌。山东的孔庙研学文化、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所创立的秦文化研学旅行,受到全国很多中小学生的欢迎。黑龙江省应挖掘独特的自然与文化优势,结合大冰雪、大界江、大森林、大平原、大湿地、大农业等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而开发人地和谐共生研学旅行品牌,结合抗联精神、北大荒文化、垦荒精神、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等文化优势打造催人上进、不畏困难的人文教育品牌。充分利用特色研学资源,创建独有的研学品牌,服务本地中小学生,同时吸引区外学生研学,促进黑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