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增长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2018-12-06 08:51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劳务用工劳动力

尹 晓 桐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北京 100029;2.广州市欧亚床垫家具有限公司(穗宝集团),广州 510120)

引言

中国老龄化社会现象加剧,适龄劳动人口数量规模逐渐减小,尤其是劳动力绝对数量正在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处在经济稳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看,已经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供给短缺。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较快,但很多行业还处于劳动力密集型,要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占比当中,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比重较大[1]。各行各业应该如何应对劳动力短缺带来的挑战,如何做好政策调整应对劳动力供给不足,保障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为争夺劳动力不得不提高薪酬,增加了劳务成本。在现实中,劳动力市场尚未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的状态,但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仍然是影响劳动力成本的主要因素[2]。“人口红利”在中国持续了几十年,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支撑,“民工进城潮”开启了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时代,但如今各行业陆续出现“用工荒”则标志着这个红利的结束。

一、人工成本增长的现状分析

(一)宏观因素促使人工成本增长

1.国民及行业经济持续上行。国民及行业经济因素对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国民及行业经济变化趋势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变化趋势一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上涨对国内各行业人工成本上涨起到了推进作用[3]。进入21世纪后,中国GDP的增速基本保持在7.5%,到2017年中国GDP为82.71万亿元。由此看来,国民经济在未来五年内,仍然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对相应劳动力的需求仍然旺盛,劳动力供给足的现状能以出现较大改变[4]。因此,国民经济持续上行促使人工成本持续上涨。

2.物价指数保持高位。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通常当CPI大于3时认为通货膨胀已经出现,当CPI大于5时通货膨胀已处于严重水平。2010年和2011年CPI数值大于3,尤其是2011年CPI指数达到5.4,为近十年来最高值。国家在2012年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随后调控措施效果显现,2013年至2017年CPI数值均低于3。但从整体上看,消费价格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生活成本逐年上升。为了适应宏观经济压力,国内各行业工资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物价指数保持高位,也是推动企业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

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推动各行业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的完善[5]。国内很多行业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不完善,以农民工群体为例,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措施。甚至出现低工资和拖欠工资的现象。为了保障建筑行业中大量农民工群体的权益,国家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满足农民工基本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对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调整。以湖北省为例,2010年最低工资标准为900元/月,到2017年最低工资水平调整到1 750元/月,几乎上涨了1倍。

(二)劳动力供需现状分析

1.劳动力的供给。以制造为例,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密集是其显著特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2004年开始国内劳动力市场出现明显的供给短缺,甚至出现了“用工荒”。企业为争夺劳动力不得不提高薪酬,增加了劳务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进入城市务工人员的总量仍然呈现增长趋势,截至2016年底,农民工总量达到2.8亿人,但是从事制造行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比例明显降低。

2.劳动力的需求。以建筑业为例,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以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依据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依然强势,建筑行业包括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等都在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量与日俱增。这些都是巨大的建设量,建筑业也将面对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从劳动力需求较大看,建筑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根据市建委2016年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2016年,武汉市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一线施工人员不同技术工种都已出现缺工状态,且呈现持续上升状态,尤其以2015年最为严重,特种作业人员和技术工人分别达到41.5%和35.7%。

(三)劳动力短缺问题分析

受全国整体用工短缺形势的影响,尤其是以缺乏技术工人与劳力工人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短缺”。用工短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阶段性用工短缺,如生产阶段的技术用工短缺;二是季节性用工短缺,其中以夏秋两季和农忙时节最为突出;三是结构性用工短缺,如工作强度大、需要露天作业等工种经常出现用工短缺[6]。高危工种、技术工种短缺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二、人工成本增长的应对策略

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工成本增长趋势不可阻挡,因此,本文从政府政策和企业管理两个层面提出应对人工成本增长的策略。

(一)政府政策层面的应对策略

用工制度深化改革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规范的有效途径。以自由、平等、竞争为原则,建立建筑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使得劳动力价格在正常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劳动力成本回归理性增长的范围[7]。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通过劳务分包制度规范劳动力供给市场。对从事劳务分包的企业进行严格管制,明确该类企业的准入规则以及清退规则。规范劳动力供给市场企业行为,使其走上供需平衡、运作规范、专业服务的就劳动力分包道路。在市场中建立劳务分包企业信用档案,作为对劳务分包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依据。

2.以劳务培训基地模式提供稳定劳务资源。对从事劳务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企业劳务人员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技术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劳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使企业劳务人员能适应企业高效和标准化管理的需要,发展劳务培训为企业提供稳定劳务资源。

3.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以此为基础,打造网络劳动力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实现劳动力人员实名制管理。采用“一卡通”形式汇集劳动力相关信息,形成行业统一的“电子人事档案”。搭建劳动力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基于劳务用工信息库当区域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劳动力资源信息进行汇集。

(二)企业管理层面的应对策略

从企业管理层面看,企业应该加强人工成本、建立稳定的劳务关系、以及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首先,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长期偏低,致使企业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究其原因,企业管理当中没能树立投入产出管理意识,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与人工成本的关系不明确。此外,企业没能意识到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的现状,劳动力价格已进入稳定增长状态。企业应实施精细化人工成本管理,对劳动力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管[8]。其次,现在中小型施工企业聘用普通施工人员越来越困难。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从业劳动力数量下降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为了避免因劳动力供给不足,造成企业目标不能按期完成,企业开始探索如何与劳动工人建立稳定劳务关系,为其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待遇。最后,工资是人工成本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应当关注人工工资,制定合理的工资水平,不是把人工成本压得越低越好,而是既能满足企业对人力需要,也能留住人才。人工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当人工工资水平提高时企业的利润也随之提高,或者当企业利润提高时,人工工资也能合理上涨,使企业走上增产、增收、增效的良性循环之路。

结语

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看,已经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供给短缺。供给不平衡导致人工成本大幅提升,对企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在对劳动力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增长对劳动力密集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劳务用工劳动力
雇员对交通伤害发生负主要责任,能否要求雇主赔偿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