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 710100)
与普通的商业书店不同,图书馆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特点,其日常运行、维护所需的费用均由政府提供,长期、稳定享受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可以说,图书馆是依赖于国家和政府而存在的一种特殊性质的书店。因此,一旦脱离政府和国家的支持,图书馆便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营,面临关闭的风险。由于图书馆的经济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个部分,所以往年在爆发经济危机时,政府出于财政有效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考虑,通常会选择优先缩减在图书馆方面的资金投入,如果图书馆自身缺乏一套科学、公平、高效的经济价值评估体系,则很容易陷入危机当中。近年来,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到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成果。本文从图书馆经济效益的属性出发,对其主要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探索出一条与我国实际国情相适应的图书馆发展新途径。
1.公共属性。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机构,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图书馆属于社会共同财富,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所谓的公共物品,是指能够为全社会所使用,并且可以免费或便宜地向部分消费者提供特定的商品。简单来说,公共物品主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特点,所以对于图书馆而言,一旦向部分读者提供某项服务,无法阻止其他人也使用该项服务,而每增加一名读者用户,也不会影响到其整体的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
2.图书馆经济的本质。从本质上来看,图书馆是一种通过信息运动来提升资本的机构,其经济价值的产生原理为:社会投入一定的资金成本,使原本分散的信息趋于高度的集中化,从而有效降低人们搜索、获取信息的难度,并且使这些信息内化为读者自身的一种隐性知识,使其在与社会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行,进而实现社会资本的升值和良性循环。
图书馆的经济价值分为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其中,内部价值又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两部分。直接价值主要是指图书馆自身和读者所产生的效益,而间接价值则是指拥有良好素质涵养的人能够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
1.图书馆内部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内部经济价值是指读者用户通过图书馆服务获取到对自身工作、学习有利的信息,进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目前,国际上主要是采用一般成本效益分析法来对图书馆的内部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既将公共预算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方案,并分别对这些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核算和比较分析,使决策信息更加客观、合理。在实际比较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项目方案的实际需求确定具体的采用次序。一般来说,社会边际成本超过效益的方案都会被采用。除此之外,成本效益分析法还可以将图书馆的财政支出成本和实际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深刻地揭示出图书馆提供的每一项业务所能产生的效益,进而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展示图书馆的经济价值。
2.图书馆外部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所谓的外部经济价值,是指图书馆在参与社会活动时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所起到的拉动效果,例如,对产业发展、就业、收入、民众生活幸福感指数等产生的影响。图书馆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机构,其日常的运作流程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包括图书资源的采购、运输等,在对图书馆这部分经济价值评估时,我们可以采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RIMSII模型来对图书馆实际投入—产出进行分析。
RIMS模型分析系统最早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署研发得出,于20世纪80年代升级为二代系统,主要用于跟踪分析短期内某部门的需求变化对GDP产生的影响,计算出最终的投入产出比例。然而,由于该模型是以美国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研发的,所以在将其应用于我国图书馆经济价值的评估时,还应结合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计算出合适的产出、收入、就业乘数。尽管在使用RIMS II模型分析国内图书馆外部经济效益时存在许多细节性的问题,但是在整体的步骤上还是与国外图书馆经济价值分析是一致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因此,在对国内图书馆外部经济价值评估时,可以优先采用RIMSII模型分析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评估效率,不断完善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向社会外界充分展示图书馆的外部经济价值,从而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赢得更多的机会。
1.加大社会投资力度。鉴于图书馆是一种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在其容量达到完全饱和状态之前,读者用户数量增加几乎不会产生任何边际成本,但却能够促使图书馆读者累积效益不断增加。从整体上来看,有利于图书馆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当地政府和社会机构应适当地加大对图书馆的投资力度,提高饱和值上限并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和辐射范围。同时,图书馆还应积极克服技术层面的难题,尽可能地降低信息获取难度,从而使图书馆可以面向更多的社会人群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和产品服务,以达到全面提升图书馆经济价值的目的。
2.提高读者用户的信息素质水平。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即提高他们的知识转化能力,促进图书馆信息向实际经济效益的转化。读者作为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扮演着推动信息运动的重要角色。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读者效益成为社会整体价值分散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提高他们的信息综合素质和阅读能力水平,进而利用读者所掌握的知识力量来带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3.优化馆藏资源结构。目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分为纸质版和数字版两大类,这两种类型的资源给图书馆自身和读者所带来的成本、效益各有不同。具体而言,如果增加数字资源可以降低图书馆的储存和管理成本,但却增大了在数据库购买、系统数字化等方面的投入。此外,丰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还能降低广大读者用户的机会成本,使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来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服务。因此,图书馆应结合目前市场发展的整体趋势和读者用户的实际阅读需求情况,合理优化当前馆藏资源中纸质信息和数字化信息的结构比例,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4.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就目前而言,我国各个省市的重要图书馆无论是在机构组织、资源结构还是在提供的基本业务服务上都存在很大的同质化,馆际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因此,各地图书馆有必要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联系,按照区域建立相应的图书馆联盟,将原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资源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如资源开发、图书采购、版权购买等;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明显提升图书馆的社会资本,为其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的发展机会,实现“1+1>2”的效应,提升区域联盟内各个图书馆的整体收益。总的来说,加强图书馆馆际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服务机制的运行效率,方便读者轻松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还能增强其联合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我国图书馆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5.优化图书馆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传统评估体系下,人们在评价图书馆经济价值时通常只是从理论层面上来进行简单的论述,很少有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导致评估结果对于最终的决策作用意义不是很大。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及时更新自身的评估理念和评估方法,采用RIMS II模型对图书馆经济效益的无形化、有形化、货币化等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此外,图书馆还应积极借鉴情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如何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客观、公平、科学的经济价值评估体系,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6.充分考虑外部效应的经济价值评估。图书馆的外部效应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所以按照传统理念,一般是将其归类为“社会净损失”。尽管图书馆的外部效应不能够被图书馆自身和读者用户直接获得,但是其对于社会所产生的良性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评估图书馆的外部效应经济价值时,应当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效益来进行分析,将其纳入到图书馆整体经济效益的评估体系当中。
综上所述,图书馆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结构,在提高人们知识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鉴于图书馆的非竞争性和非营利性特点,一旦脱离政府财政的支持,则很容易陷入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仔细分析其内外部经济价值所产生的影响效应,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升图书馆整体的经济效益,使其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高社会群体整体的信息综合素养,从而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小英.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图书馆价值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5).
[2]殷沈琴,赵睿杰.公共图书馆价值评估实证研究——运用CVM评估上海图书馆的价值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1,(2).
[3]魏幼苓,周慧,袁婷,孙培志.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实证研究——兼公共图书馆总经济价值与费用效益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