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翔胜
重庆与贵州同属西南地理单元,在空间上直接相邻,有渝黔高速、铁路联系,经济社会关系十分密切。当前学界研究中,对渝黔之间协同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更多关注重庆与四川、长江沿线省份之间的互动。本文以重庆辐射贵州为切入点,研究其战略意义、重点内容与管理抓手等。
与重庆临近的黔北地区包括遵义市、毕节市与铜仁市,基本以山地为主。黔北是贵州省人口分布重心,三地市总人口在1800万左右,城镇化水平仅30%,待转移农业人口规模大,具有较大的城镇化潜力。
重庆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与航运中心,与资源富集的黔北有天然的经济联系。毕节与遵义北部煤炭丰富,遵义有储量突出的铝土资源,铜仁则以锰矿而著称,是西南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黔北特色产业十分发达,如仁怀的白酒、湄潭的茶叶等,更拥有享誉国际的国酒茅台品牌。
重庆是区域旅游集散中心,黔北则拥有多个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如赤水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遵义会议红色旅游、铜仁梵净山文化旅游等。目前尚缺乏以重庆为中心,联动黔北的旅游线路,未来有十分广阔的合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庆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发挥着串联西南西北与长江的重要作用。其中,重庆向南的交通联系最为关键,一方面珠三角是重庆最重要的经济联系方向,也是重庆进出口的核心通道;另一方面,重庆可经贵州至云南,联系印度洋出海口岸,在国家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来看,重庆向南的交通设施十分欠缺。一是传统渝黔铁路过度饱和,部分向南的货流不得不走长江经武汉绕行京广线;二是整个川渝联系珠三角的通道基本为单线,交通货流过度向贵阳集中,整体转运效率低下、时间过长。事实上成为了限制重庆乃至川渝发展的交通瓶颈。
重庆与陕西、湖北均有山地分割,而与贵州间没有大的地理屏障,人口密集区直接相邻,空间互动密切。重庆与四川经济结构相似,彼此竞争较为激烈,而与贵州产业结构则明显互补,重庆以航运、现代制造为主,贵州侧重资源、特色加工、旅游等。相比其它省份,重庆与贵州合作更显突出。
贵州方面向来重视与重庆的协作。遵义市已经将“拥抱重庆”作为地方经济的战略中心,同时针对重庆夏天炎热特点,在邻接重庆的桐梓县大量开发避暑办公、旅游地产等,在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寻求与重庆合作。
重庆是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与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如果能与黔北腹地进一步加强联系、加强资源与旅游开放方面的协同发展,对支撑重庆进一步发展,带动贵州落后地区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渝黔铁路复线目前正在建设中,在重庆自身交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需要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一是与重庆水港的联运问题。重庆果园港深入重庆城市内部,不便运输过境的大宗货物,使得重庆东部、西部的涪陵港与江津港成为水铁转运的枢纽,尤其江津港直接与团结村铁路枢纽相连,在区域过境货物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建铁路应围绕江津枢纽建设,实现“通江”和“达海”通道充分对接。
二是在贵州段的选线问题。由于贵阳过境交通压力过大,重庆南向的铁路应考虑绕开贵阳向南联系。值得考虑的线路有:(1)经贵安新区向南经罗甸入广西,中途接南盘江从而联系珠江水运;(2)经龙洞堡机场实现空铁联运向南;(3)向东走凯里接沪昆线走独山方向南下。好于沿原铁路建设复线。
重庆南部与贵州北部均为资源富集地区,且在分布上呈现东西走向特点,与渝黔铁路走向不完全吻合。出于资源整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构建相应的货运通道、尤其是铁路带动资源开发。
考虑遵义向东联系黔江的铁路已在规划建设中,綦江、万盛、南川等重庆资源区县已有铁路联通,建议新建铁路经过如下地区:(1)桐梓至川南至毕节的煤炭富集地区,中间可考虑在江津、永川联系水运;(2)重庆南川至道真、正安向南的货运通道,联系遵义东部的资源地区。(3)瓮安-开阳-黔西-织金-纳雍段铁路,促进沿线煤、磷、铝资源与铁路形成互动。
重庆至遵义段目前有多条通道相通,但以过境长途走廊为主,彼此的快速交通明显缺乏,不利于充分开展经济合作。建议在渝黔高铁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开通重庆-綦江-桐梓-遵义的城际交通,把遵义腹地纳入重庆一小时影响范围内。
遵义市内农业特色资源丰富,建议在渝黔高速建设的基础上,兴建覆盖主要特色资源点的高等级公路网络,促进湄潭、余庆等县镇农特产品集散网络与重庆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发展。
赤水河沿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均十分可观,拥有赤水世界遗产世界级旅游资源、仁怀茅台酒产业等战略资源,但在交通上处在十分尴尬的地位。不仅与重庆之间缺乏直接交通联系,与遵义城区之间交通也十分不便。
建议以重庆永川为起点,将重庆高速西三环向南延续,形成直达赤水联通习水、仁怀、金沙的高速公路或快速路。将永川作为联动赤水河,公路、航运联动的重要节点,把赤水河特色经济与长江联系在一起。考虑到四川泸州的竞争合作,建议永川向南的通道能够直达赤水,南北向串联大足石刻、松溉古镇、赤水旅游。
重庆经过上一轮产业布局调整,全市主要重工业集中在长寿、涪陵一带,主城区产业结构向汽车、电子等方向转型明显。渝黔之间资源能源往来,需要在此背景下进一步调整布局、优化空间组织。
如西南铝业等目前仍在主城上游位置的产业,建议向涪陵方向逐步调整。根据长江大保护原则,合理选择制造业在沿江区县内的具体选址。建议重庆南部、贵州北部的铁路网能向涪陵港方向集中,有利于生产与货物流通。
加快渝怀铁路复线建设,推动贵州铜仁各资源县市(如松桃)建设连接渝怀线的货运通道,便于区域资源转运。
乌江横贯黔北地区,从毕节向东北折入铜仁,经过渝东南各区县,折返向西于涪陵注入长江,是贵州北部最重要的航运线,也是长江重庆段最重要的支流。乌江经过贵州省中部主要矿产资源富集区,从重庆市工业发达的涪陵区流入长江,对于重庆联动贵州中北部,促进资源产业整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乌江水运开发还相当有限,所经资源地区基本没有重视乌江航运对资源运输的作用,涪陵工业与流域资源关系也不够紧密。在贵州省资源经济“四个一体化”发展思路下,建议充分发挥乌江运输作用。建议研究布局毕节、黔西的煤电一体化,息烽的煤电铝一体化,开阳的煤电磷一体化等。加强主要资源产业区到乌江的交通组织,强化涪陵生产与运输功能。
在长江共抓大保护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乌江流域生态治理与生态屏障建设。重点管治资源开采带来的水环境污染,加强上下游的联合整治。沿江产业布局应避免与流域保护、生态控制的冲突。考虑到乌江长距离处于险峻的峡谷地形特点,应根据实地情况落实港口布局。
乌江北折进入铜仁和渝东南地区后,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十分突出的景观效应与开发潜力,包括印江、酉阳、武隆等,许多特色镇村沿江布局,其中武隆仙女山拥有世界自然遗产。
建议把握渝张长(重庆至张家界至长沙)高铁建设机遇,打造武隆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成为乌江画廊上的核心节点,构建武隆-酉阳-铜仁(凤凰)的旅游线路,促进沿江旅游资源整合。积极推动乌江旅游与长江旅游线路融合,突出民族文化、地质奇观、红色旅游、高山流水等主题,打造多个具有国家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乌江为长江黄金旅游带上的重要支线。
将“乌江画廊”打造为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旗帜品牌,与本地区张家界、凤凰等知名旅游景区对接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增强重庆东南方向的辐射作用,同时带动武陵山区连片扶贫特困地区民生发展。
打造巴南-綦江区域性服务功能,辐射贵州北部。结合高铁等交通布局,打造重庆向南辐射的服务节点,包括高端商业、文化博览、三甲医院等重大设施,增强对贵州人口的吸引力。推动重庆主城南部老旧工业、传统批发市场更新改造,以高品质公共服务发展为契机,实现功能腾挪与城市空间更新升级。
建设江津水铁转运中心,引导过境铁路货运。考虑到重庆主城已经进入服务升级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重心已转移到大都市区外围,因此在辐射贵州的同时,避免产业、过境交通过度进入主城。江津港是本轮重庆水铁联运的的枢纽港,建议围绕江津打造重庆货物南向、贵州北上走长江运输的铁路枢纽,同时在江津至綦江打造面向黔北的生产生活资料集散功能。
打造永川特色节点,与赤水河一线协同发展。永川地处重庆西三环与成渝高速交界处,同时有相对突出的主题旅游与文体服务基础,具有区域功能承载的潜力。建议打造从永川向南经合江至赤水的快速通道,并延伸至仁怀、金沙,共同打造“赤水河特色经济带”。一方面加强赤水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共同治理;一方面将该特色片区纳入大重庆影响范围内。
建设以涪陵为中心的资源产业集中区。结合涪陵港与乌江航运发展,围绕涪陵、长寿培育产业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贵州资源,成为渝黔产业合作的典型地区;一方面充分重视长江生态保护,产业区布局应与长江、库区保持足够距离,同时与水铁枢纽保持便利交通联系;此外,应加强循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推动武隆-秀山的开放特色经济发展。重庆渝东南片区深入武陵山片区,距离重庆主城较远而与贵州铜仁等地相邻。建议重点打造武隆旅游集散中心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构建武隆、铜仁、湘西之间的跨省旅游线路。依托区域难得的平坝用地资源,建设秀山为区域特色加工、商贸物流基地,打造为辐射区域、集聚人口的新增长极。
[1]朱传耿,仇方道,孟召宜.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2.
[2]张伟丽,杨慧敏.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经济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化分析[J].经济经纬,2015,32(1):6-11
[3]牛江艳,曹荣林,杨新军.跨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陕甘豫三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7,22(1):28-33.
[4]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等.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09,28(2).
[5]王义民,李文田.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