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菱 强珍 王俪 次珍 刘柯榆
摘 要:在大量藏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的背景下,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目标,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汉藏学生之间的交流互通,改善汉藏学生之间的民族隔阂问题,促进汉藏文化在高校的交融,本文以高校项目组实践为基础,对汉藏文化交融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汉藏学生;融合;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1-0151-02
一、 引言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目前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升人的品格和素养,使人在日常校园生活和文化活动中感受到新的力量,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发展目标。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应该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校园文化建设不应仅仅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设施完备只能说是具备发展良好校园文化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更应体现在软件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凝聚学校精神,创造校园文明,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功能逐步达到和谐统一。比如现在高校中常见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广泛协作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加强开展文明课堂,培育学生尊师重教、注重礼仪的品格;通过文明宿舍的评比,培养好的卫生习惯和友爱他人的品德。
而高校汉藏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融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明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汉藏交融的状况,以局部看总体,判断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汉藏学生的交流交往也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加有利于汉藏学生的日常交往,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正面影响将间接促进汉藏文化在高校的交融。
二、 关于高校汉藏学生交流现状问卷
通过设计分别以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汉藏学生交流现状为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初步了解目前学校中藏族同学与汉族同学在交流交往、生活和学习各方面的情况,探究当前环境中两个团体之间在交流方面还存在的问题,了解藏族、汉族学生交流融合的实际需求。以调查结果为依据,为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指导和方向。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汉藏学生之间在交流交往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主要表现为:
一是部分藏族同学性格内敛,加上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大多数藏族学生不会主动跟学校里的汉族学生有过多的交流,对班级或者学校组织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交流交往都表现得相对被动。二是由于部分藏族同学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上的差距和压力都较大。三是藏族同学之间联系紧密,日常交往都集中在同族老乡圈子里,与汉族同学的交流交往局限于宿舍,同时藏族同学日常组织的活动也占据了他们较多时间。四是部分汉族学生对藏民俗文化不甚了解,对藏文化没有产生了解的兴趣,对藏族同学也没有主动交流的积极性。
问卷结果确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要打破文化差异隔阂的最好方法应该是以外力干预的方式介入这两个交流不多的相对独立的团体圈子,通过扮演一个交流平台的角色,建立起两个圈子之间的交流的桥梁。加强对藏族的风景、美食、民俗以及宗教信仰等的宣传,增强汉族同学对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多形式的校园活动,有效促进双方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三、 预设目标
为了实现在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汉藏文化交流,以“增进了解,尊重包容”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理念,促进学校汉藏学生对彼此的了解,加强民族融合。
主要的预设目标是:一是对藏族的风景人文、习俗文化等进行积极地介绍与宣传,吸引更多的汉族学生了解喜爱藏族文化,使藏文化在高校青年中得到更好的传播,从藏族同学的角度宣传藏文化,以汉族同学的角度了解藏文化,双向减少藏汉学生之间存在的障碍,从根本上消除汉藏学生之间的文化隔阂问题。二是通过组织校园内的汉藏文化交流活动,增加汉藏学生之间相互接触交流的机会,增进汉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相互认同,以加强双方相互交流与了解为基础,减少藏汉学生之间存在的障碍,促进民族融合。切实改善藏族学生因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而引发的跨文化环境适应性问题。
四、 相关措施
形成线上文化宣传与线下活动组织相结合的校园建设实施模式,两部分内容相互捆绑产生的影响效力,相对于单一部分的效应叠加,能够取得影响力广度和深度上更大的效应,对打破族际文化隔阂,促进沟通与交流产生更加积极正面的影响。
同时形成组织内部汉藏交融的优势,即由汉藏同学共同进行校园活动的推进。这样有利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规避双方在某些方面的敏感问题,对相关文章的推送和相关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的顺利高效进行提供基础条件。同时项目组内部的高效分工合作和友好相处,对外部的交流交往活动也能提供积极影响和良好的氛围。
(一)线上文化宣传
成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文章推送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从了解藏族学生的校园日常生活到了解他们的习惯和风俗再到认识和理解藏族文化,文章推送内容涉及藏族风景旅游地、美食和服饰节日等民俗文化与风俗习惯,以及藏族同学假期日常生活小视频的分享。同时对组织的活动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利用微信平台发布有关藏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对宣传藏文化和藏文化在校园主流汉文化的环境中的传播产生正面的影响和效应,推动主流汉文化环境中的人们了解和认同藏族的人文和民俗,促进校园汉藏学生之间的交流融合。
(二)線下校园活动
1. 游戏沙龙活动
通过设置三个递进关系的游戏环节,公众号图片匹配、藏族文化常识有奖竞猜、日常藏语教学团队赛这三个游戏环节起到加深同学们对公众号的熟悉度,促进汉族同学对藏文化的了解,以及增进汉藏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关游戏环节的设置以及现场活跃积极的氛围,都说明校园活动对加深汉藏学生之间的交流融合有着十分积极正面的影响和效应,汉藏学生之间的文化隔阂问题是可以通过中间平台的不断努力逐渐得到解决的。
2. 电影放映活动
通过与学校电影社团的合作,加强与学校其他学生组织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内部配合以及外部合作,同时通过放映以藏族为背景的剧情电影的形式,增加以藏族文化为题材的电影在学生范围中的影响,实现藏文化宣传的形式多样化,探索藏文化校园宣传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多维度进行藏文化宣传工作。
3. 美食制作活动
作为藏文化体验的一部分,通过对制作藏族特色美食小吃的体验,加深汉族学生对藏族文化的理解,提升汉族学生对藏文化的兴趣程度,在美食制作过程中,为汉藏同学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对推动汉藏学生之间的互通有着积极作用,逐渐解决汉藏学生之间的文化隔阂问题。
五、 结论与总结
(一)在不同民族的跨文化环境中,由于语言交际、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不适应,会产生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跨文化环境的适应性问题,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会存在一定隔阂,在交流过程中就会发生碰撞。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外部力量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桥梁,推动双方产生认同感,促进交流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逐渐凸显这种文化的化学反应的正面影响,并且不断降低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二)汉藏同学对于彼此的接纳程度较高,对双方的交流交往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双方有文化交流的心理共识。藏族同学有将藏族文化、习俗以及家乡风土人情介绍并展示给汉族同学的心理和行为趋势,以求消除误区、打破成见,和谐共处;汉族同学对于丰富和神秘的藏族民俗与文化充满好奇,有了解的兴趣与热忱。
(三)问卷调查方式能够直接了解到学校汉藏学生交流交往的现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有助于对项目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意见。同时在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发布藏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有利于主流汉文化环境中的人们了解和认同藏族的人文和民俗,促进藏文化在主流汉文化环境中的发展;而线下的汉藏文化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能够直接对高校汉藏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与效应,使双方对彼此有着直接的新认识和新感受。
(四)校园文化建设是汉藏文化在高校交融的有利载体,对汉藏文化交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汉藏文化交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部分,两者之间相互反馈与影响,形成良好的结构与反应机制。
六、 成果与意义
(一)学生成长
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民族相处环境和氛围更加有利于藏族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与生活,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在项目组组织的多种类多类别的活动当中,让汉藏同学对彼此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在心理上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增加双方之间的沟通,减少双方之间存在的障碍,增进意识和心理的互联互通,有效改善目前藏族学生因为民族和地域原因而形成的小圈子的情况。
(二)文化融通
以校园文化活动相关建设为载体,以学生自发组织为藏文化宣传的途径,通过对藏族的风景人文、习俗文化等进行积极的介绍与宣传,吸引更多的汉族学生了解喜爱藏族文化,形成藏文化宣传的多样性,促进藏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加强汉族同学对藏文化的了解,增加主流汉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藏族人文和民俗的认同,有效促进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1]廖大凯.促进汉藏学生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2]刘嗣元.促进汉藏学生融合的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3):25-26.
[3]吴锋滨.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8):168.
[4]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2-86.
[5]郑一筠.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民族高等教育的一个特点[J].民族教育研究,1995(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