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2018-12-05 07:58黄桂辉
速读·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黄桂辉

摘 要:伴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的增长,教育教学水平也日益提高。对于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格外重视,教育的发展变革关系千万学子的未来。德育教育是教育的根基,是协调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崇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作为重中之首,意义重大。那么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推进教育的全面进行。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思考

一、前言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德育教育受到全面重视,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误入歧途。初中生在一些认知方面还不够健全,初中班主任作为学生青春时期的启蒙老师,是为学生建立健全的积极思想,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行动言传身教。由于新课改的全面推进,现阶段我国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班主任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全面培养学生的德育工作,因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重中之重。

二、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状态

现阶段,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一些模式依旧借鉴或者沿用其他的形式,所以仍存在一些弊端。过多的理论知识注入,导致在教育的时候缺乏一些人文关怀,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点距离感,不利于老师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且初中生这个阶段正处于青春期萌芽时期,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会在情感上有缺失,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了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培养,有效落实教师的教育工作实效性,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德育工作的多样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前沿的教育理念

科学的不断进步,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老师的想法应该赶超在学生之前,因为它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不应该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打破守旧思想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领域。德育教育是一种积极的、需要宣扬的思想,那么如何让德育的优秀思想深入到教学中,发挥它的实效性是每个教师应该多思考的。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模式,初中班主任应该学会审时度势,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学会分析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更了解自己,才能够更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多和一些教育的长者或者专家沟通、请教,这样才能吸取更多的精华,在沟通了解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令德育的思想得到提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需要具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让现代青年更加有责任感、使命感、执着的信念以及优秀的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的教育思想还有待改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们宣扬的,但是一些家长老师还是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分数,因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成为了一种口号,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德育工作要积极推进,并且想法需要推陈出新。那么如何让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想法更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理念,这就需要班主任首先应该自我丰富自我提高。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增强自我素质的提高,培养自己观察能力与敏锐的洞察力,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老师应该全方位的观察了解,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且给与纠正引导,还需要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逐个分析了解。要及時发现学生的不足,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讲学生的一些小错误,不规范的毛病扼杀在摇篮中。而且班主任还应该具备心理分析能力,应该透过学生的基本表现的现象,知晓其中的本质,学会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进行心理疏导。老师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因为学生和老师是有代沟和距离感的,老师应该找到一个适合的突破口,让学生可以打开心结去和老师沟通,这样才能够更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推进,应该是与家长多沟通,多配合的,而不是完全凭借老师在学校时间的宣扬。是需要家长老师共同肩负起责任,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创新方式的德育教育方法

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身心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德育教育必不可少,初中生是一个欠成熟的时期,老师应该学会与学生去融合,拉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减少距离感,主动和同学成为朋友,友好的去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平等的形式,让学生放下戒备,德育教育是无形中渗透的,不是一种强加的思想,应该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真谛。而且德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思想和理念,不应该光有意识而不去付诸行动,应该把理念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更加丰富,知道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怎么去做人做事,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而增强德育水平。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做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老师通过周六周日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去社会敬老院去参加献爱心活动,让孤寡老人得到更多的关爱,知道老人的艰辛,学生应该学会去爱去包容,学生可以自己表演一些小节目,让老人开心。幸福是会传染的,相信学生通过老人们的状态也会受到感染,知道自己这一行动的正确性,他们也会十分的开心。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教育思想,老师只有正确的去引导和管理,做好日常行为规范,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认识上去,并且让学生逐步的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才能更好的促进初中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落实。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变革,人才需要全面的培养,提高人员的德育品质以及创新实践精神,理论与实践要协调发展。教育工作者如何落实好各项工作,需要每个人都献计献策,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放在首要目标。因地制宜,结合每个人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有效的通过学校的资源进行全面的道德品质建设。学生想要与社会更好的融合,德育素质是打开社会大门的第一步,生活中,学习中都应该把德育重视起来,提高自己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龙.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4):286.

[2]魏永莉.浅谈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考试周刊,2017(51):188.

[3]石铁柱.组织主题班会的经验与体会[J].教育,2018(9):66-67.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困境中的阳光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从单轨、双轨到多轨制德育工作途径的调查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