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欢平
摘 要:科学教学集探究性与实践性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才能够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初中科学教学阶段,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科学;兴趣;策略
初中科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科目的产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一学科所囊括的内容很多,涵盖着物理、生物、化学、地理、天文等领域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当前的初中科学教学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一学科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初中生动手能力现状
1.学生缺乏动手的兴趣
由于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记忆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来源于教师的细致讲解,并没有亲自体验过,这样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动手兴趣,导致他们在课堂中动手积极性不高,影响学习效果。
2.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
在实验课上,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老师演示实验中度过的。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难得到提升,教学的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1.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初中科学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当学生被课堂氛围吸引之后,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学习。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可以先讲解知识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借助理论知识和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操作步骤,之后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以小组探讨的模式分析初中科学的内容,并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之下,积极地参与初中科学的学习。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动手操作,提升动手能力也变得更加便利。
2.实验与生活紧密结合
什么样的知识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当然是贴近生活的。因为,学生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是很近的。因此要想让学生对自己亲手做实验产生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因为贴近生活,所以生活化的科学实验很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在科学教学中做一些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小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用的着的,更能让他们明白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还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了保证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自己可以用自制的器材来完成的小实验,自己动手制作器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对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植物体中的物质运输”时,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植物的导管,可以要求学生回家进行这样的实验,指导他们将白菜茎从根基部起沿中线对半切开,再分别插入装有红墨水或蓝墨水的容器中。静置一天后,就会发现被分成两半的叶片分别出现了红色和蓝色。通过颜色的变化,学生直接就可以认识到导管是存在的并且是上下贯通的。
3.设计不同层次问题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要设置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设计成不同层次,使之有一定的连贯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操作中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实验的真正目的。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某项操作活动,以此锻炼其独立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变阻器”教学为例,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台可调节亮度的台灯,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台灯的亮度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的吗?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发挥思维,设计出自己的方案!”这时课堂下的学生开始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通过改变台灯内电阻的大小。我又问学生:“怎样才能改变电阻大小呢?”学生说:“通过改变电阻的长度、横截面积、材质……”通过采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实验,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4.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传递已经研究出的化学成果或者已经解决的化学问题,而要给学生机会去实践。如在讲解化学知识时,可先告诉学生这一化学现象是如何被发现的,与学生一起讨论与假设化学原理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进行思考。通过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化学问题,探索化学原理的验证方法。教师要允许学生利用生活实践活动或者化学实验去解决他们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通過实践,学生可能会得到一些与化学原理不尽相同的结果,这时,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实践活动失败的原因,并向学生传递百折不挠,敢于面对失败的科学精神。实践活动在化学课堂中的融入,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化学学习方法,更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学的视角之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目前初中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探讨,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傅志强.初中物理“动手做”教学实践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6):21-22.
[2]韩彩红.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探[J].才智,2017(10).